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律真的没用吗?

 激扬文字 2016-06-29

 

 

前段时间,被人拉到一个企业家的群。于是就听到了很多的吐槽:在中国,法律其实没有什么用!——也许,面对这次万科罢免风波,王石也会如此吐槽吧。


企业家对法律的希望

为什么会有企业家如此说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其实反映了这些企业家对法律的期望:他们到底指望法律为他做什么?

 

他们到底准备把法律拿来做什么用?挣钱?或者用法律来杀人?或者防止被杀?希望法律为你做什么?就像阿拉丁神灯,供你随心所欲?然后,你以为法律也会自动的保护你?他会很智能的根据你的需求调试出一种让你最舒服的模式?

 

人们对法律的理解是包青天式的:正义可以自动批量而来。所以,一旦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法律怎么这样没用!这算什么法律!

 

法律虽然不能办到,但权力却可以办到。于是大部分企业家转而靠与权力的结合来规避风险,处理问题,并且增加他们侥幸的信心。权力面前,法律何为?





法律需要运用才有效果


法律不是万能的神,法律只是一套不完备的规则。他需要被运用,才会发挥应有的效果。他提供的不是智能化的管家服务,而是一种处理相互关系的运行规则.


世界充斥着各种阴谋与欲望,如何确保不让它们来破坏人类社会的基本稳定,我们制定了法律。但法律的运作不是靠制定来一劳永逸的,他同时也是人们在遇到阴谋与欲望侵犯自己时的可依仗的武器。

 

谁会傻到丢掉自己的武器呢?所以,企业家其实并非是不需要法律,而是不想那么麻烦,或者没有想到如何需要甚至是不愿意为满足这个法律的需求而承担成本。


法律要是像阿拉丁神灯自带智能服务就好了,这样就不必为此承担成本了。其实,有一部分信访的事情,本完全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很多人却宁愿守着政府,获得自然而免费的问题解决。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宁愿忘记这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法律的利益也是需要你付出成本之后才能享有。当然,你也可以自我学习、研究、实践,但时间与精力难道不是一种成本吗?而且还要承担自己学艺不精遭受更坏结果的风险。





如何看待律师?


这种对法律的看法,直接影响了对律师的看法。人们感觉不到成本的存在,那是因为他们轻易的把学习、研究、判断的成本转嫁给了律师。人们并非是觉得律师没有用,只是觉得花钱的律师不划算。

 

假如逼不得已要承担费用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的付费超出了自己的预期,所以,对律师的期望也会发生变化。企业家们期望律师是他的员工,是他的马仔,是他的枪,是他的盾,是他的衣裳,是他的什么什么,反正不是他的战略合作伙伴。

 

于是,经常看到企业家对律师说,“你去,把这个合同给我审一下”,这种期望是什么?是认为律师只是在执行自己的意志。他们把律师变成了自己意志的外延。


电影《为奴十二年》里有个很有意思的镜头:种植园的女主人要黑奴所罗门去镇上的杂货铺买针线,丢给他一个袋子,然后所罗门卖回了针线交给了女主人。企业家其实就像那个女主人,他们希望拿一点钱,叫律师去跑一段他们不屑于跑的路,然后帮他们买回他们希望的东西,甚至他们并不问那家叫“法律”的杂货铺有没有这个东西。他们只会说:你必须给我买到!


这里不再有真正的商业合作概念,他们只是认为,假如成本不可避免,那花钱就要买到自己希望的一切。所以,他们要的不是合作,要的也不是法律,他们要的是一个关于金钱可以独立为神的梦境。






法律不是随时传呼的天神,

律师也不是你call天神的接线员。

不过,假如你认真对待的话,

律师还是可以成为你的哆啦A梦。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