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藏旧照大量流出,这个摄影师要红

 汉青的马甲 2016-06-29






成都有阳光的日子不太多

暖暖的阳光照在成都人的脸上

那人性中的好多表情就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

因而,我选择了在有阳光的日子里去拍摄


1988年,齐鸿开始将镜头对准成都的老街,以及生活在老街的居民们。1999年,他爬上成都一个楼顶,要俯拍最后一片老成都民居建筑群,为保他生命安全,两个保安一起驾着他,让他空出双手和半个身体。


那天,他一口气拍完三个黑白胶卷,点上一支烟,吸完,舒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重复两个字:完了。他为这张照片写下这句话:“我知道它们将消逝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我更清醒自己应该以这种方式结束老成都的拍摄……”


这么多年,也曾有很多人跟着齐鸿,但都熬不过三五天,最终还是齐鸿一个人用影像收藏了老成都。他对影像有着一种仪式感,随着城市改造,那些承载着童年记忆的场景都一一消失。他的童年是在大院里度过的,那些木板门、青砖瓦构成的四合院存着老成都人的喜怒。邻里互相交换各家种的蔬菜瓜果,一派温馨的市井景象。


就像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齐鸿一定要将那些记忆留下。他开始用业余时间拍,后来干脆辞了职,专门拍老成都。他常常坐公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中,他最清楚老成都的韵味,晒萝卜丝、擦皮鞋、爆米花、弹棉花……他一一将其用相机记录。


许多年后,齐鸿影像中的老成都,依然还是以纪实性为主。宽窄巷子的那道青砖墙前,如今是来来往往的游人。而在他的照片中,青砖墙前是一个人的背景,他是一个捡瓦匠。高楼大厦纷纷建起,捡瓦匠这个职业也消失不见。他就这样用影像见证了一个人、一门职业的消亡。


2005年,城乡统筹政策的提出,令敏感的齐鸿开始将镜头对准城乡结合部。城市、乡村、混杂、艰辛、甜蜜、挣扎、欺骗……在这之前,他更多的是记录一种生活方式,而这一次,他面临的是城乡结合部随时变化带来的惶恐。


齐鸿游荡在城乡结合部,他所看见的景象恰如一面镜子照射出内心世界的影像,他无法分清这是现实还是超现实。一切答案都隐藏在照片之中,潜伏在真实的生活。老成都一点点拆,一点点消逝。若干年后,也许成都老街会消失,但齐鸿说还好,至少他还有那些老照片。

本期节目部分图片由嘉宾提供




木板门、青砖瓦也许会被高楼大厦取代,那份童年记忆却会因影像更加清晰,市井情感会更加浓烈。他混杂在人群中,隐匿在平淡的市井生活中,以影像记录的方式,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将其转变为有美感的艺术。一张张已经逝去的画面,是一个摄影师对家乡的真诚守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