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日本“豆”战车

 木头1018 2016-06-28

▲日本二战战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机械化战争奠定战场地位并且快速发展的时代。从战争爆发前各国坦克发展的缓慢到战争爆发后短短几年内各国坦克装甲车辆技术和战术的井喷式发展,在世界兵器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前段时间我们一起调侃了二战中意大利制造的CV系列超轻型坦克,相信这种萌物在让我们爆笑不止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二战中这种近乎玩具的小坦克难道只有意大利一家玩过吗?其实,这并不是意大利的专利,二战时的日本也曾深陷此坑不能自拔,而且也制造了一款身材、三维与意大利CV系列小坦克相仿的超轻型坦克。



▲意大利CV33型超轻型坦克

 

相信对二战日本装备有所了解的军迷朋友都知道在二战中日本的海军可谓是轴心国三国中的头把交椅,联合舰队横行太平洋的时候连美国人也不得不承认日本人让他们吃尽了苦头,他们造出的军舰是这样的。

 


 

威武的战列舰加大口径火炮几乎成了日本联合舰队的标准形象,可谓土豪范儿十足的一支海军。而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日本的陆军装备就只能用寒酸来形容了,其中最屌丝的要数日本的坦克装甲车辆等机械化装备。


刨去没有大规模生产的坦克型号,二战日本的主力坦克如95式、89式以及97式,在对阵同时期美国和苏联的坦克时都是毫无还手之力的。特别是在1939年的诺门坎战场上,在苏联先进坦克技术和战术面前,日军引以为豪的亚洲第一装甲力量第一次遭到了彻底的羞辱,因为他们造出的坦克是这样的。

 


▲参加过诺门罕战役的日军95式坦克

 

看到上面的这个小坦克大家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日本装甲部队在诺门坎遭到苏军吊打了吧?其实这种95式坦克在二战日军坦克家族里还真不算最小的,只能算是中等尺寸。看过下面这货你才会明白什么叫小......今天本文的主角登场!

 


▲日本94式超轻型战车

 

怎么样?看过意大利小坦克那篇文章的朋友们有没有很眼熟?这货是不是跟意大利人造出的小玩具很像?没错,此君就是二战中日本制造的著名产品——94式超轻型战车。与意大利人一样,日本人造出这个玩意也是被英国人带入坑的(英国人很有战略眼光嘛,战争前就先把两个对手坑了!)


日本在二战以前引进了一批英国的卡登·罗伊德超轻型坦克。在二三十年代,世界上有一种独特的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思潮,即大量装备制造简单、成本低廉的超轻型坦克,使部队在短时间内具备机械化作战的能力。


这种思潮固然是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种超轻型坦克的单位造价还不到真正坦克的一半,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制造并批量列装,因此对意大利和日本这种二流货色及其具有吸引力,这样想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两国相继入坑了吧。



▲一·二八事变中入侵上海的日本海军陆

战队装备的英国卡登·罗伊德超轻型坦克

 

94式超轻型坦克的研究开始于1932年,由东京煤气电力工业公司担纲设计,于1934年设计定型。该车长3.08米,宽1.62米,高1.62米,整备质量3.5吨;装备一台三菱产的4缸风冷汽油机,最大功率24千瓦,在这台发动机的推动下该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40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200公里。该车正面和侧面装甲12毫米,而后部和顶部只有区区的4毫米。成员2人,主要武器为一挺6.5毫米91式机枪,后来更换为威力更大的7.7毫米92式机枪。



▲日本94式超轻型战车(豆战车)

 

从94式小坦克的数据可以看出,其无论在车体大小、最大时速、装甲防护以及火力等方面都与意大利CV系列坦克相仿,其作战能力在当时的坦克装甲车辆中实在是不值得一提。尽管如此,日本军方对于这种超轻型战车的战场用途还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的,日本陆军将其定位于一款非主战类的装甲车辆,主要负责战场侦察、通讯、机械牵引等任务,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用于掩护步兵突击及追击敌人等任务。



▲配合89式战车作战的94式超轻型战车

 

94式超轻型战车研制成功后,日本军队立刻就开始研究在部队部署此种超轻型坦克的方案。1935年,日军开始在11个陆军步兵师团开设94式超轻型战车培训班,并于次年在开设训练班的师团中分别设立一个师属超轻型战车中队,每个中队编制6-10辆94式超轻型战车,以替代传统的骑兵侦察搜索部队,从1934年-1937年,94式超轻型战车一共生产了823辆。



▲在湖南北部地区渡江的94式超轻战车部队

 

1937年,日本挑起了全面侵华的战争,94式超轻型战车作为日军的制式装备成为了侵华战争的急先锋。由于当时的中国军队缺乏反坦克武器和重武器,这个跟奥拓车差不多大小的小东西竟然能够在中国逞凶一时,从华北到华东,再到华南的广大地区内都能够看到这种小坦克的身影。尤其是在南京战役中,日军数十辆94式坦克掩护步兵围攻南京,并且引导步兵率先攻入城内。在中国战场上,94式轻战车一般是以坦克队的形式进行编组,配合比它稍大一点的89式战车作战,主要负责掩护89式战车免受步兵的攻击。(而这种89式战车有多大呢?这么说吧,如果94式是绿豆的话,八九式也就黄豆那么大吧。。。。。)



▲进攻南京城的94式超轻型战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昌会战中,日军在冈村宁次的周密计划下实践了以装甲部队作为突击力量的战术战法,投入一百余辆坦克装甲车辆,其中就有这种小如豆丁的94式超轻型战车。在成功突破修水防线后,日军命令装甲部队全线出击,向南昌高速推进,居然打出了些闪电战的意味。而战场的另一方面,中国军队装备低劣,整个战区只有区区十余门反战车炮,反战车力量弱到可以忽略不计,在日军机械化部队的突击下,中国军队损失惨重,最终不得不放弃南昌。此战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首次如此大规模地集中使用战车部队承担独立的突击任务,这与以往的战车作为移动炮台支援步兵作战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中国军队进行了悲壮的抵抗,但无奈装备简陋,无法抵挡日军的装甲攻势,而这也正是中国战场上日军小坦克横行四方的一个缩影。



▲反映南昌会战中中国军队

攻击日军94式轻战车的画作

 

随着太平洋战幕的拉开,原驻扎中国的日军师团被大量调往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在东南亚的作战中,94式超轻型坦克与95式坦克和97式坦克一道在日军空中力量的掩护下一路势如破竹,尤其在马来半岛和荷属东印度以及菲律宾的作战中,由于英美荷等国的殖民军缺乏充足的准备和装备,使得日军迅速攻占了东南亚的大片地区。然而,随着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展开反攻,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日益吃紧,曾经横行一时的小坦克的末日也随之而来。由于火力和防护两方面都很弱鸡,日本的94式、95式以及97式几种战车都不是美军坦克的对手,别说谢尔曼这种中型坦克,就连斯图亚特坦克这种在欧洲战场上拿不出手的货色也能完虐日本的小战车,在这其中要数94式轻战车最不堪一击,美军甚至用M2型12.7毫米重机枪就能消灭这个萌货。因此,在后来的作战中,94式轻战车通常只作为守卫机场和要地的移动火力点来使用。



▲美国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纵观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陆军总体来说表现出了较高的单兵作战素养,尤其是步兵在射击、投弹及刺杀等基本步兵技术方面表现非常优秀。但是日本陆军技术装备,特别是装甲武器的发展被西方各参战国远远甩在了后面。事实上日本不缺乏认识到机械化作战重要性的中高级将领,但是日军在整个二战中始终没有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装甲部队以和与之配套的战术准则,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由于日本国力和资源有限,在大力发展海空力量的同时确实很难再兼顾发展一支与世界水平相当的装甲部队;第二日军高层普遍思想僵化保守,迷信人的精神力量达到了近乎扭曲的地步,认为依靠旺盛的士气和武士道精神的支撑可以战无不胜;第三,日军在战争前期中国战场上的胜利使得日本更加坚定了之前的错误认识,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辆美军谢尔曼坦克背负着缴

获的日军94式超轻型坦克

 

调侃归调侃,说日本的小坦克萌也好、吐槽它性能糟糕也好,毕竟那场战争已经过去七十余年,如今的我们来回顾那场战争,看到的不仅是先烈们英勇抵抗强敌和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悲壮情怀,更多的则应该是是那场战争带给我们的反思。在祈祷和平的同时,我们也能从参与那场战争的各方中吸取教训,以便为今天我们的国防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毕竟有了强大的国防才能有更加持久的和平。因此,在我们吐槽调侃之余也应该能以史为鉴,我想这才是我们喜欢军事和历史的意义所在。



电影《金陵十三钗》


可能是这个94式豆战车太不起眼了,连影视剧的导演们也瞧不起它,在影视剧中很少出现这款战车的身影,而在国内战争电影中出现较多的则是日军89式和97式两种坦克。现在笔者所知的明确出现过94式豆战车的电影只有《金陵十三钗》。该电影讲述了南京沦陷后,13个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在日军屠刀下挺身而出,拯救众人的故事。该片豆瓣评分8分,片中虽然战争场面较少,但在另一个角度刻画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值得大家一看。

 


▲《金陵十三钗》中日军步兵在

94式豆战车的引导下搜索前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