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亮被骗5000万背后,每个人知道真相后都无语了……

 昵称535885 2016-06-28



作者:沈丽莎 来源:美文荟萃(meiwen717)


最近,一篇《霍英东之子涉20亿基金黑幕,金巧巧、田亮、律师、央企高管、地产开发商全套牢!》的文章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霍英东的儿子霍文芳找了一个做送卫生纸生意的人田绍龙,牵头合伙成立基金公司,以霍家名声垫底,大肆骗取中产阶级的资金。他们中有央企高管、律师、房地产开发商甚至明星,被套的资金很多都是上百万、上千万元。其中,明星金巧巧被骗700万元,田亮据说被骗5000万元(未经当事人证实)。


自从庞氏骗局后,我们身边似乎也经常爆出各种金融骗局,但很多时候,受骗的都是一些大爷大妈,但这次这个骗局,不仅金额大,涉众广,而且受骗的当事人居然还有很多专业人——玩鹰的竟然让鹰啄了眼!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受骗?


著名的心理学家胡慎之这样解释关于受骗的问题:我为什么会遇见骗子?——许多时候,我们被骗不是因为我们善良,而是善良背后的那部分贪念;被骗也不是因为我们愚蠢,是愚蠢背后的那个自作聪明。


贪婪和自作聪明,是你走上被骗道路的必要条件。


在我们听到的各种受骗案例中,十人被骗九个贪。


有人会觉得,明星很有钱啊,怎么还这么贪钱啊?老是传出这种被骗财的新闻!


就拿金巧巧来说,她不是第一次被骗,光见报的新闻中,这是她第三次受骗了,第一次金额也是700万,第二次是70万,这一次又是700万。为什么她又上当了呢?因为她一听“年化收益率12%”就动心了。



这种贪不仅体现在“快速积累财富”的金钱贪婪上,还有一种心理贪婪,一种“我怎么这么幸运”“我怎么这么聪明”的心理优越感。


一些以骗老头老太养老金为目标的金融公司也是这种套路,他们根本不查询这些企业的信用信息,也不知道人家是不是合法的,只要发点鸡蛋红枣、拉着去参观所谓的项目(就是免费旅游)、听着宣传的高收益率,就敢揣着一辈子的积蓄就往里砸,如果前期真的能收到一些回报,就敢借钱往里砸——如果你告诉他们谁谁谁被骗了,他们只会觉得,那是“他们点背,他们人傻”。


不要觉得只有老头老太才会自作聪明,越是专业的人士越是容易自作聪明。庞氏骗局的很多受害者都是金融业从业人士,这次霍文芳基金黑幕里被套牢的很多也是房地产开发商、企业主、央企高管、律师、公众人物等,不过在贪婪面前,他们的聪明仅体现在知道霍文芳是霍英东的儿子,而这点恰恰是致命之处——如果你对商界大佬一无所知,你反而会有所怀疑;如果你再聪明一点,只要一打听,就应该知道霍文芳在香港臭名昭著,根本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


在宋朝的《梁溪漫志》一书中,记录有这样一个骗局:


有位富豪宿于旅店,旅店正对着一个染坊。这天下午,富豪坐在窗前,美滋滋地喝着茶水欣赏街景,忽然发现几个人在窗外走过来走过去,且不断地偷眼打量对面染坊。富豪有点纳闷。一人悄悄走到富豪跟前,伏在他耳边说,我们要把这家染坊晾在外面的布匹偷走,你安静点,别声张!富豪说,我就是一打酱油的,你们偷东西关我屁事,鬼才多嘴呢!那人拱拱手走了。富豪想,染坊的布就晾在大街上,这人来人往的,光天化日之下,我倒要看看你们怎么偷!于是,富豪抿着茶水,饶有兴趣地看现场直播。那几个人时时经过,或左或右,渐久渐疏。傍晚时,都不见了。富豪说,嘿嘿,果然是妄人!白忙活。等他回转房内收拾行李,才发现自己所有的财物都被人拿走了。


这个富豪贪吗?不贪。钱似乎也不是被骗走的,是被偷走的,但是被一个“骗局”偷走的。如果不是他自作聪明,他就不会丧失警惕从而陷在这个骗局里。很多人有钱了之后,总觉得自己的智商也升值了,要不然哪里能挣到这么多钱!所以只要一听说有新的赚钱路子,这些人只觉得“啊,又要发财了”,并不觉得自己会受骗!


传说中被骗5000万的田亮,在之前是被捧为明星中的投资高手的,在《爸爸去哪儿》热播时,有媒体报道田亮一家拥有数十套房产,这些家产,除了劳动所得外,很多都得利于他的投资,很多人称赞他“投资眼光独到”。估计他也是过于自信了,投资前也没向郭晶晶打听一下这个叔叔的情况,结果……女朋友被霍家人抢走了,5000万被霍家人坑走了……


骗局反复重演,并不是骗子多高明,而是我们被自身的弱点俘虏了。努力赚钱并没有错,危险产生于渴望变成贪婪的时候,贪婪让很多人忽视了风险,让很多人自作聪明地忽略了经验和教训,从而掉入骗局。


下次,在掏钱之前,请记住下面这句话:做人别太贪,贪字得个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