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科普】灰指甲能治好吗?

 my_love323 2016-06-29

灰指甲虽小,却让很多患者伤透脑筋,治好又犯。反反复复,让人彻底失去信心。指甲特殊的致密性和坚硬性,让一般的外用药物难以渗透杀灭真菌,本来用来阻挡真菌的指甲反而给病原真菌的繁殖提供了天然屏障,给真菌寄生提供温床。

那么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灰指甲能根治吗?灰指甲怎么治,有治疗灰指甲的药吗?

关于灰指甲的治疗


1.真菌的多样复杂,经医学研究表明,能够导致灰指甲的真菌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皮肤癣菌、致病性酵母菌和皮肤癣菌以外的丝状霉菌,许多患者都是直接去药房买一种药物来治疗,实际上单一某种药物很难对所有真菌都有效。真菌对药物的不敏感,处于休眠状态的病原真菌体对一般抗真菌药物根本无反映,而且真菌休眠的潜伏期较长。一旦用药停止,气温湿度等环境合适,真菌孢子便会萌发、生长、繁殖。

 
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是灰指甲诊断的依据


2.学会区分甲病。

许多人往往看见指甲出现一点异常,就主观的认为患上了灰指甲,随便用药物及偏方治疗。其实,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因为指甲出现异常并不一定就是灰指甲,约半数指(趾)甲病变不是真菌引起,因此,一定先要到正规医院皮肤科进行确诊,然后选择正确的治疗疗法。需知:盲目的治疗不但对病症没有好处,还会加深病情。

3.防止指甲传染。

据统计,国内约三成的灰指甲患者家庭,其家人也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现象。由于患者会忽略甲真菌病的严重性,其实许多患者的感染是来自于家人。


4.需要正确治疗。

对于灰指甲的治疗,患者一定要耐心,否则将会使病情恶化。尤其是很多患者在久治不愈,浪费了金钱、时间,更会出现严重并发症。


5.平时在门诊常常看到患者采用了过激的治疗方法,即手术拔甲,这里要指出手术拔甲由于创伤大,易感染且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目前已不多采用。另外就是一些不正规的小诊所采用药物浸泡,虽有一定效果,但使用周期长(往往要半年以上)对指(趾)端皮肤有深度损伤,所以目前也逐渐被淘汰。灰指甲是由真菌引起的,它们感染到甲盖下吸收甲盖营养物质,阻碍指甲正常生长,使指甲变形、易碎、变色、中空、增厚等。由于真菌在甲盖下面生长繁殖反复更替时间长所以极具传染性。一个病甲可蔓延为多个病甲,所以有灰指甲一定要尽早治疗。


注意事项


一、灰指甲存在一定比例的混合感染。

其实日常生活中,10个人中就有8、9人有脚癣,要么就是平时乱穿拖鞋,从不在意,时间久了,被传染的脚癣,脚癣没有及时治疗,趾甲免疫力低下的时候,真菌侵入甲床而导致的灰趾甲;要么就是有脚癣,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以为没关系,过几天就可以自己好的,其实手脚干裂、脱皮、微痒、起水泡等,都是慢性脚癣的症状,最容易引起灰指甲了;其次就是有轻微的手足癣,在生病或者趾甲受到挤压、趾甲有外伤,免疫力低下,也容易被感染灰指甲。

 

二、治疗:

甲癣(灰指甲)为皮肤癣菌病中最顽固难治的一种。可口服、外用药物,或手术拔甲。手指甲和脚趾甲的生长速度不同,完全替换一个新的指甲,手指甲需要100天,而脚趾甲大约要300天,年长者需要时间更久,所以治疗灰指甲必须要有耐心。


1.手术拔甲

适于单发的指甲,局麻下,将患甲拔除。这种方法创面大,出血,易引起感染。手术后一般会感觉较疼痛,容易重新感染复发,临床现已较少使用。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2.内服药物

适于多个指(趾)甲。如每日口服特比萘芬片250mg,连服6~12周;伊曲康唑400mg/天,连服7天、休息21天为一疗程,持续3~6个疗程。可治愈80%以上的甲癣及甲真菌病。但因为这类药必须达到真菌所寄生的甲板处才能发挥抗菌作用,用药量大,用药时间长,所以应定期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如果把握好其适应症并未发现所谓的肝损伤,一般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只需在服药3个月时查一下肝功能。


3.外用疗法

根据药剂不同,主要局部涂药和封包削治等方法。适用于单个指甲受累,并且有口服药禁忌的患者

(1)使用指甲锉(非专业人士切忌用刀片,以免出血感染其他疾病)将不规则坏甲磨薄,磨甲周期为2天一次为佳;

(2)30%冰醋酸外涂或10%冰醋酸泡病甲,每日1次,持续3~6个月以上。涂药前若先将病甲削薄,疗效更佳。涂甲之前注意用温和药膏保护甲周的皮肤;

(3)选用特比萘芬酊、阿莫罗芬甲搽剂、环吡酮胺酮甲涂剂等抗真菌外用药局部涂抹。


总之,治疗灰指甲要坚持不懈。同时还应积极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病及慢性全身性疾病,提高自身抵抗力,防治并重,这样才有可能彻底治愈灰指甲。


专家介绍


廉翠红,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欧洲布鲁塞尔自由大学附属医院访问学者,主要专长为常见皮肤真菌病、皮炎湿疹类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痤疮、脱发、性病的诊治及皮肤医学美容,对各种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诊疗经验丰富。

 

现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学会——真菌学组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医美分会激光与皮肤美容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皮肤美容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优协儿童过敏免疫专委会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理事。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负责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及市科技科研计划项目多项,主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多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深圳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优秀教师奖,并在国内外发表高质量科研及临床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包括国外SCI引文索引论文3篇。参与编写《现代皮肤病进展》等教材,《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审稿专家,从事皮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8年。在国际性及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议上宣读论文20余篇。



CSDCMA资讯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