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坛名家 | 花鸟画家何水法

 美揽资讯 2016-06-28

蘸浓墨重彩 书人生丹青

——记花鸟画家何水法

画坛名家 | 花鸟画家何水法

何水法,1946年生于浙江杭州。1980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画研究生班。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画院、中央军委等处收藏。

何水法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花鸟画家之一。深厚、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与时俱进的笔墨追求,造就了他独特、鲜明的个人画风。他的花鸟画作品题材广泛、技法娴熟、内涵丰富,蕴含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他通过酣畅淋漓的笔墨、艳丽不俗的色彩、“丛生式团块结构”,使霸悍雄健与柔美秀丽这两种看似对立的风格高度统一;其作品生活气息浓厚、时代感强烈,充满了现代绘画的视觉张力和冲击力。

何水法对于自然色彩的变化和环境色的运用得心应手,一改传统“重墨轻色”的固有程式,并在色彩的运用上借鉴西方“印象派”的画法。他不局限于“随类赋彩”,而是根据画面需要营造出一个色彩斑斓的境界。他喜欢色彩,也擅用色彩。亮、透、雅是他用色的特点,艳而不俗、浓而不媚、厚而不腻是他的用色准则,单纯而不单调的丰富是他追求的艺术效果。他深知画面的雅俗不在于用色而在于用笔,深谙色即是墨、墨即是色的原理。他以用墨的笔致来用色,打破色墨相碍的樊篱,使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浑然苍茫,虽明丽、鲜艳而不失于浮俗,沉厚、稳重而不流于郁滞。同时他还借助泼水起到笼罩画面的作用,使画面笔墨淋漓、韵致生动,从而出现水墨交融、色墨辉映的神妙境界。何水法作画用水灵活。他善于从墨、色、水三者相互洇化和渗透的关系中诠释形、线、色之间的节奏、韵律和美感,使墨、色鲜活、湿润,神韵、意境相得益彰。

何水法重视写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远涉欧洲、东南亚。为画牡丹,他曾先后十余次去菏泽牡丹园写生,对牡丹的习性、外观特点了如指掌,熟记于心。他将写生视为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其痴迷程度看,这已不是单纯的写生、写神,而是画家与物象的“对谈”,是在寻求不知我为花还是花为我的合一境界。

何水法热爱生活,数十年如一日地画自己的生活感受、精神思想和见地。他将自己所感悟的绘画理念、绘画实践进行概括,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生命线,水是中国画的灵魂,写生是画家与生活的对话。

何水法深知“书画同源”的道理。几十年来,他孜孜以求,对书法的学习和研究从未间断。虽已年过七旬,但他仍精力充沛,时常用“瘦金体”书写《心经》《洛神赋》等长卷。

何水法不仅画好、书法好,人品更好。正气是做人的根,也是绘画的根、书法的根,而学问、修养则是滋养绘画的水。他平时给学生授课总是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们扎根传统,多读书、常习字。他性格直爽豪放,心地善良,热爱公益事业。几十年来,他积极参与抗击“非典”、华南雪灾、台湾风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菏泽博物馆修建和中华见义勇为慈善基金会等公益慈善活动,捐款捐画不计其数。

“抱华楼”是何水法历时七年精心打造的融陈列展示、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和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公益性艺术研究院。作为新世纪的画家,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艺术家的格局要大,不能仅仅局限在自己的领域。多关心关注时政、社会、民生等大事,也是一条升华艺术的道路。”何水法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0年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他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交了呼吁《富春山居图》合璧展览的提案。后来,合璧展览真的成为了现实。2016年,他又在全国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建议将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延长为12年义务教育,展现了一个艺术家的家国情怀。(附图为何水法作品)

画坛名家 | 花鸟画家何水法

风动红衣白露秋

画坛名家 | 花鸟画家何水法

秋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