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集:光环的虚与实

 宝藏亦垃圾 2016-06-28
光环的虚与实

执中学长您好,这里是大陆的小辩手涂晶晶,初次见面请多指教(去年在苏大辩手训练营终于见到真人了)。有一个问题着实让我困扰了很久:同一个观点在类似于大神级的人物说出来,那就是真理,即使这个观点它并不完善甚至有点不符合正常人的逻辑,大家也会说「哇,这个点好新颖啊」。但若是一个无名小辈提出来同样的观点,却不会有太多人去在意,甚至还会从根本上批评这个点。大家平常都说要对事不对人,可这样的情况又怎么解释呢?

(执中学长若觉得这个问题很弱智,或者有别的事而不想回答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您本来就没有义务对我解答)


这位同学,您好。很高兴见到妳在附注中,所展现的体谅。

自己有疑惑,希望求解答,这种「求知的渴望」,从小,就是被身旁的师长所嘉许的……但随着年龄渐长,妳也要渐渐知道,所谓求知,说穿了,无非是当事人自己的得失,故对那些完全没理由去关心妳个人成长与否的旁人而言,好学,不能成为无礼的借口。

能多帮别人想一想,总会有好处——例如,我正是因此才写回复。

不过,少爷且先挑个毛病。

是这样的:来讯中,妳一方面,客气地说着「初次见面请多指教」;二方面,却又提及「去年在苏大辩手训练营终于见到真人了」……这前后文之间,显然挺不对劲。

当然,我知道您写这段话,只是想抓几句套语,以示礼貌,没打算细思文意。

但,我想先给妳个建议。

语言,就是思想。认真对待自己的语言,就是认真对待自己的思想。

一个人,脑子里没想清楚,话就不可能说得清楚。其思想松懈处,便是语言松懈处。

而磨练精确的语言,过程中,就是在磨练精确的思想。

养成习惯,每当说完话、写完文章,总要记得回头去检查(或反省)自己有没有说废话(循环结论的语言),说空话(纯修饰、无意义的语言),说错话(前后矛盾的语言)。

如此久了,外铄于内,对脑子很有帮助。

再谈谈妳的疑惑。

妳问说:同一观点,出自于大神或出自于小辈,旁人对之态度不同,何解?

我的回答是:正常!

听过「光环效应」吗?

听过「羊群效应」吗?

听过「标签理论」吗?

这些如今耳熟能详的观点,内在,其实都立基于某个挺悲伤的原因——那就是「人的判断力,乃是一种有限而稀缺的资源」。

是的,人的判断力,有限而稀缺。

试想:有天妳打算买条牙膏,到了超市,发现架子上起码十几种牌子时,妳怎么办?

妳会认认真真地,逐一检视,好判断哪个牌子的牙膏质量最好?价格最公道?

不,通常妳不会。

「嗯,我们家向来就是用某某牌,用了十几年了,就买这个吧。」

「嗯,这上头写着『全球销售量第一』,或许不错。」

「嗯,我上次买某某牌子的牙刷,品质很好,这次顺便买它的牙膏。」

「嗯,千万别买那家,之前它卖了过期商品,还被开罚。」

这,才是一般人会出现的结论。

只不过,仔细想想:家里用了十几年的牙膏,就是最好的牙膏吗?当年家人在选牙膏之前,比较过别家吗?全球销售量第一的牙膏,代表什么意思?我跟全球最多人的需求,是一致的吗?能生产出好牙刷的厂商,是否在生产牙膏时,表现一样好?会卖过期商品的企业,是否在质量上也不可靠?曾经被开罚,所以,意味着它现在会变得更好或更差?

没错,妳我都知道,若要认真判断,就该「仔细想想」。

但通常,妳我不会这么做。

毕竟,这只是咱们每天所要面对的无数选项,之一,而已。

人,不喜欢下判断。因为「判断」一件事,需要信息、需要回忆、需要逻辑、需要推理、需要集中注意、需要承担风险与压力……这一系列强大的内部动员,往往会令妳的脑子很不开心。

故在面对纷乱的选项时,妳那好逸恶劳的大脑,便会特别想找出任何能让它省时省力的快捷方式。

它会在妳心中,创造出种种愉悦、信任或危机,好诱使妳心甘情愿地,为之省点力气。

此时,贴标签、跟羊群、看光环……都是很合理、很正常的。

「放心,这叫见微知着、一叶知秋,才不是什么以偏概全呢!」

妳那怠工的大脑,偷偷在耳边这样告诉妳。

是的,同一个观点,我提,跟妳提,响应可能两极。

因为我有光环(没错,少爷超诚实),妳没有。

因为谈辩论时,认同我的人多,已然形成羊群(没错,少爷超诚实)。

因为妳说话的时候,头上总贴了张明晃晃的标签,叫「无名小卒」(抱歉,少爷超诚实)。

所以,大家会比较愿意用善意(甚至非智力),来理解我的观点。

所以,要反驳我,有压力。

所以,当有人乍看之下,觉得我说的没道理时,他往往会停下来,认真判断(啧啧,多么稀缺的资源啊),细想那是否别有深意。

而这一切优势,无名小卒都没有。

他们说话,旁人草草看过——看不懂,便忽视,或反驳。

妳觉得:不公平?

我的回答是:未必。

因为光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每个人,拚命用他的一生所擦亮的。

光环,的确虚妄,但它的「虚」,却必须建立在某个无可置疑的「实」之上……可口可乐公司,必须卖出一百万瓶令人满意的可乐,才能建立品牌,让妳毫不犹豫地,信任它的第一百万零一瓶。

当一家百年老店,因其一个世纪的兢兢业业而取得某种口碑与光环时。

隔壁刚开张的小吃店,却觉得不服气。

老板要求客人,对事不对人——要用同样的心态与判断,来客观看待彼此所烧出来的菜。

老板的要求,合不合理?

合理,合「天理」。

但这世上,恩欠义还……

讲的,却往往是个「人理」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