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小冬与梅兰芳:你若无情我便休

 cxag 2016-06-29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孟小冬真真应证了这句话,九岁学艺,十二岁登台,十四岁已经是大角风范,不到二十就被捧为须生皇帝,人称东皇。当时京剧界一干坤伶无一人能及孟小冬,写剧评的“燕京散人”也曾对孟腔有过细致的描摹:“孟小冬生得一副好嗓子,最难得的是没有雌音,这在千千万万人里是难得一见的,在女须生地界,不敢说后无来者,至少可说是前无古人。”

孟小冬

只是这般前无古人的女人,也难逃一个“情”字。

孟小冬一生中,姑父仇月祥为她京剧开蒙,一代须生皇帝自此而来;恩师余叔岩是她艺术生涯重最重要的推手;梅兰芳是她的初恋,是她最初的情之所归;杜月笙是她的避风港,给了她最后的归宿。

孟小冬与梅兰芳结缘于戏台。当时的京剧是男人的世界。坤伶们唱的再好也不过是在前门外的戏园子里演出,因为唱的好,又肯用功,孟小冬渐渐有了名气,到了1925年的时候,北京取消了男女不能同台的规矩,而后北京第一舞台盛大义演,梅兰芳、杨小楼合演《霸王别姬》大轴,余叔岩尚小云演压轴《打鱼杀家》,而孟小冬与裘桂仙合演的《上天台》就排在倒数第三的位置,几乎与杨梅余平起平坐。十天之后,孟小冬就和梅兰芳一起合演《四郎探母》了。

梅兰芳

成为一个名伶,抛开唱得好之外还要有定力。戏里戏外分得清才行,万一假戏真做了,最后苦的多半还是自己。梅兰芳一直明白这点,只是孟小冬太好了,对于梅兰芳这样的绝世名伶来说,有一个在艺术上能够与其相衬的爱人是只能偶遇,不能强求,因此一遇到孟小冬,也便有点情不禁了。

捅破二人窗户纸的是一场戏。1926年的一天,正值北平政要王克敏的五十大寿,城内数得着的大人物几乎全都赶来为其祝寿。唱堂会的自然不乏名角——孟小冬和梅兰芳就在被邀请之列。本来戏单子已经写好了,可是不知谁临时提议梅、孟合演一出《游龙戏凤》:“一个是须生之皇,一个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场,珠联璧合。”二人乾坤颠倒,却也是阴阳相济,一下子孟粉和梅粉们都兴奋了,希望这戏台上的情侣能走到台下。于是乎在梅兰芳的朋友冯耿光的撮合之下,二人是真的好了。

孟兰芳与王明华

梅兰芳为了表示郑重,还带孟小冬还专门到天津井上医院看望在那里住院治疗的原配夫人王明华。并且,王取下戒指给孟带上,表示了认可。不过也有传闻,王明华不喜欢梅兰芳后娶的福芝芳,认可孟小冬,是不希望福芝芳一人独大。当然福芝芳对梅兰芳娶孟小冬确实不满,据说曾以死相逼,不让孟小冬进门,于是梅孟二人只能单找房子住。

二人结婚之初也不乏甜蜜。有一张老照片:梅兰芳用手指比出一个鹅头,映在墙壁上,一边是孟小冬的题字:“你在那里作什么啊?”另一边写着梅兰芳的回答:“我在这里作鹅影呢。”

一场血案结束了让甜蜜的生活戛然而止。一个李姓的大学生喜欢孟小冬,就持枪冲进冯耿光的府中找梅兰芳理论,说孟小冬是其未婚妻,《大陆晚报》经理张汉举自告奋勇地出去与这位学生交涉,结果这位学生情急之下开枪,把张汉举打死了。经此血案,报纸上是风风雨雨,说孟小冬不顾婚姻之约令嫁;梅家这里福芝芳终于有了机会,说大爷(梅兰芳)的命要紧,最关键的是梅兰芳,此事一出,他避居上海,往往一月半月才见孟小冬一次。

孟小冬男装

1930年8月,梅兰芳祧母(梅兰芳大伯母)去世的消息。按照规矩,梅兰芳的妻房应该披麻戴孝在孝堂接待四方吊唁的宾客。身怀六甲的福芝芳对梅兰芳以死相逼把孟小冬拦在门外,而且梅兰芳未出来说一句话。

心高气傲的孟小冬自是不甘受此侮辱,1931年初,孟小冬回到上海。此时的杜月笙已经娶了孟小冬的好友姚玉兰做第四房姨太太,孟因此住到了杜月笙为姚玉兰建的新宅里。杜月笙听闻了孟小冬的遭遇后,决定为她出头,请了上海最有名的女律师,又亲自给梅兰芳打电话,要他出四万大洋的赡养费。

1933年9月,杜月笙请律师帮孟小冬拟了一份《孟小冬紧要启事》的声明稿,在《大公报》头版连登三天:

冬自幼习艺,谨守家规,虽未读书,略闻礼教,荡检之行,素所不齿。……旋经人介绍,与梅兰芳结婚。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虽经友人劝导,本人辩论,兰芳概置不理,足见毫无情义可言。冬自叹身世苦恼,复遭打击,遂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自声明后,如有故意毁坏本人名誉、妄造是非,淆惑视听者,冬惟有诉之法律之一途。勿谓冬为孤弱女子,遂自甘放弃人权也。特此声明。

孟小冬杜月笙

1947年9月,杜月笙利用六十寿诞的机会,以赈灾的名义发帖邀南北京剧名角前往上海唱义务戏,孟小冬为了避免与其同台,所以就梅兰芳唱八天大轴,孟唱两天,据梅兰芳的管事姚玉芙说,孟小冬演了两场《搜孤救孤》,梅先生在家听了两次电台转播……

从此举来看,梅兰芳对孟小冬是有感情的。只是当时的京剧传承多半是以骨血为纽带,福芝芳生了九个孩子,而孟小冬一无所出,加上亲友们多站在福芝芳一边,梅兰芳的决断便不难理解了,即便艺术成就如梅兰芳,也不能摆脱世俗之见。

晚年的孟小冬回忆自己和梅兰芳的爱情更是洒脱:当初的兴之所至,只是一种不太成熟的思想冲动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