分享

忍者时间管理:如何变成行动上的巨人,而不仅仅是空有上进心!

 竺言小聚 2016-06-27

“空有的上进心”那不叫上进心,那叫嘴炮。

忍者时间管理:如何变成行动上的巨人,而不仅仅是空有上进心!

这和空有一腔抱负,是一个道理,说真的,如果换成是我,我真的不太好意思用有上进心来形容自己。

作为一个拖延症患者,我在一定程度上理解题主的困苦,相信绝大多数人都遭遇过这样的情况,面临一个艰巨的任务和一个漫长的收获周期,会让人觉得无处下手,而产生的本能的退缩。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获得行动力,只需要找到一个方法来对抗本能上的缺陷就行了。

其实解决的方案无外乎三个字:打碎它。

具体方法上,分为两部分。

1.从任务内容上打碎:有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个格外繁琐的事情时会觉得无处下手,本能的就会选择退缩,这也就是导致了拖延症。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复杂的繁琐的部分进行拆分,大多时候一次拆分是不够的,那就做好规划进行多次拆分,这样的步骤下来,你会惊奇的发现,就算是再困难的事情,都会被拆分成相对简单的个体。

这样去处理问题并不是说难度就此消失了,这种方法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当你面临一个庞然大物时产生的本能的退缩。这种方法可以逐渐的让你学会如何抽丝拨茧的去梳理一个复杂的问题,逐一去击破100个小问题的难度,要远远小于一次性的解决一个大问题。

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个方法的难度核心在于,如何有耐心的完成一次合理的问题拆分梳理。

2.从收获周期上去打碎:实际上第二种方法可以被当做是第一种方法进行下去的必然结果。之前我看过一个答案,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为什么人会长时间的不知疲倦的嗑瓜子”,那个答案里提到了一个反馈周期得观点(希望有知友可以告诉我那个答案链接)。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嗑瓜子但是却不能吃,相信他应该会在短时间内就失去继续这个乏味行为的耐心,但如果可以完成吃瓜子的过程,那么他就会将这个行为持续很久,为什么?

这是因为,从拨开瓜子到吃下去,这是一个明确的从触发(剥瓜子)到反馈(吃瓜子)的过程,人们之所以可以大量重复这个过程,是因为:

1.这个反馈是明确的

2.这个反馈周期非常短。

试想两个情境:

1.你剥瓜子,但是不确定能不能吃

2.你剥瓜子,但是一颗要剥一天才能吃到。

这两种情况都会让你迅速对剥瓜子这件事情失去耐心,这个原理通用于几乎所有类似情境,所以当我们面临一个收获周期非常漫长的问题时,本能的会因为长时间没有激励而失去继续的动力,人性就是这样的,你去听了一场励志演讲之后,像是被打了鸡血一般,决意要干一番惊天伟业,你这种激奋的情绪一般睡了一觉就烟消云散了,对不对?

解决这个本能缺陷的方法也很简单,即人为的刻意的将反馈周期碎片化,制定一个个小的目标,缩短反馈周期,这会从心理上减缓你面临一个艰巨问题时的疲劳,让你的每一步前行都充满动力,而当你完成了其中一步两步三步,这会让你在接下来的进程里逐渐失去对自己的质疑,走的愈发坚实和勇猛。

青春的残酷就在于,我们拥有最好的爱,也遇见了最好的人,但是这些感情通常都没有任何结果,当它陨落消散的时候,甚至我们都来不及问一句为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