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把握通用技术的教学内容

 lztiandi 2016-06-30

如何把握通用技术的教学内容

海南华侨中学

徐道安

 

  目前,通用技术教师来自各个学科,由于学科背景不同,对教学内容把握不一。正如鲍珑老师所说,我们有的老师“把通用技术课教得和原来所教的学科毫无区别”; 有的老师照本宣科;而有的老师又抛弃教材。如果每个老师各行其是,那通用技术课程目标的落实必定相去甚远。因此,把握好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把握教学内容,要考虑 “一个依据”、“三个维度”和“两个注意”。下面我以《技术与设计2》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把握通用技术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

  我听了某老师的一节课,这节课是“流程的设计”,整个这节课设计四个“流程”:一是邮寄一封信件给远方的朋友,信件从寄出到对方收到的过程。二是早晨起床后,必做的三件事的过程。三是文艺晚会节目安排的顺序。四是体育比赛的时间表。大家看,这节课教学内容是否把握好了?他用的这些事例都很好呀!你说人家没把握好,那么,你的依据是什么呢?这个依据就是课程标准,具体到某一节课就是教学目标。这四个例子全部是生活中的,生产中的一个没有,这个就偏离了这个课时的教学目标。这个课时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考虑到后面“流程的优化”的教学目标有“理解流程的优化与设备、材料等之间的关系”, 生产中的流程设计要占有更大的比例。这节课如果减少两个生活中的流程案例,换上一个制作方面的“流程”是否更好一些?例如,制作一个小书包,材料可选用布、纸、皮革等。思考需要考虑哪些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图。

  可能有的老师会说:“换上制作方面的“流程”是好一些,但是需要制作材料,材料由谁来买?”学校的老师因为受到条件的限制,只好大量用生活中的流程例子,而不用生产中的,或许这正是造成偏离教学目标的原因之一。偏离了教学目标,这对我们通用技术这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来说是非常有害的。

  再说一个例子,我听了某老师 “结构的欣赏”一课,这节课老师和学生一起从美学角度欣赏 “宙斯神殿”。宙斯是希腊众神之神,为崇拜而兴建的宙斯神像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室内雕像。对于美术欣赏课来说,“宙斯神像”这个案例选得很好,这个老师的课讲得也很生动,学生的注意力也比较集中。但遗憾的是,他没有讲如何从技术的角度来欣赏。从教学目标看, “结构的欣赏”的教学重点还是在从技术的角度来欣赏、评价结构。其实,宙斯神殿以石灰岩、大理石材料兴建而成,神殿共由三十四条约高17米的科林斯式支柱支撑。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从技术的角度,如从这个结构是如何巧妙地解决受力问题与内部空间的使用问题来欣赏。

  教学内容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传输的思想和方法,培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总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要通过教学内容来实现。

  下面谈谈教学目标把握得比较好的一个教学片断:“欣赏盖里椅结构”。                 

  教师引导学生先从技术角度欣赏:在使用功能上,盖里椅具有与其他椅子相同的功效;在结构设计上,盖里椅的结构简洁大方、线条明快、具有流动感。然后再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欣赏:盖里椅整体造型精练、雅致,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形成优雅由于的浪漫主义设计风格,通过盘旋上升的外形传达奋发向上的文化寓意。这就比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把握通用技术教学内容的三个维度

  《技术与设计2》的四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专门的技术领域,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知识体系,从知识、能力的要求上说,每个单元都有着向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发展的空间,差不多各个内容都可以找到大量的专门论著。因此,通用技术教学内容应该从广度、深度和难度这三个维度来把握。老师们要考虑教学内容在广度、深度、难度上的尺度。在广度上,要不要延伸,延伸多少;在深度上,要不要深挖,深挖多少;在难度上,考虑是不是符合学生的认识程度。

1、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

  这是“结构的类型”的教学,有一个老师是这样设计这堂课并进行教学的,他简单地讲了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之后,用较多的时间讲各种机械和工程结构。讲机床由齿轮、传动轴、床身等零部件组成。大讲杆、板、壳、块体等四类按其几何形状来划分的构件。我不知道学生是否能够听懂,大家看看,这个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广度把握得好不好?按照教学目标要求,“结构的类型”主要讲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当然,老师可以根据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一些相关内容。 但,他脱离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推得太广了。

  在广度的把握上,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要不要延伸,延伸多少的问题,这里,我们的老师要避免两个极端。有的老师的知识面或许很广,或许他们自己对于这些教学内容很感兴趣,以为非常重要,一定要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他们不知道大多数学生并不感兴趣,因为,这些知识并不是建构在他们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另有一类老师,他们按照教材讲,教材上没有的不讲,也就是人们说的照本宣科,或者说“教教材”。从这些老师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其教学内容全部是教材上的,绝对没有越雷池一步。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对教学内容把握得比较好案例。

  这是在第五届京港课程专家交流会上一个老师上的一节观摩课,教学内容是《技术与设计2》“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的第1课时,开环控制系统。

  他把学生学习活动小组搜集到的使用控制技术的实例:《阿里吧吧和四十大盗》故事中的“芝麻开门”作为引入,这是个用特定声音控制开门的例子,这个案例简单易懂,贴近学生。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画出声控灯的电路。按电路连接线路并进行了试验。然后,引导学生画出声控灯控制系统方框图。这样拓展教学内容,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对于开环控制系统有了深刻的理解。我觉得他对教学内容广度的把握是比较到位的。

  因此,能否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广度,所用案例是否简单易懂,贴近学生实际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2、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

  如有个老师在讲“系统与设计”的时候,认为教材比较浅薄,学生没有兴趣,于是,在课上把系统的涵义引深到系统科学。在课堂上大讲系统科学的来源,大谈系统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古代人类对系统的认识到现在人们在哲学、科学、军事、工程、天文历法等领域中所进行的系统的实践和系统的思维;从《周易》到《孙子兵法》。总之,把系统的涵义引得很深,这不象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课堂,倒是有点象关于“系统论”的讲座。

  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一般只讲“是什么”,不讲“为什么”, 不讲“来源”。能说明基本概念就行,没有必要系统介绍其认识过程。

  为了讲好《技术与设计2》,成为一个学生满意的老师,有的老师阅读了大量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方面的书籍,这种精神是非常好的。这也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注意的是我们给学生的不能引得太深了。应该要根据需要适当的加深。在 “技术与设计 2”的教学中特别要注意提升学生对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看来,在教学内容深度的把握上,也是两个极端。要么太深,要么太浅。当前,有的老师的教学内容太深了。

  如在《技术与设计2》“生产与流程” 中的“连续式淬火的工艺流程”的教学中。通常情况,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上述“淬火工艺流程”之后,让学生写出“流程图”就结束了。如果这样,教学就没有深度。我们有个老师上课时是这样处理的,他进一步追问:“我们刚才学习过的“淬火工艺流程”除了可以用在轴承加工中,还能用到哪些地方?”,引导学生说出淬火工艺流程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并进一步认识到 “运用这个流程可以打造天下第一宝剑”。我们在教学中要达到这样的深度,要使学生有一个“顿悟”,把一些知识或者思想方法从一个事物“迁移”到另外的事物。

  又如 “控制与设计” 中“开环控制系统”的教学,不能仅仅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思考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时要指出“输出” “输入”的因果关系。增强学生的因果意识。通过引导学生画出一个具体的控制系统方框图,例如声控灯,进而得出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让学生从中学习到由具体到抽象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获得大智慧。这些案例所体现的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不仅是解决技术问题的钥匙,还可以向其它领域迁移,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深度的把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3、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

  有个老师在讲“流程与设计”时,用到的案例是非常复杂的化学反应的流程,一节课讲了三个复杂的化学实验的流程,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学习“流程与设计”的难度。

  有个老师在讲“系统的分类时”,花大量的时间讲什么是开放系统,什么是封闭系统,讲什么是有序,什么是无序,甚至还讲到了“熵”的概念,讲到了“熵增”、 “熵减”。课后我问学生:“听懂了吗?”学生回答:“更加糊涂!”

  有个老师在讲“系统的优化” 时,花大量时间讲利润问题,如何确定决策变量、列出约束条件、建立目标函数、求解不等式,最后计算最大利润。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那么,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呢?我认为,原则上不要引进新的概念,特别是学生知识结构中没有建构点的概念。

  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原则上只作定性的分析,一般不作定量的计算,特别要避免复杂的计算。

  在“控制技术”的教学中,我认为主要是介绍方框图。如在讲控制系统时,可以使用“电视制导的导弹”案例,电视制导的导弹的工作原理很像人的行为。假如你要抓住一个在前面奔跑的同学,实际上是用眼睛盯着目标,不断修正自己的跑动路线,直到赶上他。电视制导的原理与上述过程很相似。在导弹发射时,先用电视摄像机瞄准目标,并将目标的图像存在导弹中,导弹发射后,摄像机不断将导弹前方的图像送到导弹内的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将摄像机送回的图像与存储的图像进行比较,并根据它们的误差调整飞行方向,最终击中目标。这样,既介绍了先进技术,又符合学生的认识程度。

三、把握通用技术教学内容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注意通用技术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

  把握通用技术教学内容要注意跳出具体内容,从课程整体上把握。《技术与设计2》的四个单元自成体系,又具有内在联系。《技术与设计2》由四个单元组成: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和控制与设计。结构总是和系统相联的,结构是系统的结构,是系统的组成形式,也是系统功能的依据;流程可以说是工程系统或工作系统按时间顺序的描述;被控制的事物和控制装置本身是一个系统,控制就是对系统状态所施加的干预。从总体上把握各单元的内在联系,有助于理解本模块所体现的思想和方法所具有的普适性。例如,声控门可以看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有结构的,它由声音传感控制器、电动机和门组成。控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流程,从声音输入到传感控制器、电动机到门的开闭,就是一个个环节。在声控门中,结构、系统、流程、控制是融为一体的。有了对课程内容的总体把握,才可能在进行单元教学时相互照应,决定取舍。

2、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教学内容                  

  我们国家很大,不同地方学生的自然条件不一样,同一地方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差异,生活经验不同,学习基础不同,智能水平不同,由性别而引起的个性不同,因此,教学内容的把握要考虑上述环境、条件、学生个体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讲什么,提供什么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何种物品,应根据当地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不能搞一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