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撕】作为一个二线城市,南京修建地铁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点石成金】 2016-06-30


南京作为一个二线城市,地铁为何发展这么迅猛?

南京地铁建设不菲资金从其他地市而来?

南京地铁线有什么特点?

为何南京地铁会引起江苏其他地市的强烈不满?

文/小苏君

这一次,小苏君先把话说在前头。我们不开地图炮,不内斗,不撕,好咩?

这几天,南京明年同时建7条地铁线的新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截至2015年10月,南京地铁共有6条线路、121座车站,线路总长225.4公里,直逼广州。在一轮突飞猛进之后,南京地铁里程在2017年也将超过300公里。

是不是太快了?要知道隔壁岛国的大都会东京的地铁里程才300余公里。小苏君不说话,2张图对比一下。


左为东京地铁,右为规划中的南京地铁

十余年来,内陆地铁里程翻了数翻,建设地铁的城市也从最初的两三个到了现在的十数个。今年4月网上热传一份世界城市地铁长度排行榜,榜单上说上海、北京以超过500公里的里程,抢占了全世界的前两位。广州地铁以260.5公里的里程位列世界第10位,而南京地铁紧随其后排在世界第11位。南京地铁里程超过一线城市深圳,远远领先于二线城市。

为什么南京作为一个二线城市,地铁为何发展这么迅猛,魄力这么大?南京地铁建设不菲资金从何而来?南京地铁有什么特点?为何南京地铁会引起江苏其他地市的强烈不满?

南京作为一个二线城市,地铁为何发展这么迅猛?

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不甘心成为二线城市呗?小苏君要说,不是的,至少不止这个原因。

这些年来,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被不少省内兄弟城市调侃: GDP长期被苏州、无锡碾压,连修个地铁都要修到隔壁省,还算是江苏省会吗?为什么南京能修这么多地铁,苏州和无锡却不行,不服!

根据《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中轨道交通规划篇,到2030年南京市的轨道交通线网将由17条轨道交通线构成共计617公里的网络。而一直以来,苏州的GDP比南京高,凭什么南京能规划17条地铁线路,而苏州到2050年才规划了11条?

实际上,国务院批准地铁建设一般依据3项指标来衡量,即城市人口在300万以上,GDP在1000亿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以上。这些标准,不光是苏州、无锡达到了,全国超过50个城市都具备了轨道交通的建设需求和条件。

但是,但是,城市地铁的规划不仅仅是按照GDP,需要综合考量城市的规模,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南京是省会,也是副省级城市,这些共同决定了南京能优先通过地铁修建项目的审批。

这些年,全国的大中城市经历过数次“地铁热—停止审批—再热”轮回的地铁建设过程。由于担心全国地铁建设“一哄而上”的局面,国务院曾多次叫停地铁立项。1995年国务院发布第60号文(《暂停审批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通知》),宣布“不再批准地铁项目立项”。有报道称 当时立项的青岛地铁、重庆一号地铁因缺乏资金,使工程半途而废。

2002年10月中旬,国务院办公会议又决定,冻结各城市地铁立项。涉及到当时的杭州、沈阳以及上海的M8号线等项目。

而南京正是赶上地铁立项末班车的那个城市。在此之前,北上广津都已经修建了地铁,北京在上世纪60年代就建好了地铁。

直到现在,很多城市也希望增加地铁条线,但是需要获得发改委的审批。

小苏君因为经常去无锡、苏州,发现坐苏州、无锡的地铁跟坐南京地铁有很不一样的体验。

除了外观、票价等,最大的区别是苏州地铁除了早晚高峰,平时地铁车厢内都非常空旷。无锡就更不用提了,小苏君还一个人包过无锡地铁!

去年苏州、南京、无锡的私家汽车保有量分别位列前三,无锡、苏州常住人口不坐地铁、坐汽车出行也是苏州、无锡地铁人流量稀少的重要原因。

另外,在苏州、无锡,经济区域的划分有序,并没有出现像南京商圈扎堆新街口的现象,且人口密度分布较为均匀,这也给地下交通的通畅带来了可能。

还有,苏州、无锡是江南水乡,水网密布,修建地铁成本太高。作为普通地级市,不需要修建太多地铁。

南京地铁建设不菲资金从其他地市而来?

小苏君发现,在江苏本地论坛上不少人在吐槽南京地铁“是全江苏在养”,而其他地区要建地铁“要靠自己”,地铁发展孰快孰慢一目了然。

地铁建设需要一大笔钱,小苏君觉得,肯定没有这么简单。那么,国家地铁建设的资金主要来自哪里呢?

小苏君查找资料发现, 2002年以前,国家开发银行是地铁建设唯一的资金提供者,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建设管理的通知》,强调要“改革建设经营管理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包括境外资本以合资、合作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和经营。”

有大神网友表示,“南京市政府作为贷款法人有较高的偿债能力,比起苏州、无锡应该更受银行所青睐,同时,南京也是国家开发银行一级分支机构驻地,也是贷款的捷径。国家的审批是贷款的先决条件,苏州碍于规模和城市地位,在轨道审批上较南京比较滞后,自然无从谈起后续的贷款。”

另外,省一级财政是不负担各市轨道交通的。学了财政学的应该知道,我国三级财政(原来是五级财政),各财政主体之间相互独立,各级财政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因而苏州的地级财政也不会跳过省级直接转移给南京。同样,南京的财政也不会直接转给苏州。

南京地铁规划早,为什么修得这么慢?

要说南京地铁的特点,好多人估计掰着指头都数不完。除了人文气息浓厚,南京人喜欢吐槽地铁修建缓慢、老是把站点修到人少的地方。有南艺的小伙伴吐槽,学校前面的地铁“从我大一修到大四,开口跪”。

至于修得慢的原因,有说为了保护文物,为了保证地铁的质量。

还有听说南京地铁3号线延期是因为大型设备损坏要修半年,而挖掘过江隧道的大型设备全国就两台,要保障一线城市的地铁建设进度,不能调用,只能等设备修好。不知真假。

修建地铁缓慢的除了南京,还有隔壁省的杭州。好在南京和杭州的地铁修建速度因为大型赛事快了起来。

有人认为“现在杭州地铁迟迟建不好因为地质原因,但是确定承办亚运会之后,地铁就在迅速修建。大的赛事真的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南京地铁前期的建设也很缓慢,但是获得2014年青奥会举办权也加速了南京地铁的修建。

为何南京地铁会引起江苏其他地市的强烈不满?

因为南京都市圈得规划,地图炮打得尤其火热。2003年新闻报道称“应马鞍山方面的建议,南京地铁将单独规划一条轨道线路直入马鞍山市区。”

媒体也报道“南京和马鞍山的市民可以持同一张IC卡在两个城市中潇洒地刷来刷去”,其中“潇洒地刷来刷去”更是让好多人不爽。

较早开发公用IC卡的南京,此前也一直在多方接洽,外地主动找上门的就有扬州、淮阴等城市。安徽的滁州、芜湖也跃跃欲试,但是“已具备条件、铁定要与南京联网的则是一小时都市圈内的马鞍山,它将与南京共享一个IC卡密钥系统,南京公用IC卡所开发的项目,同样可以在马鞍山得到应用。”

消息一出,好多江苏小伙伴心很碎:南京就是安徽的省会!拿江苏的税金去拉动安徽的经济……

南京地铁要修到安徽的滁州、马鞍山都不修到江苏其他地市,这伤害了好多江苏人的心,顺带也仇视一把邻省的小伙伴。而马鞍山的小伙伴表示很无辜,苏皖不是历史上一直联系很紧密嘛?马鞍山不是离南京很近的嘛?南京都市圈范围锁定在南京周边100公里左右,又不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城市概念……离得近怪我咯?

地图炮由来已久,如今,江苏也获得了“大内斗省”的雅号,外地朋友一进入江苏本地贴吧,或者百度 “大内斗省”哈哈大笑的大有人在,可是我苏小伙伴忙着打嘴仗并不知道这一切。

小苏君愿意相信是爱得深才骂得深,或许我苏内部来一个世纪大和解,恐怕要比小S和黄子佼握手言和还要来得感人。


(完)


“读懂江苏”精选(关注“读懂江苏”阅读)

  1. 【特稿】生死珠江路 (回复1可阅读文章)

  2. 【话题】“互联网+”指数排名,江苏无一城进前15?(回复2)

  3. 【话题】“官念”有变,江苏官员们为啥纷纷辞职?(回复3)

  4. 【内幕】中央派出宣讲“天团”来江苏,讲了什么?(回复4)

  5. 【调查】电商50%的好评都是刷出来的,你敢信吗?(回复5)

  6. 【城市】南京: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回复6)

  7. 【梳理】这些年,江苏刮起的“亲民新风”(回复7)

  8. 【数据】最近18个月,南京、苏州、镇江成纪委通报重灾区 (回复8)

  9. 【来信】爱恨这个“依壁雕凿”的镇江(回复9)

  10. 【八卦】八一八BAT的江苏朋友圈 (回复10)

  11. 【导航】那些离开北京西路68号省府大楼的主人们 (回复11)

  12. 【独家】江苏高校独董报告:那些栖身上市公司的学者们 (回复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