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的高手,能将他的领域用几个关键词概括

 C知识管理中心 2021-03-18

「服务处理信息和知识的知识工作者,看世界的另一个角度」



自己认为自己是专家不算数,只有其他人的认可才算数。这个其他人可能是机构,譬如职称评定机构、各类能够发放证书的官办或民办组织等。也可以是个体,譬如你是某种蛋白质的研究者,你写的论文不断被你同行的人引用,假以时日你就成为他们心中的专家。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社会化的专家认定方式也开始出现并大行其道,譬如你经常在互联网上就某个问题发声,许多人都给你点赞,你就是他们心目中的专家。

在学术圈,专家主要来自于同行的评价:对于前沿和复杂的问题,能够评价的只有这个领域的同行。不同的研究者通过发表自己的论文(期刊杂志、会议等)展示自我在某个领域内的水平,这些论文首先需要经过同行评议,这些评议许多时候是匿名的,即便你是高手但仍然需要评议,如果水平太差的话连发表的机会都没有。能够发表的论文起码表明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然后经过各类杂志、会议公布出来后,再接受更多同行的评议。这个评议包括大家的阅读,更重要的是引用,假以时日,人们只需要看论文就能发现这个领域最牛的人是那些,这些人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

除了同行的评议,后来又引进了官方的评价:传统方式下,专家必须有官方机构的认可,这种认可通过各类证书、资格、奖励的形式实现,譬如他是高级工程师、教授,或者获得过国家承认的奖励才能算专家、算什么级别的专家等等。随着市场化的深入,有一部分专家虽然没有官方的认可,但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用金钱购买的投票,他们成为更切近需求、能解决问题的专家。

总之,专家需要认可。

但这样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因为许多时候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及能力很难评价,就会出现可能没有达到高水平的人通过各种人际的方式、腐败的方式、市场化包装的方式获取专家的认可,成为名不副实的“专家”,而那些真正达到一个领域内专家水平的人由于不屑于、不擅长这种方式却不被认可为专家。这样的结果就是,在许多领域劣币驱逐良币,真正有水平的专家丧失各种支持和重视,而那些没有能力和水平的专家依赖于专家名号带来的便利却无法真正创造出有价值的成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因为在现今的环境下,大部分领域的高手都需要有财务、物资上的支持才能有机会去研究、实践更有挑战性的项目和课题,而不被认可的真正高手则欠缺了这些资源的支持丧失了提升到卓越水平的机会,而伪高手则可以将这些机会浪费掉而产生较低的价值。我国第一个获得科学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就是一个明证,在获奖之前被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无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而这些却是科学领域评价专家的显性和隐性指标。假设屠呦呦先生在很早的时候就能被认可、被重视为高级专家,获得相应的研究资源和项目机会,是不是她能够做出更多的贡献呢?


 社会如此复杂,每个人都有认识的盲区,所有领域都搞清楚不但不可能而且不经济,所以人们需要专家。另一个方面,对于真正的专家人们还是尊敬并依赖的,我们依靠他们去帮我们判断自我不清楚的、需要他们指导我们去做生活或者工作上的决策等等。

那真正的专家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他有一个领域。没有什么都懂的专家:他知道自己所知的界限,对未知保持好奇和敬畏。

 在自己的领域内,他积累了星辰大海般的知识:这个领域的大部分内容他已经理解并实践过,对于该领域新出现的知识他能够判断那些是真正新的,那些只不过是换了一句中说法,那些是在忽悠。对于新的内容,他很有兴趣去学习并通过实践验证,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内。同时,他能够通过不断的探索生产出新的知识,为这个领域作出贡献。

 对于他领域内的知识,专家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概括,他可以很简单清晰的说明他们的上下级、同级的关联关系。同时,他们也可以就这个领域讲上三天三夜,甚至于就一个概念引申出整个领域的全貌。他们不仅掌握这个领域的陈述性知识和流程性知识,而且具备了大量的场景性知识,这是因为他们的知识除了来自于阅读和上课之外,更重要的来自于解决过大量困难的问题。在他们的大脑里面,知识以概念化的形式存在,平时他们只记得最高层次的几个概念,当遇到问题时他们会顺流而下到具体的知识。

 对于该领域的大部分问题,他可以不用深入思考,利用积累的方法、模型、框架去迅速解决掉;对于困难的问题,他抽丝剥茧不被现象和描述所迷惑,能够发现真正的核心是什么,基于他积累的大量知识储备和问题模式选择合适的方法尝试解决,并能够在过程中自我监控采用最合理的方式;对于完全陌生或者跨领域的问题,他能够界定自己擅长的部分和不熟悉的部分,对熟悉的部分他能够迅速搞定,对于不清楚的他乐于学习和请教,并善于与不同行业的专家合作。

 对于专家而言,他们是为解决问题而存在的。挑战性的问题会激发他们的热情与动力,但大部分普通人认为的难题对于他们而言可能都不是问题,他们更喜欢追根溯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你向他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许多时候他会告诉你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而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你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是因为欠缺那些内容:譬如某个概念理解不够、某个方法不熟悉等等。

 专家永远保持好奇心,并承认自己的不足。学习是他的爱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外他仍然不断的拓展,上下游、相关的领域他也有很深的造诣与认识,遇到相关的高手时他总是虚心求教。随着时间的推移,专家心中的那个领域会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在普通人的眼里他已经成为了很多个领域的专家。

       真正的专家有自己的立场,对于自己拿不准的东西会说不知道和不清楚而不是大放厥词;对于自己专业领域内的观点和看法客观稳定,不会因为利益而去说假话讨好别人。当他们去表达的时候,大部分都经过深思熟虑,如果自己没有想清楚,他们也会很坦诚的说我需要去想象或者研究一下。

(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刚。您可通过微信号:17331899与他联系。)

该文内容是《如何成为专家》的素材,将来详细的内容(包括案例、方法和工具等)会放到书里面,这本书估计要今年下半年出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