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压缩机油专家 于 2010-3-17 23:40 编辑 车用润滑剂常见问题解答 1、多级内燃机油具有哪些优良性能? 多级内燃机油属大跨度粘度级别油。它可在一定地区冬夏通用,全年使用不需换油。 1、多机油具有良好的低温启动性能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保证发动机顺利启动。; 2、提高燃油经济性,节能与使用单级油相比,一般降低2~3%的燃料消耗。 3、多机油能改善发动机的磨损和机油消耗。 2、合成型机油比矿物油型机油更好在哪里? 与矿物油型机油相比,合成型机油可以改善油品对发动机的保护性能,尤其是在高温或极低温环境中。合成型机油有以下优良特性: (1)极佳的低温流动性---合成型机油的粘度低,粘度指数高,可以节省汽车在低温启动时的能耗,延长蓄电池寿命;同时可以减少发动机部件在启动时出现的干磨损现象,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2)超卓的高温抗氧化性---合成型机油的热氧化安定性能远较矿物油型机油好,保证了机油在长期使用期内的性能稳定性。 (3) 蒸发损失低---合成油的蒸发损失远较矿物油低,可以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以及延长催化转换器的使用寿命。 此外,与传统矿物油型机油相比,合成机油还具有油膜强度高和泡沫少的特点。 3、内燃机油有什么作用? 答:主要作用分为四项:润滑、冷却散热、密封、防锈防腐。 4、为什么要定期更换机油? 因为机油在发动机内随车运行、运转时必然带来不可避免的: 1、由于高温高压或有害物质的混入会产生化学反应(酸化)导致机油变质; 2、混合气过浓或过稀、热车不够,使汽油渗入曲轴箱内,稀释机油,使机油变稀; 3、燃油燃烧后会产生正常积碳、水和碳酸气体,还有机件金属粉末,这些杂质混入机油内形成油泥,使机油变质。 4、每种机油都有一定的行驶里程和时间限制,必须定期更换机油,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机车的正常运转和延长机件的使用寿命,使发动机长期保持最佳运动状态。 5、补加外加剂是否能更好地保护发动机 添加剂不能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实际上,额外的添加剂由于破坏了油品内在的化学平衡,甚至对发动机有害。高品质机油已经含有所有必需的添加剂以满足汽车发动机的要求,这也是几乎所有的润滑油生产商和发动机厂家都不推荐补加其它添加剂的原因所在。 6、为什么使用太阳优质机油在经济上反而合算? 1.在汽车的运行费用中,润滑油费用仅占0.5~1.5%,费用最大的分别为燃料及维修费,它们各占30%以上,因此润滑油价格高些对总运行费用影响不大。 2. 据统计,在机器诸多故障原因中,与润滑油质量有关的故障占总故障率20一25%,因此采用质量较好的美国太阳牌机油,不仅能大大减少故障率,延长机器寿命,还能节省很多维修费用及燃料费用。 7、机油中含有过量水分对机械有何影响? 当机油中含有过量水分时,机油会被乳化, 呈现出一种乳白色泡沫状态,机油的使用性能就会下降,过量的水分会在一定条件下使机油中部分添加剂使用性能降低甚至失效,会破坏机油的粘度,使机油无法在运动配合摩擦副上形成良好的润滑油膜,从而使机械产生异常磨损,甚至导致机械故障。为了避免对发动机的损害,我们需要清洗发动机并更换机油。 8、燃油进入机油的途径和危害是什么? 当燃油供给系统工作不良、燃油雾化性不好,会使燃油或大量的过浓燃油混合气窜入曲轴箱与机油混合,将机油稀释。另外,一些采用强制润滑的喷油泵或输油泵漏油也会使机油被燃油稀释。机油被燃油稀释后,粘度会明显下降,影响润滑油膜的形成,此时,机油压力一般会降低,并且机油会有一种明显的燃油的气味。这时我们就要检查出燃油进入的途径,使机油避免燃油的污染。 9、从润滑油的颜色能否判断产品质量? 润滑油的色度仅是检查润滑油产品质量的标准之一。但不能仅从润滑油的颜色深或浅就判断产品的质量不过关,这是因为影响润滑油颜色的因素有以下及方面: 1、基础油的颜色 不同产地的原油,不同的提炼技术等都会造成基础油颜色的差别。基础油的颜色本身并不是一项质量指标。 2、添加剂的颜色 不同种类的润滑油要添加不同的添加剂以达到最佳的润滑保护效果。这些添加剂都有各自不同的颜色。当添加剂和基础油调合后,体现在润滑油的颜色就会有不同的变化。 3、特殊染料的颜色 有时要在某些润滑油、润滑脂当中加入某种特定染色剂以改变它们的本来颜色。这么做是为了起到警示作用以区别其他润滑油,染色剂不会起来任何润滑保护的作用。 所以单纯从润滑油、润滑脂颜色的深浅是不能够判断出润滑油、润滑脂内在品质变化的。 10、机油太稀,从油底壳放出来象水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高温时机油粘度会降低;准确测定粘度稀稠的方法是在实验室测试,感观有时并不准确。SAE粘度级别的分类,是对低温(零下)流动性和高温(100℃)粘度保持性的限制,发动机油常温下的粘度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发动机起动前要求润滑油较稀,减少起动磨损。起动后机油温度会迅速升高,此时,则需要机油保持一定的粘度,以提供充足的润滑。 与单级粘度油相比,多级油低温流动性好一些,因此感觉较稀。 11、选用的机油粘度过大或过小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1、选用的机油粘度过大的负面影响是: (1)发动机低温启动困难; (2)功率损失大; (3)冷却效果差; (4)清洗作用差; (5)残炭颗粒大,机件磨损增加; (6)热氧化安定性变差; (7)粘温性能可能差; 2、选用的机油粘度过大的负面影响是: (1)油膜容易破坏,承载能力差; (2)密封作用差; (3)挥发性较大,机油消耗增加; (4)重载之下,磨损增加; 12、发动机油泥积碳生成是什么原因? 在发动机使用内燃机油时,由于发动机长期高温高速超负荷行驶、加之进入的空气以及金属的催化作用,发生氧化是不可避免的,结果会生成漆膜和积炭,严重的会在机油泵转子中产生黑色的固体物质。漆膜和积炭的生成也与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有关,燃料由于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和部分氧化的燃料窜入曲轴箱后,也与内燃机油进一步氧化、缩和生成漆膜和积炭。 13、发动机排气冒黑烟、蓝烟、白烟各是什么原因? 1、发动机排气冒黑烟是燃料及燃料供应系统的问题。燃料质量差、造成燃烧不良产生炭黑排出。供油系统调节失灵,也会使排气冒黑烟。或者气门严重磨损关闭不严,尚未燃烧完全的混合气窜出所致。 2、发动机排气冒蓝烟是由于机油窜入活塞顶部的燃烧室,引起机油与混合气一起燃烧造成的,俗称'烧机油'。-其主要原因是活塞与缸壁之间的配合出现了问题,活塞环已不能将缸壁上的机油刮净,机油从间隙上窜到燃烧室而被烧掉。 1、 发动机排气冒白烟是燃料燃烧中有水引起的,白烟是水蒸气。燃料中可能含有水或者汽缸盖渗水,要查清进水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 14、多级油的使用要求有哪些? * 多级油使用时,发动机机油压力稍低,说明流动阻力小,循环畅通,如仍担心润滑不良,可将油压调高些。 * 多级油使用一段时间后,颜色变黑。这是加入的清净分散剂使机件上沉淀物分散于油中的结果,属正常现象。 * 不同厂家生产的多级油不可以混兑使用。 15、汽车发动机消耗机油过多的原因有哪些? 汽车发动机油的消耗有多种的计量办法,现在较普遍的是按汽车行驶里程计算机油消耗,正常消耗约在0.3升/1000公里,若超过0.5升/1000公里,则可认为发动机机油消耗量过多。 引起机油消耗量过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活塞与缸壁间隙过大。 * 活塞环磨损或损坏,活塞环安装不正确。 * 曲轴箱的机油面过高。 * 进气门导管磨损严重。 * 油路有渗漏现象。 * 发动机转速过高。 * 曲轴箱通风不良。 * 基础油闪点过低。 一般情况,低粘度的油比高粘度的油消耗大。 16、机油为什么会变黑? 在汽车发动机中,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由于种种原因均会造成不完全燃烧。汽油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油泥主要是汽车停停开开,马力未充分发挥而燃烧不完全造成的。研究表明,这些油泥主要来源于汽油而不是来自润滑油,汽油中烯烃含量越高,油泥会越多。对于柴油发动机而言,驾驶工况及燃料质量都会引起碳黑状烟炱的生成。柴油中硫含量及烯烃含量高均会造成烟炱含量很高而使机油很快变黑。因此造成机油变黑的原因如下: * 燃料质量,燃料中烯烃含量越高,硫含量越高,汽油机中易形成油泥,柴油机中易形成烟炱,而使机油变黑越快。 * 发动机的结构及工况不同,例如开开停停,就很容易使汽油机生成油泥,柴油机不完全燃烧形成烟炱,从而导致机油容易变黑。 * 机油变黑产生油泥还与发动机长时间超负荷高温运转有关,与汽车换机油时不清洗发动机和油底壳有关,还与机油过滤器的过滤性能有关。 为了防止油泥或烟炱在汽缸上生成漆膜,机油中要加入分散剂。分散剂越多,分散性越好,漆膜会越少,但油品越易变黑。所以,往往高档油比低档油变黑更快。因此机油变黑不能成为判断机油好坏的指标。 判断行车中机油好坏不是用变黑快慢来判断,而是用内燃机油换油指标,主要指标为粘度增长、酸值、碱值、磨损等,从未用颜色变黑作为指标。 17、汽车亮'红灯'的原因有哪些? 汽车更换机油后,在怠速或行使过程中出现机油灯报警,也就是司机朋友们常说的'亮红灯'。汽车机油灯报警通常分为两种情形。如果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机油灯亮,而当发动机慢慢加速后,机油灯熄灭,则属正常现象。因为汽车启动前油路内存有空气,待运行一段时间后油路充满机油,机油压力即恢复正常。但汽车在行驶途中,机油压力警告灯亮,就表示润滑油压力不足,应当立即把车停在路边,检查润滑油的油平面,看是否是机油的油平面过低,及时补加机油。否则应立即将发动机熄灭,进一步查明原因。若继续行驶,将会导致发动机因润滑不良而磨损加剧,甚至危及机件的正常运转造成发动机故障。 当出现'亮红灯'现象时,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故障原因分析: * 润滑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润滑系统工作不正常,其故障原因有:机油压力表或传感器失效;机油泵磨损,工作不良;机油滤清器堵塞;限压阀调整弹簧弹力过低或弹簧折断;机油滤清器旁通阀不密封或其弹簧折断,弹力调节过小,油管接头松动,油管破裂漏油或油道某处严重泄漏;发动机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或凸轮轴轴承磨损,与轴颈间隙过大。 l 机油粘度选用正确与否。粘度太低 * 是否是机油本身的原因。 使用了不合格油品,机油粘度或剪切不符合要求;机油消耗过多,机油量不足,可导致机油压力不足。另外,机油泵膜片破裂而使汽油漏入油底壳中或由于汽缸垫损坏或衬套有裂缝,冷却水漏入油底壳中引起润滑油被稀释;机油粘度过低,从而带来'亮红灯'问题。 18、发动机烧瓦抱轴的原因有哪些? * 曲轴与瓦的质量不好,轴颈与瓦的光洁度差,尤其是大修更换过轴瓦的车辆。 * 大、小瓦安装不正确,间隙调整不当。 * 机油泵的齿轮严重磨损失效,供油压力减小,机油难以供应到指定润滑位置,造成轴瓦干摩擦。 * 机油油道被不洁杂质堵塞,使通往曲轴的机油受到阻隔,形成轴瓦干摩擦。 * 机油管路发生泄漏,机油循环供应系统压力下降,机油难以供应到指定润滑位置,形成轴瓦干摩擦。 * 发动机严重超负荷运转,出现长时间低速高扭矩工况,因发动机转速低时机油泵转速也低,供油量不足,但轴与瓦之间却形成高温,造成'抱死'。 * 使用了劣质空气滤清器,造成空气中的颗粒物大量进入发动机,产生磨粒磨损,甚至引起抱瓦。 * 润滑油粘度选择不当。 19、发动机发生卡环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 机油不足,发动机温度过高。 * 润滑油质量不好,环槽积碳严重,会造成活塞环卡死甚至折断。 * 活塞环选用或装配不当。 * 冷循环系统有故障,发动机过热,出现粘卡活塞环。 20、润滑油在工作中主要受哪几种因素的影响? 发动机润滑油除具有润滑、冷却、清洗、密封、保护、缓冲等作用外,它的工作环境也是十分恶劣的。 1、润滑油在飞溅和循环润滑中,不断与各种金属部件和空气接触,在金属的催化作用下,促使油料逐渐老化变质。 2、润滑油在发动机中与各处高温机件接触,如气缸壁上部的温度为190~290℃,曲轴箱中油温平均为100℃,油料在这样高的温度条件下会因剧烈氧化而变质。 3、燃烧废气及没有完全燃烧的混合气也会通过各种缝隙窜入曲轴箱,它们会使润滑油产生油泥、酸性物质,最后造成润滑油变质失效。 4、灰尘、金属磨屑、燃烧后产生的积炭等等,都会使润滑油质量下降。 因此,发动机中润滑油的工作条件是极为苛刻的,而润滑油又是维持发动机正常工作所不可缺少的,这就对发动机润滑油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1、如何确定换油周期? 因发动机设计各不相同,建议按车辆使用维修手册的规定确定换油周期。不同品牌的汽车,对于换油周期的规定,常有一些差异,科学的换油方式是通过定期检测来以质换油。决定换油周期主要有以下因素: * 发动机所用燃料的种类。 * 运转温度的高低。 * 负荷情况。 * 使用地区的道路和气候情况。 * 发动机的技术情况。 22、不按期换油会有哪些问题? 不按期换油,会显著地降低机油对发动机的抗磨损性能。机油中混杂了由于燃油燃烧而产生的油泥、积炭、水、酸性物质,以及不完全燃烧产物。同时,机油中的添加剂也会随着使用不断消耗,影响机油的使用性能。及时更换机油不但可以排除里面的污染物,也可保证机油使用性能保持合理的水平。 23、机油液面自行升高是否正常? 机油在使用的过程中自身不会“增生”。发动机在工作的时候,机油不断地被正常消耗,机油液面会有所下降。那么机油为什么会增多了呢?我们可以根据机油颜色及状态的变化来判断一下原因所在。 当你发现机油的颜色变成灰白色或乳白色,甚至有明显的乳化泡沫,那么毫无疑问,机油中进水了。那么水是从什么地方进入机油曲轴箱的?气缸垫损坏、气缸套下部的橡胶密封圈损坏、气缸套破裂或有气孔等,均会导致冷却水进入曲轴箱。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燃油进入了曲轴箱内,使机油的液面升高。如在气温较低或发动机工作状态不是很好的情况下,燃油混合气及大量的未完全燃烧的气体窜入曲轴箱,在气缸壁或曲轴箱内凝结成液体后和机油混合在一起。如果采用强制润滑的喷油泵或输油泵漏油也会使较多的燃油进入曲轴箱内,使机油的液面升高,此时,你会感到机油的黏度明显下降,并且能够嗅到一种燃油的味道。 无论是水还是燃油混入机油中,机油的润滑性能都会明显下降,会产生机油压力不足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产生机械故障,所以我们在发现机油液面自行升高时,一定要检查出原因所在。 24、润滑系统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润滑系统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 * 使用质量等级粘度牌号适当的机油。 * 润滑油的贮存容器必须清洁、密封、防止水分混入;油滑油最好存放在室内,避免高温、阳光直射而氧化。 * 定期换油。 * 要经常检查油底壳的油面高度,保证油面高度正常。 * 冬季发动机启动前应当用手摇柄转动数圈,然后再启动发动机。 * 在运转中,应注意观察油压和油温。 * 注意观察并记载机油消耗量。 * 保持曲轴箱通风良好。 * 发动机熄火时,切不可连续轰油门,否则缸内残存燃气冲刷缸壁油膜加速磨损,或漏入曲轴箱内使润滑油稀释污染。 * 经常保养空气滤清器。 * 经常清洗润滑系统机件。 25、关于冬季车辆齿轮油的选用问题? 齿轮油的粘度指标和润滑性能是重要选用因素。同时倾点也必须低于齿轮油使用的环境温度6~10℃,否则即或低温粘度不大于一般认为起动时所允许的最大粘度150000cP·S,也因倾点太高而不利于起动,即或能够起动,也会在齿轮箱或牙包中形成空洞(或成沟)现象,而致使齿面间缺油,造成干摩擦事故。 我国汽车、拖拉机齿轮油,是按100℃时粘度和倾点划分的。除东北、西北及严寒区外,冬季应用倾点-20℃以下,粘度8~16mm2/s的;夏季用倾点-5℃以下,粘度16~28 mm2/s的齿轮油。对于东北、西北及严寒区,冬季用SAE 75W-90或SAE 80W-90(或SAE 80W-140),春秋季用SAE 85W-90(或SAE 85W-140),夏季用SAE 90号齿轮油,而大型重负荷齿轮油用SAE 140号齿轮油。 26、ATF油能不能混用? 未及时更换ATF油容易造成油料变质、黏度降低,加大摩擦片间的磨损,增加油耗;还易使油料颗粒增大或者产生碎屑而阻塞油路、拉伤阀体、阻塞柱塞,甚至产生换挡冲击。 通用、丰田、福特等汽车公司的自动变速箱的摩擦系数不同,所以ATF油不同,不能混用。混用ATF,会造成变速箱的摩擦片损坏,易发生换挡冲击,离合器突然啮合或离合器、制动器打滑等现象,严重的可以在3个月内毁掉摩擦片。 27、自动变速箱油为什么需要定期更换? ATF(自动变速箱油)有传递液力和清洗润滑两大功用。自动变速箱的密封性好、ATF品质高,不用更换ATF。但从车辆使用、养护的角度出发,定期更换ATF可以使变速箱的润滑和传力更有效率。 ATF的油品的本色发红、透明。如果车辆的使用条件恶劣,自动变速箱油黏稠、变黑、有异味,建议换油、维修,否则易造成油耗加大,动力降低,甚至箱体损坏;如使用条件一般,建议定期更换ATF油,以防止小碎颗粒进入油路造成阻塞;如果车子的使用条件和工况良好,ATF油清澈、杂质稀少(可用眼观),可适当延长保养周期。 28、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养防冻液? 1)、如果水箱有水垢,加注防冻液前最好要对发动机的冷却系统进行一次清洗。 以清除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积存的水垢,冲洗干净后才能加注防冻液。 2)、添加完毕后,要怠速运转至发动机正常温度后熄火,当机体温度下降后,检查储液罐的液面高度是否保持在“ M A X T”的位置,不足则需要继续补加; 3)、更换结束后,应随车带一些防冻液,以备短缺时补加。 4)、传统的无机型防冻液不可兑水使用,那样会生成沉淀,严重影响防冻液的正常功能。 29、防冻液仅仅用来“防冻”吗? 防冻液意为有防冻功能的冷却液。防冻液不仅仅是冬天用的,它应该全年使用。 主要作用如下: 1) 防腐蚀和除锈功能。 2)防冻液的沸点高。优质防冻冷却液的沸点通常在零上110摄氏度,这样在夏季使用,防冻冷却液比水更难于开锅。 3)防冻冷却液的第三个优点是防垢。优质的防冻液采用蒸馏水制造,并加有防垢添加剂,不但不生水垢还具有除垢功能。 4)防冻液的防冻功能。防冻冷却液的冰点是可以调整的,一般在75摄氏度至零下70摄氏度之间。 防冻液应该是两年换一次,但如果你开的是出租车,那得换得勤点,比如一年或三万公里换一次。防冻液的颜色是人为添加的,不能作为评价其优劣的标准。选择防冻液要根据本地区的气温选择。一般低于本地区最低气温10摄氏度即可。 30、用水冷却发动机有什么坏处? 1.水的冰点高,易结冰,影响散热,且结冰时体积膨胀10%左右,冬季夜晚忘记放水容易使缸体和缸盖等薄弱部位破裂。 2.自然水的成分不纯,含有多种的矿物质如碳酸钙、碳酸镁、氮化钠、硅酸盐、硫化物等,钙镁在冷却系中容易沉积形成水垢,氯化物和硫酸盐等容易对金属产生腐蚀,且随地域不同,自然水的水质也不相同,很难选择满足要求的自然水。 31、重载货车加入不冻液后在汽车冷却系统中消耗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重载货车大部分是开式冷却系统,在低档位、低转速、高负荷况状下行驶冷却系循环次数少,冷却效果不好,发动机易高温过热,一部分不冻液由液态变为气态随着水箱的溢流管流失掉,而轿车使用不冻液是在封闭式冷却系,有膨胀储水罐,挥发的不冻液到膨胀水箱罐冷却后又形成液体而不致于流失,所以货车不冻液易亏缺,蒸发损失的大部分是不冻液中的水分,只要添加软水或补充不冻液即可。另外,添加不冻液时不要加得过满(如“10kg的水箱容积加9kg不冻液即可),留下一定的膨胀空间,可减少不冻液的消耗。 32、为什么有时使用防冻液,汽车水箱仍会出现开锅的现象? 1. 答:发动机长期使用后,在散热系统中可能沉积过多的锈垢、水垢及尘土而造成散热困难,使发动机温度过高造成水箱开锅。其中电喷车夏天更容易开锅相对于传统发动机,电控发动机由于其高转速、高压缩比和高功率的工作特点,使其机械负荷及热负荷更大,摩擦热更高,因此对冷却介质的要求更高。 在炎热的夏季,传统发动机中冷却介质的正常工作温度为80℃-90℃,而电喷发动机的冷却介质的正常工作温度要求提高到95℃-105℃。因此建议电喷发动机的用户不要在夏季换上沸点为100℃的水,而应使用沸点较高且传热性能较好的防冻液做冷却介质 33:摩托车润滑系有哪些常见故障?应如何处理? 答: 强制压力润滑系的常见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 = 机油泵磨损 = 机油压力过高 = 机油压力过低或无压力 = 机油温度过高 机油泵齿轮易磨损,除装配调整不当外,主要是因为机油滤清器破损失效,使机油中的金属微粒进入机油泵而加剧磨损,此时须更换机油滤清器。 机油压力过高,其原因主要是机油粘度过大,机油油道堵塞等。如果压力仅在冷车起动后的初期偏高(尤其在冬天),而机油温度升高后其压力便逐渐降至正常,这属于正常现象。若压力始终很高,则可能是油道堵塞,此时应立即停车检查,予以排除。 机油压力过低主要是由于机油泵严重磨损所致,这时应更换新油泵。另外,油底壳内的机油量太少,使油泵露出油面或油道有泄漏处,也会使机油压力过低,甚至无压力。这时,应及时添加机油或排除泄漏故障。 机油温度过高,除发动机长时间大负荷运转或活塞环漏气等因素外,油底壳中的机油量过少也是原因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