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河绘画作品欣赏

 书画雅苑 2016-06-28

       江河,1934年生于洛阳,现定居北京。师从国画大师李苦禅。擅长牡丹、荷花、雄鹰等题材的中国画创作,尤其高雅脱俗的白牡丹画广受业内好评。其作品被中 南海、国务院、人民大会堂等机构收藏。在海外,其作品被国际奥委会终身荣誉主席萨马兰奇及国际奥委会收藏委员会主席等众多国际知名人士收藏。现为大中华文 化全球协会书画院院长、港澳台各界支持奥运联合会副会长、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民革中央画院理事、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 事等职。

远瞩》
 
《秋耀金华》
 
《朝霞》
 

       每逢4月的洛阳,牡丹盛开,不少爱花之人汇聚于此竞睹牡丹倩姿芳容。洛阳以牡丹命名的公园更是数不胜数,洛阳人爱牡丹更是全国闻名。画家江河如今已经 82岁高龄,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到现在,老人对于牡丹的研究与钟爱整整历经了60余年。江河把牡丹画与自己的人生体验及艺术探索融为一体,他抓住牡丹独 特的神韵,摆脱艳俗之说。在苦禅门下学习八年,更使他笔下的苍鹰苍劲古拙,荷花淡香悠远。

6岁学艺 广拜名师

江河绘画的启蒙老师是他的母亲,“母亲是当地有名的民间画家,在她的熏陶和教育下,我4、5岁就拿起了画笔,6岁就拜当地的国画名家学习中国水墨花鸟画。那时是白天上课,下课去老师家学习。除此之外,还要临摹《芥子园画谱》,学习梅兰竹菊的画法”。

上世纪50年代初期,牡丹走进了江河的视野。为了能够精准地把握和表现牡丹的神髓,江河每天都要到牡丹园观察牡丹的生长过程,并且亲自种植牡丹。从 牡丹抽芽到含苞待放,再到完全盛开,直至花冠凋谢,他都做了记录式的写生。牡丹在一年四季中每一点微小细腻的变化都被江河捕捉,并用画笔展现出来。

后来,江河考取了师范学校,当起了美术老师。虽然江河从没有离开过绘画,但他最为喜爱的花鸟画却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而中止。“那时我在电影公司负责 海报制作,作品大多是政治题材、人物画像,花鸟画是不被允许。我只能白天画海报,晚上拉起窗帘偷偷地画我喜欢的牡丹。”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国画花鸟 终于迎来“出头之日”。贺友直也出版了自己第一部牡丹画册。随着政治环境的一步步放开,洛阳也成立自己的画院,江河终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花鸟画的创作,尤 其是牡丹题材的作品。

为了更好地表现牡丹的姿态与神韵,江河广拜名师,王雪涛、董寿平、孙其峰、刘继瑛等著名花鸟画名家都曾为他指点。值得一提的是,江河在苦禅门下学习八年。江河的牡丹集各家之长又融合自身体会,在牡丹画的创作上独树一帜。

多年钻研 白牡丹独树一帜

牡丹入画常见,白牡丹却不常见。为了一改牡丹花艳俗的面貌,江河将注意力放在了白牡丹身上。江河画白牡丹一反传统以线为骨、以色为肉的画法,而是借 助西洋粉画油画的技法,用白粉辅以必要的淡彩直接点垛而成,这得益于他当年制作海报时所使用的油画技法。江河的白牡丹笔墨淡定,并没有大量铺陈浓墨重彩, 过分进行雕琢矫饰,而是不求其形,转而求起神,通过淡笔写意,抓住牡丹的灵魂,深入挖掘牡丹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次的人文意蕴。他笔下的白牡丹雅 致淡然,绝无妖冶艳俗之感。

江河在其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充分汲取中国古典绘画的精华,并秉承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不断地吸取和借鉴各种有益的艺术手法,将其融会 贯通。对待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的态度,他主张应该予以批判地继承,不能单纯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要勇于颠覆某些陈旧腐朽的习惯,摆脱因循守旧的窠臼,不断 地在变化中创新和发展,保持艺术的动态性、前瞻性、时代性。

作为李苦禅的弟子,江河受益匪浅。他在继承李苦禅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融会贯通,用笔苍劲古拙,墨渖淋漓,虽然其牡丹画最为世人所熟知,但是苍鹰和荷 花也极见功力。他笔下的苍鹰于古朴苍劲中透露着一种坚毅不屈的气质,在威猛雄劲中蕴含着一种苍莽辽远的胸怀。他笔下的荷花清幽静谧,淡香悠远。

35米长卷 诉一生执念

一个画家所钟爱的题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画家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格。江河笔下的景致没有俗艳张扬,笔下的牡丹也多是清幽淡远。这体现着江河独特的人生感悟和性格情怀,既包含着好梦成真的追求,也有积极入世的心态。

对于艺术,江河始终抱着“无为而为”的精神,不拘泥于既定的陈规和教条中,把细腻的工笔和写意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对于风物景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 和体认之后,融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气质情怀,对风物景致进行了新的描绘和阐释,在文化意指和象征层面进行了深刻探索,在艺术语言上创造了新的表意形式,形 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江河爱牡丹、画牡丹,60多年的钻研与积淀,他笔下牡丹活了起来,超越了逼真的描摹层次,跨越了物象的表面状态,而是升华到其精神层面。

2005年,江河开始着手绘制35米长的牡丹图长卷,现在全部花朵部分已经完成。老人说:“画了一辈子的牡丹,这幅大画就算给自己留个纪念,为自己一辈子做的事情留个念。”北京商报记者 傅玛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