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步军:捡拾“中药记忆”

 日寒月暖 2016-06-29

黄步军:捡拾“中药记忆”

黄步军在中医药领域工作长达43年,主攻中医药收藏,大大小小藏品总计三五千件。

黄步军:捡拾“中药记忆”

穿山甲片

黄步军:捡拾“中药记忆”

药鼓

黄步军:捡拾“中药记忆”

串铃

黄步军:捡拾“中药记忆”

碾钵

黄步军:捡拾“中药记忆”

化桔红药瓶

黄步军:捡拾“中药记忆”

羚羊尖

黄步军:捡拾“中药记忆”

黄步军:捡拾“中药记忆”

中药药方

黄步军退休前是南通市中医院的一名主管中药师,从事中医药领域工作长达43年。步入他家大门,黄药师先会为每一位访客递上一杯热腾腾的药茶,据说是由四味中药即:炮芪、黄精、甘杞子、红参冲泡而成,具有补气润肺、清肝明目等功效。

他家书房靠墙一面的架子,陈列着形形色色的坛坛罐罐,都是些上了年份的中医药器具和器皿,最早的是一个明代的碾钵,距今有几百年历史。这里宛若一家小药铺,是过去中国存在的,但是现在和将来都不可能再出现的场景。

对于自己每天都要打交道的中医药材、制药器具、中药处方,黄步军总是抱有极大的热忱。他收集这些中医药的渠道包括去药房采购、古玩市场收集以及拜访名老中医。各地的中医药博物馆也是他必去参观场所,比如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广州中医药博物馆等。

通过三十余年的集藏,他的收藏渐成系列,他将自己的藏品分为中医药文献、名医处方、名贵中药材、中成药、中药标本、中医器具、中药器皿、名医肖像、中医药相关杂志、名医翰墨等十大类,黄步军也由此成为南通家喻户晓的民间中医药系列收藏者。

对于中医药,黄步军算是半路出家,但是又颇有点天赋。上世纪70年代初,在部队里刚接触到医学的黄步军因为悟性尚好,被选送到江苏省中医院进修,学习中医药传统制剂学。一年半以后,黄步军转型成为一名药剂师。临离开省中医院前,带他的一位老药师把一套制大蜜丸的模具送给了他,这是一件民国期间的传统器具,黄步军将这一制药磨具珍藏了许多年,后来捐给了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博大精深。中医药在近代南通有着一定的历史积淀。据黄步军介绍,南通近代出了王绵之、朱良村等国医大师。全国首批30个国医大师,南通地区就占了三席。中医药器具随着使用年代的久远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这也是促使黄步军一直执着于中药标本、老中药器皿、器具收集的主要动力。

细心如黄步军,才得以将一个如此浩渺的中医药体系收集整理得井井有条。黄步军收藏的中医药器具以南通地区为主,年代最早是从明代一直到民国。陈列架上最显著位置摆放的就是一只明代大青花瓷研钵,青花繁体字仍可辨:“辛春生记”“五味清香”。与一般体积庞大,敞口的碾钵不同,这个碾钵体积小,束口,“应该是用来碾类似于犀牛黄一类的珍稀药材,钵口小,防止药粉飞扬。”黄步军介绍说。还有一个据介绍为清代流传至今的瓷罐,上述“清痰半夏”,它的用途是固定装半夏这一味中药。

黄步军还收藏了不少中医器具。比如过去走街郎中用的串铃。黄步军拿出一个铜制的环形串铃,一甩动会发出滴滴嘟嘟的声音。“过去每种行当都有不同的器具,听到串铃的声音就知道郎中来了,有需要的人就可以过去找他。”黄步军收集的串铃有的素功,讲究点的上边还刻有纹饰。此外还有中医用的银针、筚拨等。

看完陈列柜上的中医药器具,黄步军又小心翼翼地从保险箱中捧出几个盒子,里边是几十余种名贵的中药材,有沉香、羚羊尖、猴枣、马宝、犀牛黄、穿山甲片、石蟹、百草三梅(冰片)、虎骨等。“羚羊尖磨粉后可以直接服用,具有治疗高血压的功效;马宝看起来像个鹅卵石,它是马的胃肠结石;猴枣则是猕猴的结石,看上去比桂圆核更大而圆润,具有清热化淡的功效。此类比较高档的动物类药材已经越来越难以觅到,现在有人工培植结石……”

此外黄步军还收藏有不少名中医的处方、信札等。比如一张民国三十六年印的老处方,上边还有显目的诊所名,从右到左分别记录病症和处方,用毛笔书写而成。“这些处方让现在的中医看也未必全能看懂。”一封民国早期的信札,是一位女婿写给岳母,里边也提到了几味名贵中医药材,读来十分生动有趣。

黄步军收藏的南通本地医疗文献,许多都具有史料价值,比如民国三年张謇创办医科学校开设中医班时,由第一任校长题款的线装本《白喉救急第一良方》、民国时期出版的《国医节纪念特刊》《国医纪念报》等。

“传统中医药器具不能一丢了之,应该有更多人去了解、去收藏、去传承。”黄步军通过对中医药文献、名医处方、名贵中药材等的收集,希望拾遗补缺,保留下这些散落于民间的古老的物件和记忆。他的心愿是,有朝一日能申报成立一个中医药博物馆,让更多市民了解传统的中医药文化。

Q&A 收藏十问

Q: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我原来是一名中医药的药剂师,从邮票开始涉足收藏,后来转向中医药收藏。

Q: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中医制药器具,银杏树做的制药丸的。

Q: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名贵药材,明代碾钵“五味清香”,清乾隆药罐“清消半夏”。

Q: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跟中医药相关的物件。

Q: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古玩市场,拜访一些名老中医。

Q: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大大小小总计三五千件。

Q: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不是收藏家,但承认自己是教育家。

Q: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增长知识,结交很多朋友。

Q: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很少。

Q:有一天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最想建立一家私人博物馆。

录入编辑:王建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