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马铃薯灌溉那点事

 我是传夺 2016-06-29

水是马铃薯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马铃薯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其它植物生理功能的介质。同时,马铃薯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也必须溶解于水,成离子状态,才能够被根系吸收,如果土壤水分不足,施肥再多,也难以被根系吸收。但是,如果灌溉过量或忽干忽湿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以及薯块品质也会产生严重影响。


一、马铃薯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有什么需求?


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马铃薯的长势和生长侧重点各不相同,对水分的需求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马铃薯发芽期需水量较少,薯块中储存的水分能维持正常发芽。此阶段,土壤不宜过湿,以免土壤通透性不佳,种薯块缺氧,气孔张开,感染病菌而造成烂薯。但也不宜过于干燥,防止土壤反吸收种薯块中的水分,限制芽苗的生长。此阶段土壤湿度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50%左右即可。

幼苗期:此阶段重点是促进根系的发育,培育矮壮苗,所以保持土壤通透性极为重要。土壤湿度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即可。

发棵期:此时是茎叶快速生长,干物质急剧累积的时期,水分需求量较大,土壤湿度需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但在该阶段后期,子薯已经形成,为了促进光合产物向子薯运输,加快薯块干物质累积和生长发育,开始需要控秧,以减少对光合产物的消耗,此时土壤湿度需降低至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

结薯期:马铃薯总产量的80%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这个时期对干旱极其敏感,即使轻微而短暂的干旱都会对产量产生影响。前期土壤湿度需持续保持在70%~80%这个范围内,切忌忽干忽湿,如长期干旱后再灌溉一次,这个时候极易造成薯块的二次生长,薯块顶端再生长出小子薯,且外形呈现两端粗、中间细的葫芦状。后期土壤湿度维持在50%~60%即可,有助于薯块表皮栓化。

1 马铃薯不同时期适宜土壤湿度(相对含水量)

时期

发芽期

幼苗期

发棵前期

发棵后期

结薯前期

结薯后期

土壤湿度

50%

60%

70%~80%

60%

70%~80%

50%~60%

二、马铃薯田间水分含量的测定

了解马铃薯田间水分含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通过指测法,也可以通过仪器测定。

1
指测法

指测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判断土壤是否过干、过湿或者适宜,但是这是一种经验式的判断方式,只能够了解一个大概,无法准确的了解田间的湿度情况,对水分比较敏感的作物,改种方法比较难满足需求。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2

土壤水分速测仪法

仪器测定法相对精准性要高很多,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三、马铃薯田间灌水量及灌溉时间的计算

马铃薯灌溉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根系在哪,水就在哪,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灌溉水的浪费,同时,肥料也不易淋洗,有利于保持在根区被根系吸收。田间灌水量需要根据土壤质地、田间持水量、灌溉设备、土壤水分含量以及不同时期需水量进行计算。


根系在哪,就灌溉到哪

1
滴灌

     通常滴灌的湿润面占田间面积的50%左右,而马铃薯根系的深度在30cm左右,每次灌溉水肥分布深度宜控制在根系以下10cm左右,即40cm,如果灌溉深度过大,易造成肥料淋洗,导致马铃薯后期脱肥,但灌溉过浅,夏季砂壤土蒸发量较大,马铃薯总是处于干旱状态,也不利于植株生长,尤其是发棵期。具体马铃薯各个时期灌水量和灌溉时间如表2

2  滴灌情况下马铃薯不同时期灌溉水量及时间

时期

幼苗期

发棵前期

发棵后期

结薯前期

适宜土壤湿度

60%

70%~80%

60%

70%~80%

灌溉起始湿度

60%

70%

60%

70%

灌溉目标湿度

70%

80%

70%

80%

灌溉深度

40cm

50cm

40cm

50cm

灌溉水量

3m3/

4m3/

3m3/

4m3/

灌溉时间

1.5h

2h

1.5h

2h

灌溉频率

    幼苗期和发棵后期可以5~7天灌溉一次,发棵前期和结薯前期3~5天灌溉一次。

注:该表是根据砂壤土,行距90cm,滴头间距30cm,滴头流量0.8~1.0L/h(实际滴头流量按照1.38L/h设计,但由于压力问题,很多出水量在0.8~1.0L/h)这一情况计算的。发棵前期和结薯前期需水量较大,灌溉深度适宜增加,有利于土壤长时间保持较湿润的状态,有效满足马铃薯对水分的需求,同时肥料养分也可伴随水分的上移而重新回到根层。

2
喷灌圈

喷灌圈灌溉是全田块湿润,相比滴灌,喷灌圈的灌溉水量是滴灌的2倍。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营养与施肥研究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