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分析治疗

 xyf4345 2016-06-27


临床中经常遇到头昏、眩晕、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视物模糊、全身乏力的患者,有的病人同时还会伴有头痛、头胀、耳鸣等症状。遇到此类患者,结合颈椎片,一般我们经常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由于多数情况下会伴有神经根型颈椎病及交感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所以也可诊断为或混合型颈椎病。在此还是以椎动脉型颈椎病为主叙述。

首先,来了解上述症状的病理变化,上述症状虽多,但有一共同特点就是引起症状的神经中枢出现了营养的失衡,主要是神经调节中枢。如头晕,其真正的病理变化为前庭神经中枢的营养障碍,导致其调节能力下降。人体的前庭系统主要作用是反射性调节机体平衡,调节机体对各种加速度的反应以及协调眼球运动。当前庭系统营养不良或受到刺激时就会引起迷路和前庭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出现周围性眼球震颤伴眩晕,或者中枢性眼球震颤伴眩晕,此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分别为:

1.周围性震颤:眩晕、症状因头部位置改变而改变,听力障碍、恶心呕吐(因为前庭中枢和呕吐中枢紧密相连,有共同的血运)、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

2.中枢性震颤:除眩晕外,可无听力障碍等。由于前庭神经及中枢的血液滋养主要来源于椎动脉及其分支,所以椎动脉的供血失调会引起前庭神经及中枢的营养障碍。以此类推,其他的症状及体征出现的原因和椎动脉的供血失调也密不可分。

一.椎动脉供血障碍的原因:

1.全身性因素:高血压、低血压、贫血、营养不良、心衰等。

2.血管自身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椎动脉持续性痉挛使其管径的变小,血粘稠度高、低血压等使血流速度减慢,血管自身的炎性病变导致的水肿等。

3.外因型:椎动脉受到外力的牵拉,挤压。

4.神经型:支配椎动脉的交感神经兴奋。

5.代谢方面:心脏后负荷的增加,颈内静脉及上腔静脉的压力增高,回流障碍等。

  二、椎动脉的解剖及病因:

    因为临床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最常见的病因为外因性病变。必须先了解椎动脉的解剖: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上缘,在颈长肌和前斜角肌之间向后向上进入第六颈椎横突孔,经上6颈椎横突孔到达寰椎后弓的椎动脉沟内,穿寰枕后膜及硬脊膜经枕骨大孔进入颅内,达延髓脑桥沟平面同对侧椎动脉汇合形成基底动脉。

    椎动脉在颅外行走过程中分三段:

     第一段:从锁骨下动脉发出到达第六颈椎横突孔前。若此节段出现颈长肌及前斜角肌的病变,可能会影响到椎动脉的供血。

     第二段:以第六颈椎横突孔到达第二颈椎横突孔。此段是椎动脉近乎垂直的上行,此段对椎动脉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弓对椎动脉的牵拉。2.横突间肌、中斜角肌病变对其形成的刺激挤压。3.椎体的骨质增生对椎动脉的挤压等。

     第三段:从第二颈椎横突孔上缘到达枕骨大孔段。这一段是解剖最复杂的,椎动脉走行在此段形成了多个生理弯曲:

1.第二颈椎横突孔上缘处,椎动脉形成一向外的夹角为第一弯曲,在这一段中最容易受到头下斜肌病变的影响。

2.第二弯曲为椎动脉进入第一颈椎横突孔处。

3.第三弯曲是由第一颈椎横突孔上缘向内上经寰椎后弓的椎动脉沟内。在此对其影响的是头上斜肌、头外直肌。

4.第四弯曲则是出动脉环到达枕骨大孔处。此处对它产生影响的软组织较多,寰枕后膜、头后大直肌、小直肌等。上述这些肌肉任何一组的病变都可能引起椎动脉的挤压导致供血不足。

   

以上是椎动脉的走行过程中与其直接有关的软组织,但是间接因素有更多种情况:

   1.引起颈椎曲度变直、反弓及错位的病变:如头夹肌、斜方肌、肩胛提肌、头半棘肌、颈半棘肌、颈夹肌形成的对颈椎的直接牵拉。

2.颈部深层肌:如回旋肌、多裂肌、颈棘肌挛缩对单个椎体或几个椎体的牵拉导致的椎体移位。

3.远离颈椎的胸椎、腰椎骨盆等处病变及下肢的不等长,导致的人体整体力线的偏移,对椎动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4.颈交感神经:椎动脉的收缩功能受颈交感神经支配,椎体的移位及软组织病变刺激均可引起颈交感神经的兴奋,所以交感神经兴奋可导致椎动脉出现慢性持续性痉挛,亦可引起供血量减少。

5.当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椎动脉供血不足后,单从颈椎方面分析,上颈段的深层肌损伤(主要为枕下四对小肌群)对椎动脉刺激无疑是最多见的。但不可忽略的还有枕后浅层肌群对深层肌群的影响,如浅层的斜方肌、头夹肌、头半棘肌发生病变,会直接挤压、牵拉深层肌产生病变,同样可以引起椎动脉的供血不足。这也就解释了患者为何头晕、头痛会同时存在。

三、治疗及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2.纠正人体不良姿势及与颈椎曲度变直有关的其他部位的疾病。比如:腰椎曲度变直的病因的去除。

3.手法纠正颈椎关节的错位。

4.采用针刀治疗:包括:(1).全面查体,找出颈部对椎动脉直接刺激或卡压的原因。(2).分清病变轻重,制定治疗计划:一般可以从枕后部进行全层通透性松解,既要松解浅层肌群,还需透过浅层肌达到深部肌群,如:头半棘肌透头上斜肌的治疗,斜方肌透头后大直肌的治疗,头下斜肌起止点的直接松解。第二棘突处头后大直肌起点的松解。(3).寰枕间隙变窄可能是头后小直肌的痉挛,若起点不易做到可以在其止点的枕骨大孔上缘1cm左右松解,这个部位难度大,但是多加小心是没有问题的。

5.上颈段的松解可以解除大多数头痛头晕患者的症状。但是中下颈段病变的积极治疗同样是对此类疾病治疗的有利补充,在此段治疗的肌肉主要是肩胛提肌、头夹肌、斜方肌。必要时治疗回旋肌、多裂肌、头最长肌。

6.在下颈段治疗前斜角肌及颈长肌时必须注意胸膜的位置。

7.体质差,肌营养不良的患者可以补充能量,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叶酸等,钙、钾,也可以应用活血益气的中药调理。

     总之,治疗这类疾病时,查体要全面,治疗要完善、彻底,这样才能巩固疗效,达到痊愈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