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有历史记载就已经有「玉石」的存在,所以这种工艺的文献图片纪录,是众多传统工艺之中最为齐全。 现代制作玉石的过程,由于制玉工具进步,工具可以靠电力,但过去就得靠手手脚脚来制造动力,所以,以前手工制玉会更费时费力。古代制玉的方法,我们可以从古图去清楚了解-《玉作图》。 《玉作图》是清代画家李澄渊于清光绪17年(公元1891年)所绘,详细记录制玉主要步骤,每幅图都有描绘制玉的手法,以及所使用工具: 所谓 「玉不琢,不成器」,中国人对翡翠加工制造,有独特的经验。在古代全靠人力推动工具来开石及打磨等等,过程复杂,要制作一件上乘玉石工艺品,其实相当困难。现今我们可靠电力及摩打,不要以为可节省人力物力,制作过程一点也不能马虎。事实上,一件精美的玉石艺术品,要靠工匠擅于利用翡翠原料,因材施艺,尽量发挥原料的特色。 1. 审料(判断玉石种类品质) 由于玉石品种多,变化大,先要根据质地、颜色、光泽、透明度、硬度、块度、形状等等,来判断出要製作甚麽类型的艺术品,力求优材优用,合理使用。 2. 开石 第一刀切开石料。一旦石料有裂纹,开石方法大多数都以顺纹或顺主裂的方向切开。 3. 设计图形 玉器产品每件变化无穷,设计工作要贯穿玉器制作的始终。工匠会根据开出的石片,当中颜色分布来「因材施艺」。 造型设计经过多种的标准:要用料干净,要将玉石最美的部分放在最显眼位置,还要根据玉料质地颜色,来制作工艺品;造型要逼真、美丽,主题也要突出。非常巧工匠的艺术感觉。 4. 雕刻 设计完成后,利用磨粉、磨玉机等等,按设计图来雕刻。製作过程中,尽可能施以「细工」工艺,是细部的精加工技术,要形准、规矩、利落、流畅。是为精美玉器的一个重要标志。 5. 打磨 一种用砂磨光的过程,最初由粗砂磨,逐渐改为细砂,由大到小打磨。 6. 出水 抛光是把玉器表面磨细,使之光滑明亮,具有美感。首先去除表面糙面,之后用抛光粉磨亮,其后清洗,将艺术品的污垢清掉;最后步骤就是过油、上蜡,增加艺术品的光泽。 玉石制作过程复杂,古今一样,当中亦包含著工匠细腻的技艺及心力结晶。每件玉石艺术制成品,都有着高度艺术性和观赏性。即使时代不断变迁,玉石之美以及玉石在华夏民族心中的地位,一直薪火相传,未曾改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