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竞赛获奖作品:独特的汉字文化

 老刘tdrhg 2016-06-30

高一获奖作文

一等奖(1篇)

独特的汉字文化   高新部高一(2)班 赵越 

汉字,中华文化的结晶,它以秀美的形体,博大的内涵屹立在中华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从至今,我们都没有停止对它的探寻。汉子成为中华文化的独有标志。可是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我们越发忘记汉子的重要。从口中说的是英文,手上敲的是键盘。汉子的魅力渐渐消失,错别字亦出现在每个人的笔下。汉子的独特魅力去哪了呢?

      青年是传承传统的继承人,他们以年轻的身躯,蓬勃的思想引领新一代。他们学习文化知识,从而获得学位文凭,可是知识学到了,却陌生了真正的传统文化---汉子。自以为学识渊博的我们,自以为学以够用的大学生却出现错别字。是学校的教育不正确?还是文化传承观念的丢失?我想是后者。社会在发展,人类文明在进步,可是我们对于汉子文化的重视却渐渐淡薄。青年需要新的知识,需要有新的思想,但对于传统文化汉子亦要重视。我们需要独特的汉字文化来滋养渐渐干涸的心。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手机电脑代替纸张与笔头。整齐划一却毫无趣味的打印字体代替了风流潇洒的汉字。人们越发不懂饱含情味的汉字,而是用冰冷无味的电子产品聊以欣慰。那纸墨香的汉字去哪儿了?那传达亲情、友情的信件去哪了?哦,原来都在一部小小的,毫无生命力的手机里。是那电子产品控制了人吗?我想不完全是。当你拿起一只笔,在纸张上写下文字,每一个笔画都风情万种。那时而娇态,时而沉稳的汉子,请你贴近它,感受它,它甜美的气息,蓬勃的身躯会让你沉溺,并依恋于它。

       他,时而刚正大气,时而秀美挺立。它是中华文化几千年闪闪发光的旗帜——汉字。从过去儒雅风流的才子到今天潇洒不羁的文人都爱它。一直以来,中华民族都重教,孩子读私塾要用毛笔写字,挺拔的笔杆与指尖轻轻摩擦;弹性十足的笔尖划出优美的线条。家长更是看重孩子的书写,从而出现耀眼书坛的书法家:颜真卿、王羲之、欧阳询等等。他们为今天的现代人留下宝贵的汉子魅力。可是汉字的魅力却与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是什么时候它的魅力不再感染我们呢?是时代的进步,还是“私塾”变为“学校”后还是“先生”变为“老师”后。社会进步使之需要现代技术人才,老师家长便改变了教学方式,数学、英语进入课堂,于是孩子对于汉字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本应与汉字骨肉相连的炎黄子孙漠视汉子,错别字就出现在青少年笔下,多么悲哀和可笑!教育,到底是给青年学识,还是给他们压力?

       大学生笔下出现错别字,让人嗤笑。表面似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汉子错误问题,但背后却是这个时代对汉子的忽略吧。现代知识积累似乎丰富的我们,混迹这朝九晚五的社会,心之浮躁,却不知这浮躁是为何,到不如在静心淡泊的汉子里寻找答案。是教育出现问题,还是炎黄子孙们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不由重叹:独特的汉字文化去哪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