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曲古城话乡贤

 qrhb 2016-06-27

富平人




  流曲,古称通川,因地处旷野塬南缘南抵锦川而得名,北旷野南浮山,西炭村东到贤,美田千顷是锦川。锦川亦称顺阳川,又名流曲大川,因顺阳河蜿蜒其川而得名。远古时,顺阳川洪水横流,丘陵台塬时隐时现,故川之南塬名曰“浮山”。秦时,锦川属秦始皇赐王翦“美田千顷”之地。

   流曲古属周秦内史频阳县,西汉属左冯翊(ping yi),南北朝时为北地郡府邸,隋唐以后隶属富平县。明洪武三年设镇,属流曲里,里辖尚义、涧郭、昌宁、西里、簸掌、东李、流曲、丈八、前口等九村堡。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在陕西巡抚谢共阑、督同知李中用和富平知县胡志夔的督导下,建成流曲、美原、庄里、到贤、张桥五城堡。

   明时流曲古城北阔南窄呈“倒葫芦”形状,蔡阳河之水顺沟而下,至流曲北门外折向东,经东岳庙绕城而南,与城西泄洪渠之水汇合,“二水流清”入锦川顺阳河。鸟瞰之流曲城形若凤凰,北城门外蔡阳河如凤凰尾羽,东西两街若凤凰双翼,城南狭窄处似凤凰脖颈,南门外伸向顺阳河的之小路象凤凰嘴喙,故流曲堡又称“凤凰城”。乡谚云:“凤凰城,九里三,各个城垛都是砖”,可见其宏大壮观之势,乃富平首屈一指。时流曲古城墙高三丈七尺,厚三丈,四座城门之上均建有五檩四角楼。东城门额外曰“朝阳观华”,内曰“紫气东来”;南城门额外曰“二水流清”,内曰“河浮襟带”;西城门额外曰“通衢”,内曰“西望瑶池”;北城门额外曰“三峰耸翠”,内曰“虎踞龙盘”,城门外一对石狮子巍然耸立,形态迥异逼真传神。明清时期,流曲古城属富平五大镇之一,街道商铺林立,集市游人熙熙攘攘,尤以 “四月八”古庙会为最。古城内庙宇、牌坊甚多,北街路口汉武帝庙,征和二年,汉武帝访明月山曾住跸于此。十字口街道正中“一天门”木牌坊,路口南古有康熙年间“父子御史”石牌坊,是为彰表清张冲翼功德。堡北古皂角树中空生椿树,民间谓之 “敬德抱小唐”。西街城隍庙,供奉城隍爷刘屈氂。庙西当街有“王半街”牌坊。南街路东古“善庆寺”,路西“关圣庙”。再往南孙家堡,即吏部尚书孙丕扬故里,古有“两世深仁”和“百僚总宪”两座石牌坊,是为彰表明吏部尚书孙丕扬父子德政。孙家堡东“孙氏祠堂”,祠堂之南“娘娘庙”。流曲南门外东侧,古有“太保恭介神道碑”一通,是为孙丕扬的儿子孙光范所立。南门外城东古有“颜家场”,传说是为流曲南街孙氏姑姑家的场院。


  “凤凰城”中栖凤凰,昔有乡彦美名扬。首屈一指孙丕扬,字叔孝,号立山,流曲南街人,明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嘉靖四十一年升任御史,巡按顺天、居庸、淮阳、扬州等地。万历元年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为官清正,不徇私情,发奸如神,因婉拒大学士张居正为太监冯保建生祠而“以病引退”,期间主编了《富平县志》。万历十二年被朝廷重新起,历任南京副都御史、右都御史、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吏部尚书等职,封太子少保,食一品俸禄,八十三岁卒于家中,葬流曲城北,谥恭介,赠太子太保,富平古城有孙公祠。其祖父孙琼,曾做过四川“泸州大使”,世称“泸南翁”。丕扬父孙维谦,字幼撝(hui),号前川,世称“前川翁”,举人出身,以贡生遴选任宝坻知县,颇有政绩,因丕扬封文林郎、浙江道监察御史,加封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流曲东街张乃第,字魁门,又愚斋,故居居仁里,祖籍延安府。明崇祯十年举人,明亡不仕隐居乡间,遇灾荒多有救民施舍之举,享誉故里,时人尊呼“张八爷”,流曲镇东门外古有“高士前孝廉愚斋张先生故里”碑。张乃第堂侄张冲翼,字颜渊,又扶九,民间呼其“张元元”,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授教谕升四川平武知县,擢河南道御史、巡视长芦盐课御史、大理寺右少卿等职,康熙二十六年卒于家中。其父张斋程因冲翼封文林郎。
  流曲城东乌古论速可,金人,官拜金宁武将军镇华原晋秋司成侯,故居顺阳河东李家。元兵入霾,先是隐居频山,后迁居流曲东川定居,易姓为李,义不就征,敕赐金牌,故今谓余族 “金牌李家”。其后裔流曲东川李家堡李恕,字道夫,号松轩,明成化丙辰进士,明《县志》云:“为人魁梧,美須髯,有雄略而內中笃,由进士授德平令,大有注措,归藩王之田,裁蓝氏之恶,积粟万石,民树碑诵德政,后升任同知、历佥事。会松州石鼓寨番叛,公提兵破之。无何,大盗蓝四又作孽,川东震动,公身亲逐北,俘获七千有奇,先后四十二战,竞成奏绩。辛末迁贵州左参议,嘉公功也。”李恕之子李宗枢,字子西,号石叠,嘉靖二年进士,初授山东诸城县令,后升任御史,以明宦调河北上谷,风裁凛然,历任河南按察使、承宣布政使,佥都御史巡抚河南,皆有政声。东李堡城门额曰:“都宪里”。
  流曲城北沈起潜,字逢禧,北耕查沈堡人,贡生,诗文书画名重康熙朝,康熙九年亲自设计《富平地舆图》,李承命刻石,是为关中石刻地图第一人。
  流曲城西梁甫,昌宁北梁堡人,明洪武以孝廉举为应天(南京)府尹,为官八年,清朴入寒士,夫妻二人时常骑驴来往于府衙乡间,居官所得俸禄悉数赈济灾民,深受百姓爱戴。
  流曲城西刘顺,字孝夫,昌宁东刘堡人,明成化进士,授夏县知县。自幼天资聪慧,少时家贫,靠种菜赡养母亲,后遇方士授以易经,刻苦求学,因无钱买笔墨,遂用木棍在地上写字作画,日渐成名。时县令出题让士者写文章,竞无人敢应。某士请刘顺吃饭让其应对,刘顺提笔一挥而就,县令见而奇之,列为高等庠生。刘顺不屑一顾,仍以一介布衣儒士居住乡间。“初省试时,临郡县闻者翕然,莫不求识荆,其为人器重如此。比视时,衣犹不掩膝,然道义朴直,卓然有躬行君子之风。”
  流曲城西孝子梁悦,唐代人,故里昌宁梁家堡。明代《县志》云:“秦杲杀悦父,悦即杀杲复父仇,且旨吏请罪。诏下尚书省议。职方员外郎韩愈议曰律无复仇之条,非阙文也,盖不许,则伤孝子之心,而乖先王之训,许之,则人人将倚法专杀,而无经禁止其端,宜定其制,曰凡复仇者具事由,尚书省集议奏闻,酌其宜而处之。遂杖悦一百,流循州。”
  流曲城西杨四聪,故里梅家庄北堡,明万历庚子武举人,孙丕扬至交。其子杨定国,字希于,明万历七年武进士,俱有战功,敌闻之莫不丧胆,官拜宁夏副总兵,村西有沟,人称杨将军“遛马沟”。杨四聪胞弟之子杨卫国,字希康,別号靖寰,明万历十五年武举人,官拜甘肃游击将军,武功卓著。其堂孙杨日升,号白石,自幼聪慧机敏,博涉子史,弱冠闲吟,孝顺父母,善结交四方名士,明天启辛酉举人,明通榜(补录)进士,授嘉兴同知。后裔族人杨彬,字升雅,号杏轩,清道光六年进士,历兴宁、宁远、汀阳、保靖、慈利五县令,均有贤声。任慈利令主持童子试时,复查试卷,发现左宗棠文笔上乘,遂冠秀才。后来左宗棠官拜封疆大吏,不忘知遇之恩,树“骠骑将军”碑于梅家庄村口。
  流曲城西由天性,字纯夫,号严斋,善里坊人,明代《富平县志》(孙志)云:“素有文名,嘉靖癸卯亚魁,平生坦易慈祥,有犯而不校之意。乐善取友,尤出誠诚心。余与唱和切磋垂三十年,不见一疾言遽色。初知禹城,再判合州,所至以赤心感人,人亦莫不悦性。若夫练乡兵,抗方张巨贼,以竟底续,则天性功之最者。居乡若做秀才状,日日检为善阴骘,以自淑考,此又邱樊士肯耶!”
  流曲城西“烂布李”,故里西里堡,靠贩卖布匹生意发家,历经明正德、嘉靖、隆庆、万历等各朝历代,其家族产业日益兴盛,店铺商号遍及西北、江南,家产万贯富甲一方。其后人李卤川,官至陕西按察使,为人侍母甚孝。嘉靖三十四年腊月,陕西“关中大地震”,声如万雷,山崩地陷,房倒屋塌,死亡八十三万人,劫后余生的黎民百姓,啼饥号寒,哀鸿遍野。 卤川仗义疏财捐粮八十石赈济灾民,御史杨爵赠扁赞其“富而好礼”,县令赵桐题字表彰李门“尚义人家”。卤川弟鸿胪序班李荩心,性孝友,善好施,热心公益,昔时富平县城学宫、尊经阁、明伦堂、钟楼、敬一亭、北门外青石桥等,均由其捐资修缮或新建,明吏部尚书孙丕扬见其善大为赞赏。 朝廷为表彰李荩心的义举功德,升任李荩心为鸿胪寺右少卿,曾加荣表赐光禄卿,并在流曲南郭建有“天下义士坊”牌楼。
  流曲城南李正芳,故里丈八原前口村,明末先任河北三河县知县,后迁顺天府通判。其子李克昌,明崇祯河北肥乡知县。族人李本泽,明崇祯乙卯举人,原任贵州知州,后贬南阳知县,史载“善政,工诗”。


  流曲古城地灵人杰,昔时乡彦仕宦枚不胜举。唐太宗曰“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愿我辈后生,以前贤为榜样,为国为民,造福桑梓。




点赞说明,朕已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