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石:该如何优雅地谢幕?

 vking81 2016-06-27

 

离开是早晚的,但没想到这么尴尬、悲怆和‘没有尊严’,王石,该如何优雅地谢幕?




 

 

 

近日,关于万科的控制权之争不断刷屏。继与华润联手反对万科引入深铁的重组预案后,万科第一大股东宝能再次猛然出手,正式提请万科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罢免王石在内的所有董事、监事。万科昨日公告称,将在10日内召开董事会,就是否召开临时股东会给出答复,而王石在朋友圈发信息称谢幕还不到时候。

 

 

今早,王石最新微博写道:


早晨!蝉鸣,打开窗帘,阳光晃眼……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本性上,过去与现在的人没有分别。我们正在体会的,历史上的人都有过,这正是历史的价值。当遇到不可思议的事情,追溯历史会发现类似的事情和经验。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谁也逃不过“时间”这把尺子的检验。

 

 

控制权斗争的“死结”

 

就在不久前,王石及其团队作为万科管理层和小股东,试图通过引入外部股东,对抗既有股东格局,维护对公司的控制权是可以理解的,业界的解读是“只要这些行为过程本身符合公司章程、公司法以及资本市场的规则,那么这些做法就无可厚非,王石不应为此承担额外的骂名。”

 

但是,王石内心的动机究竟如何,我们无法评判。这些年来,我们看到,很多中国企业家在面对资本和市场的时候,总会发生一些不和谐的事情,血腥地抗争总是激起连锁反应。有人说他们没有契约精神,有人说他们不敬畏‘游戏规则’。

 

哇哈哈和达能的控制权之争,早已路人皆知,宗庆后利用主场优势和强大的政经关系,和达能对簿公堂,最终抢回了控制权,但业界一边倒地不赞同宗庆后,因他的行为在国际上再次强化了中国企业家没有契约精神的形象。


据媒体报道,“马云和雅虎的股权纠纷”是另一个关乎契约精神的事件,马云公然绕过董事会,擅自转移公司战略资产,造成既成事实,逼迫雅虎和软银签订城下之盟。最后马云以所谓合伙人计划,形成了对阿里巴巴的完全控制权。多年来,马云的诚信也一直被外界质疑。

 

 

所有这些创始人和资本之间的控制权之争,好比一场场“宫斗”,都无法逃脱一个痛苦的“死结”,那就是创始人大多强烈地抗争,带来无法估料的连锁反应。究竟该如何正确的反抗和回应? 是理性积极地对话,还是宁愿“迷恋不放手”?

 

逐利和逐权都很正常,但如果中国的企业家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不过是个“管家”,这个“死结”和相关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领袖只是一个“管家”?

 

全球范围内,很多组织,大到一个国家和政党,小到一个企业、机构,我们看到一些领袖长期不合时宜地占着位置。最初,他们艰苦奋斗,开创了最初的事业,他们缔造了辉煌和高峰。但到了一定阶段,他们居然成为那个组织和机构继续发展的最大障碍!他们或事无巨细地依然控制着组织,或用旧的思维模式阻挡创新和变革,或依然无法放下面子,维护旧日的威仪和待遇,不愿意损失什么。

 

革别人的命是容易的,革自己的命是最难的。很多领袖都固执地认为,离开他们,所在的企业和机构就会崩溃,不能再顺利运作。

 

事实上,上帝于千万人中特别拣选和使用领袖,也祝福领袖并赐予他们力量,但并不意味着上帝将永远把这些领袖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动。特别是很多领袖到最后,认为所有的功绩是“我的”,而不是“上帝的”。


《圣经》中充满了很多失败的领袖,在经历了辉煌后,不得不尴尬地离开或失败的领袖。比如,上帝使用牧养娃大卫,尊荣他成为国王,但后来大卫骄傲和犯罪,疏忽职守、奸淫、杀人等,上帝也管教和弃绝他,直到他认罪悔改。

 

《圣经》中认为,所有的职业,包括任何企业家和领袖,不过是地上的“管家”而已,把主人托付的产业,忠心和敬业地打理好,并得到应有的奖赏。这样的清教徒文化,积极地影响了早期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

 

从永恒的时间维度中来看,“管家”的任期是临时的和短暂的。企业的所有权既不是某个利益集团的,也不是自己的,而是上帝的。所以领袖的态度是战战兢兢地去做好,因为将来要向那位至高的主人交账,而不是满足自己的掌控欲和骄傲。

 

因此,领袖更注重契约精神,会以谦卑和敬畏来面对一切挑战。而一个领袖总认为自己是“国王”,难免眷恋王位,领袖到了一定阶段,该谢幕就谢幕,不应该留恋过去的舞台太久。过度地留恋和不甘心,在《圣经》看来,一是贪恋,二是今生的骄傲。被赶走,被出局,面子上下不来,或情感上难以接受。但总要面对。

 

 

王石的离开是早晚的,但以这样狗血的尴尬和‘没有尊严’的姿势,悲怆和不甘的情绪是自然的。被冷血的资本野蛮地对待,难道真的无法优雅?

 

万科走到今天,已经不是王石的万科了,更不是优秀的万科团队的万科,无论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还是管理者,王石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对于王石来说,尽管大股东非常low,尽管大股东的文化和万科优秀团队以及万科的企业文化不契合,尽管血洗原来万科团队可能会导致未来万科会彻底失败。但如果王石和优秀的万科团队真以‘管家和仆人’心态去面对,积极地沟通和探索共赢,恐怕才是更成熟和理性的选择。而不是一定要弄得鸡飞蛋打,双方鱼死网破。

 

自己亲生的孩子,拱手让给别人,换了谁也不甘。更何况把自己的亲生孩子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不忍看着遭到‘蹂躏’,抗争是正常的,但因敬畏市场和契约,与其不理性的抗争,不如留下祝福的“嫁妆和遗产”。倒更值得尊敬。至于有没有尊严,恰恰是王石透过自己在大众面前的行为和回应来获得的,而不是外在的形式。



下山比征服一座山更难

 

尽管现在的王石,已经不是多年前我们眼中那个王石了,尽管他也有各种瑕疵。他的背景和私生活被广泛地消费,但王石依然曾经是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和杰出的领袖。

 

 最打动我的,不是在王石的带领下,万科曾经有多么辉煌的业绩,也不是王石征服了多少险峻的高山。而是万科的口号,在我看来,是中国企业口号中最具人文情怀和想象力的口号——“赞美生命,共筑城市”。

 

是中国企业中,至少在口号上,第一次把‘生命’放在了冰冷的建筑和城市之前。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内在丰盛的生命,身居再奢华的建筑里,游走于再四通发达的城市,坐拥全世界的浮华,又能如何?

 

日光之下无新事,在征服了那么多世界上的最难攀登的高山之后,下一座山在哪里?对于王石来说,恐怕需要征服的就是自己。

 

专业登山的人都知道,上山难,下山更难。下山,对于一个领袖来说,过去他们尝到了会当凌绝顶“世界之巅”的高峰体验状态,如今,下山则意味着失去荣耀,失去光环,恐怕是最难接受的。

 

那么,王石应该如何潇洒地谢幕呢?

 

并不在于拿出外界看来多么优雅的‘姿势’,也无需在意被贴上何等标签,而在于自己内心的‘重生’。否则,任何刻意的告白,都被曲解和被妖魔化的解读。

 

‘重生’并不意味着重新踏上新的征途,既不需要学习褚时健在大山种植褚橙,在戈壁中种树保护环境再铸就新的传奇;‘重生’不意味着用第二次成功来证明自己,因为‘今生的骄傲’,会侵蚀一个领袖的内心;

 

‘重生’是无需留恋人生上半场的浮华和巅峰,而是探索人生下半场前所未有的可能和空间;‘重生’会逼着我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真正去做一些荣天益人的事;‘重生’意味着人生下半程,虽然肉体一天比一天衰残,头发稀疏体力衰弱孤独,但内心深处被那至高的澎湃的力量感召,充满力量和喜乐。

 

我们盼望这句口号,“赞美生命,共筑城市” 真是王石和所有万科人心中的梦想和使命,也盼望,这使命能被延续和传承,在中国大地上不断被传递和更新。

 

祝福王石!祝福万科!





所以,我们不丧胆。

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林后4:17】

 

赞  赏

鼓励他写得更好些


(长摁二维码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