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江湖:大侠孤与江湖雏

 汉青的马甲 2016-06-28


文/简书作者:公谨当年太凌乱


老师是那大侠孤,低头睥睨蝼蚁树,

学生是那江湖雏,身为鱼肉苦难诉。



某些人或者事只会在某个范围内与另外某些人和事发生比较关系,比如鸭和鸡,而在另外一部分人眼里,有些人或者事根本不值一提,比如鹰和蚂蚁。圈子这种无形的东西自动把你的活动和交际锁定在了某一个范围内,偶尔和别的圈子有些交集,但并不是真正属于你的。所以任何圈子都自成一片江湖,在这片江湖里你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去了别的地方就兴不起风作不起浪。


学校这片江湖因其特殊性,自成一个封闭体系。学生走进去还会走出来,有些不会再进去,有些会再次踏进去,但角色已经被重新定义。这片江湖水一样深,而且规则简单,没有道理可言。老师是那大侠孤,低头睥睨蝼蚁树,学生则是那江湖雏,身为鱼肉苦难诉。


讲台之上,三尺之间,是大侠们的莲花坐台。


讲台之下,四十平米,是江湖雏的狗刨之地。


老师手中的粉笔,旁边的黑板擦、三角尺、圆规、教杆,是剑,是刀,是暗器,随时可取。


学生手中的笔就是笔,书本就是各种武学秘籍,想学剑学刀学暗器,就得从背诵这些秘籍开始,想走捷径,想偷懒,那就得吃苦,棍棒伺候。


老师的江湖广泛,需要协调教师与丈夫、家长之间的关系,需要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需要维系与校长等上级之间的关系,而处理班上学生的一些关系则成了不那么重要的事情。相比较而言,学生之间的江湖,打架斗殴,相互攀比检举嫉妒以及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就变得有些小儿科了。


学校江湖,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比如入学名额,比如照顾关系学生,比如职称评比,比如休假代课安排,比如工资待遇问题等都在真实发生。


至于学生与老师的对立,这是自古就有的传统。自从射日的后羿被贬凡间,死于自己的徒弟逢蒙之手,古之老师收徒大部分都不会倾囊相授,留一手专门对付徒弟。而作为徒弟,不管哪一行,都会在心里把老师当成一个参照物,超越了老师才能自成一派,超不过,只能活在老师的阴影里,所以,学生都想着干掉老师,至于用武力还是智力,只是途径而已。如果每个学生心里都有超越老师的悖论心理这一点得到承认,那么老师在学生出徒之前打骂一番进行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就不足为怪了。


所谓江湖事,江湖了。


学校这片江湖,一旦走出校门,心境也就变了。


所以才有了“桃李满天下”的炫耀和“尊师重道”的礼仪。



我的小学是村里的小学,老师大部分也是一个村里的,本来平时喊“姐”喊“姑”喊“哥”喊“叔”喊“大爷”的,因为在学校里教自己,在家门口遇到也会喊“老师”表示尊敬,家里爹妈看到了也会很客气的聊几句,委婉地打听下自家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记忆中聊天最后一句肯定会说“家里孩子皮,您多费心,不听话,惹您生气,就揍他,别舍不哩”。


现在想想,不知道老师心里听到这话是尴尬还是有一丝的后怕?


尴尬,无非是自己没动手打过孩子,让家长把自己想歪了。


后怕,打孩子被家长知道了?旁敲侧击地提醒以后不能动手?


中国讲究“棍棒之下出孝子”。


小时候老爹就经常揍我,一瞪眼我就知道老爹要拿笤帚去了。大学时候放假在家,有次一言不合,老爹拿起茶碗砸我,正好砸到膝盖,瓷碗落在沙发上,当时一疼一激动,也没顾什么三纲五常,直接把茶碗摔在地上,一脚把纱窗门踹飞,就跑了。自此以后,老爹再不动手,开始苦口婆心地讲道理了。老爹脾气火爆,但不是说打就打的人。现在做人做事守规矩讲道理,没走歪路,还真是打出来的。当然,还有曾经教过我的老师的功劳。


老师打学生,那时候觉得天经地义。一是因为家教严,淘气了,被老师打了,回家说了,还得被打一顿,不划算。二是怕家长找老师算账,以后更没好日子过。三是,自己淘气,本来就是理亏的,倒算是心甘情愿受罚。


至今还记得一个老家一个叫“巧巧”的同学,淘气被老师拎到办公室,这位老师名叫“字远”,手劲儿大,揪住巧巧的额头上面的一绺头发,直接拽下来一小撮。巧巧疼得嗷嗷叫,回到家被巧巧奶奶看到,老太太直接去学校骂,一口一个“小字远”。老人家辈分大,这位老师见了也得喊奶奶,被骂也得忍着。老人家骂完之后讲道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打孩子可以,别做的太过火。


这些年上学,总结出来一个规律,女老师打人,大都是喜欢掐肉拧肉拧耳朵,大部分都是胳膊内侧,大腿内侧。男老师则偏向于拳脚的组合拳,类似与自由搏击,不能躲,越躲越打得狠。有些老师,不论男女,还喜欢一些道具。拈花取叶皆成武器,颇有大侠风范,什么三角尺,扫帚、拖把,棍子,教杆,身边真没东西可取,黑板擦、课本都是拿来就用。


记得初中有个同学被老师打,一个棍子打断都没解气。


经常打人的老师,被学生冠以各种外号。每次上他的课都头疼不已,万一被抓到走神或者提问问题不会,那肯定就是棍棒伺候的结局。


现在不上学了,和哥们聊起来,心里总会有忘不掉的老师。不用问就知道挨过这位老师的打。回家和爹妈聊起一些退休的邻居老师(原来教过我的),就给爹妈说,那时候太傻,咋想不起来挨了揍给你们说说?


爹妈第一反应就是“他打过你?”


在爹妈眼里,好像老师并不大学生,即使打,也不会打自家孩子。



老师打学生,自古就有。康熙王朝中,康熙迟到要受罚,魏承谟让当时身为伴读的儿子魏东亭替天子受罚。以前梨园行拜师学艺,都签生死契,就是一旦当了徒弟,学不好就得认打认罚。当时有所谓的“台上打”和“台下打”。台上打,是明面上的打,有理有据,打死都不为过,台下打,是暗地里打,就是觉得你这徒弟本事比老师大,心生嫉妒。曾经替某位老武生编书,老先生就说,当时他师父的台下打,嫉妒心理。


现在,所有学校都规定不能体罚学生,更别提打学生。学生不能打不能骂,有什么事情反映给家长,老师倒落得轻松,但学生与老师的对立和矛盾其实并没有减轻。只不过从昔日的直接对立变成了走家长这一环节的程序。


单位旁边就是一个中学,下午下班赶上学生放学,就听见几个学生聊老师。

一个问:这次你考了多少?


另一个答:考了四十多分,真是给他脸了!


另一个说:就是,咱们就该直接考零分!


……


当时我和同事都很惊讶,学习,考试,都是进自己脑子里。学生为了和老师较劲,上课不听讲,考试考零分,拉整个班级成绩,老师只是面子上挂不住,并不会少发工资。但你少学了知识,肯定你吃亏。这么简单的道理对于初高中生来说很好理解。说到底还是师生矛盾。


老家有哥们在小学当老师,原来经常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其中有个当班主任的,说的一句话让人记忆犹新,他说,原来觉得要对学生负责,挺严厉的,后来因为扔了学生作业本,让学生捡起来,被学生家长告到校长那,他就再也不上心了,只要学生别在教室里出事,爱他妈谁谁谁。



说到底,打不打学生其实不是师生矛盾的根本原因。


不打人其实并不能解决问题,所谓的规定出台只不过是转移了矛盾,并没有缓解矛盾。


教育资源不均,应试教育,官场权力和商家金钱注入的人际关系、考试的功利性等等这些问题,才是塑造起学校江湖的东西。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为那位打死学生的老师辩护,也不是要写篇檄文对那位老师进行讨伐。


主要目的只是说下中国教育的纠结。


春秋孔子门徒三千,讲究出世为官,孔夫子办校兼游走列国,无非是推广自己的学说和治国牧民之道。而比孔夫子晚八十二年的西方先哲苏格拉底则是喜欢在广场上教化,推广民主理念。这不得不说,东西方先贤因站的立场和角度不同而选取了不同的道路。


后来的“科举取士”“八股取士”,十年寒窗无非都是把“读书“看成了台阶,鲁迅说孔子的“敲门砖”作用,其实有一定的道理,鲁迅还提过的“圣人的画像”的全否以及尼采所说的“偶像的黄昏”,其实殊途同归,都想着推到先贤的一些理论,进而创立新的思想。


最后说说教育本身。教育,是功利还是淡泊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明面上肯定都说应淡泊,但现实还允许功利。


《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xin)民,在止于善”。这是对广义教育的定义,讲出了教育的宗旨。韩愈那句“师者,传导授业解惑也”则是狭义的概念。


抛开师者的身份,你首先要作为一个人存在。


是人就有欲望,欲望与身份挂钩,官家则向往庙堂权力,死后美谥文正;商家则向往财富,聚敛成山;师者简单点,用《韩诗外传》中的话叫“春树桃李,夏得阴,秋得实”,无非是想图个“桃李满天下”避免人走茶凉。


但现在呢,经济压力大,没有哪位老师还秉持这种“桃李满天下”的精神满足观,要吃饭要生活,职业道德和节操总会被生活一点点磨掉。还是鲁迅的话,人比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填饱肚子再说别的吧,谁还那么较真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