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验式教学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lztiandi 2016-06-30

(浙江省慈溪市观城中学   王宝明  315315

摘要:通用技术是新课程改革在普通高中开设的一门技术课程,是以提高技术素养为主旨,以学习设计方法、掌握技术规范为主要特征的学科,其教学应立足于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中构建知识体系,即体验式教学方法。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通用技术

  有一则新闻报道说:上海和广州的市委书记发问“为什么他们本市找不到像马云式的人物”。可见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人才必须依靠教育.国家对教育日益重视,提出实行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总体目标。强调过程与方法,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用技术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在普通高中开设的技术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范畴,是一门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新型学科。它即不同于有些文科学科,重在对知识的记忆上,也不同于职业高中的劳动技术课,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比如:在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中,大量的篇幅介绍了与技术和设计有关的知识概念,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成了教学生记住这些概念。技术设计是技术的基础内容,是技术发展的关键。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生活的经历少,活动的圈子小,对当前科技发展的先进成果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去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成果。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能采取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体验就是亲身经历;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体验是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的事物发生动态联系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主体与客体间外部形态的关涉,还表现为主体与客体间内在的交流。这种内在意义的交流在主体看来就是情绪、感受、理解、联想、感悟等心里过程,向客体的激活或投入;在客体看来,就是真、善、美等在价值上向主体的彰显和渗透。体验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核心环节1。研究表明,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和物,记忆才会长久。例如,人学骑自行车,光靠别人空头传授,观察其他人骑车的动作,是不够的,只有自己骑上自行车去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才能学会骑自行车,而且一旦学会,几十年也不会忘记。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从事教学相关的活动,建立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进行价值判断,从而领悟知识,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式教学也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特点,以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使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通用技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主旨,以学习设计方法、掌握技术规范为主要特征的学科。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以及通用技术的课程性质来看,通用技术的教学应立足于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中构建知识体系,即体验式教学方法。根据通用技术的课程性质和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特征,结合本人半年多的教学实际,初步探索体验式教学在通用技术中的具体应用。

一、           先行后知,在已有的体验中建构知识体系

  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总要经历过很多事情,使用过很多物品,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需要,适时重现学生的生活经历,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体验中建构所学知识。例如:在“结构与强度”的教学时,通过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1、现代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结构是什么?学生答: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生生活的空间几乎被钢筋混凝土包围,教室、寝室以及食堂的整体框架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2、教室中两个横梁之间用什么材料连接的?学生答:预制板(或五孔板);3、预制板的横截面是怎样的?学生答:上窄下宽,并有五个孔,用于加固的钢筋在下层;4、为什么预制板要留几个孔?这样会影响它的强度吗?预制板在放置时上下面能否倒置?这几个问题难度稍大,学生不能立即回答,最后经过学生讨论、交流,从生活中找启示,体验中找答案:“留有孔的原因”与“楼梯的扶手是中空的钢管”之间有相似之处,原来是节省材料,减轻自重;壳体结构的受力特点是所受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所以中空不影响强度;钢筋擅长抗拉力,混凝土擅长抗压力,所以钢筋只需放置在下层,且预制板在使用时上下面不能倒置。利用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结构的强度与结构的形式、材料、连接方式有密切联系”的知识体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是一个很大的知识宝库,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重现在课堂上,会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           创造情境,在主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高中生生活经验的局限性,社会上有很多与技术有关的创造和发明,但学生知道的并不多。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上的案例,而应多收集一些最新创造和发明的资料,可以是图片、视频资料或实物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去体验这些创造和发明,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1)在“设计的一般原则”的教学时,为了突出设计在技术中的作用,先播放一些因设计不当而发生坍塌事故的视频资料,如2007813日湖南凤凰沱江大桥特别重大坍塌事故的视频资料,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不当造成的,使学生能从事故中体验到设计的重要性;(2)在“发现和明确问题”的教学时,播放了《简易提手》的视频,该视频主要介绍了简易提手发明的前后过程,使学生明白,只要用心去观察,在生活中总能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是发明和创造的第一步;(3)在“技术的创新性”的教学时,可以拿出实物,例如黑板擦,就黑板擦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改进,还可以增加哪些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意见,有的学生说:擦过黑板后手很脏,改进方法:在黑板擦背部装上手柄;身材矮小的同学,黑板上部的字擦不掉,改进方法:在手柄上再加上可拆卸的加长杆。由于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思考的角度不同,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从而得到不同的修改方案,只要有一定新颖性,都属于创新,充分体现个体的独特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三、           走出课堂,在实践体验中开发创造潜能

  通用技术课程性质决定了通用技术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应该适当开展必要的课外活动,增加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实践的机会。例如:(1)在“专利申请过程”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领会专利申请的过程,在班级组建一个“专利局”,四人一小组,每个小组开发一个“产品”,向“专利局”提交必要的申请文件,然后“专利局”履行职责,按照法定的审批程序,最后审定是否授予专利权,如果授权并颁发“专利证书”;(2)在学习完“设计的一般过程”之后,让学生自选材料,制作一个便捷式小凳子。由于制作工具的缺少以及材料的限制,很多同学的作品在实用上和外观上不是太理想,但是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体验了小板凳的设计过程,教学目的已经达到;(3)在“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教学时,让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绘制一张校园平面图,找出人机关系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这个活动学生比较感兴趣,平时生活在学校里,还没有仔细观察过。学生的研究结果很快出来了,确实有很多人机关系不合理的地方,如:自行车车棚离学校大门和教学楼太远了,学生停放自行车再回到教室所需时间较长;教学楼靠近马路,噪声很大,影响教学;篮球场离教学楼太近,如果有人在篮球场上打球,也会影响教学。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在角色体验中感受创作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通用技术是一门新型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或掌握一些通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终身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就需要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际。体验式教学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是本人在教学方式上的一种尝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1袁振忠《运用体验式教学进行政治课教学的初探》

http://lyxgsy./EduVction/jxtt/200606/75.html

 

来源:浙江省通用技术教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