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楷临习之“两点一线”守正的法则——中轴线

 家有学子 2016-06-28

(三)中轴线

一个字正中间的那条线,我们称之为“中轴线”。

这里,无论这个字中有没有正中间的一笔,中轴线都是存在的。中轴线起着稳定一个字的中心和重心的作用,它有中、正的规律和法则。

为说明这个规律,我们以一组“方”字为例,一个严守这个规律,两个没能恪守此规律。看看哪一个字端庄周正。

“方”字虽然没有中间的一笔,但中轴线始终在制约着每一笔的位置。我们一笔一笔来分析:点,落在中轴线上;横,被中轴等分;撇,须由中轴线上起笔;横折钩,从中轴起笔,主笔钩必须落在中轴线上。

这里,尤其是主笔钩,一定要落在中轴线上,如果不落在中轴上,此字一定是重心失衡。(图10)

图10

其实这两字的钩位,只是一个笔画的偏差,可视觉感觉却偏差很多。说明中轴线的法则是非常严谨的,稍有偏差无妨,只要超过一个笔画的宽度,就明显失重。左边的有些后仰,右边的显得前倾。(图11)


图11

中轴线的严格规律与法则就是“中”和“正”。这里,“中”是中间,“正”是垂直。(图12)


图12

我们通过以上的解析,如果一个字的结体在“两点一线”方面都非常准确,那么这个字肯定是工整端庄的。如果一个字在结构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肯定是在这三个点上出现了偏差。

我们知道,前人或者当代有许多研究楷书结体的论述。这些论述对楷书结体分析得都比较透彻,对楷书的学习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我们提供“两点一线”的法则来研究楷书的结字,似乎显得简明实用。同时,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法则不仅仅在楷书中实用,在篆书、隶书中也同样非常实用(美术字就更加实用)。

以上我们分析的都是独体字的构成。在汉字中,独体字只占一小部分,绝大多数汉字是复合结构的。其实,复合结构都是由独体结构构成的。一个字不管有多少小的结构组成,它仍然有“内交点”“外廓点”和“中轴线”这“两点一线”的规律与法则。只不过是将各个小的结构统一并和谐地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组合。

我们再举例魏碑楷书中比较工整的复合结构的字。

左右两个结构组合,各有中轴线存在,内交点很合乎等分平行的法则。

“徽”字为左中右组合,主结构在右,左小右大,只需分配好左中右的比例,使之合拢即可,其实与单字的写法是一样的。(图13)


图13

“阳(陽)”字为左右组合,主结构在右,占主要面积。右主笔钩须落在中轴线上。(图14)


图14

“处(處)”字,中轴线十分精确,外廓点也很准确,上部三横画与下部四斜画的内交点,都比较等距平行。(图15)

图15

“遭”字,中轴确切,“辶”准确被中轴等分,“曹”的内交点精准。(图16)(未完待续)


图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