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年坚守,不图名,不求利,只要你称心如意

 geros 2016-06-28


什么是傻,

什么是精,

天地之间有杆秤。


江家秤


清晨六点钟,

武汉新洲邾城的菜市场里,

人间烟火气十足。



家庭主妇和小贩之间,

有一场

事关智力和口才的较量。



这是“江家秤”!

小贩说到。

主妇安心离去,

清晨恢复安宁。



邾城东关路64号,

江家的“江正兴”称铺,

就深藏在巷子里。




门脸不大,

甚至略显逼仄,

却是方圆几十里的一块金字招牌。




两百年做称历史,

历经五代传承,

江家只做“良心称”。




江彩芹是江家第三代传人。

家人为给他治病,

答应给黑心商人做“短秤”,

他忧愤之下,竟驾鹤西去。




如今传到第五代,71岁的江玉珍与62岁的江远斌两姐弟更不敢有丝毫懈怠。




不管订单多大,

每天只做两杆秤。




“心正则兴旺”。

这是江家的祖训,

江家人不敢忘。




清晨五点起床,

挑一根好木材,

便是成功了一半。





做称的人都会木工活,

仔细地刨好一根木杆,

好秤配好杆。




又直又圆,

前粗后细,

把耐心和准度都磨进去。




秤皮秤心,

别人家用没人要的铝片,

江家只用铜片。

“别人说我傻,我看他才傻”

江家人说。





刀口移动1毫米,

100公斤的重物就少了3.3公斤。

江家人不允许一毫一厘的误差。





星位是秤的灵魂。

星位定准了,

秤也就准了。

心正,星才正。





反复地沾水打磨。

不做“短秤”,

也不做“劣秤”。




江家一杆百年历史的老秤,

上面的刻度,

饱经岁月洗礼,

依然还很清晰。




每一杆秤,

都要反复测量。




10多道手工工序,

五六个小时打磨定星,

耗尽体力和眼力,

只为一杆“良心称”。




每天晚上九点,

是江家人休息的时间。

睡前看看那些秤,

江家人才能睡得踏实。





10公斤的杆秤,

1995年,16元;

2003年,60元;

2015年,75元。

江家人有心中有杆秤,

不敢乱提价。




2015年10月,

江家人被评委全国道德模范。



长满老茧的手,

捧着金灿灿的奖章,

老江觉得:

总算是没砸了祖上这块招牌。



名气大了,

订单多了,

有人又劝他们涨价。



“不是我的钱我不伸手”。

不做缺斤少两的黑心称,

也不做贪得无厌的黑心人。



大姐江玉珍多年制称,

患了严重的眼疾,

不能再制称了,

只剩弟弟、弟媳还在坚守。




还是一天只做两杆称,

还是准确公道,

分毫不差。




做人如做秤。

称的是斤两,

量的是人心。


- END -


转载须知

微信公号请于文章发布两天后转载,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



总有一个人在坚守,

总有一件事要完成。

茫茫人海,

匠心之城。

不喧哗,自有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