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时除了同志,连家人都不知道我入了党' 一个九旬老人一辈子的记忆

 Purefact 2016-06-30
一辈子不忘入党的日子

标题标题
  走进刘庆云老人在门头沟的家,是在6月中旬的一个上午。
  
  原本不大的三居室,住了四代人。

  这位91岁的老人看见我,撑着身子从座位上站起来迎接。握着她那饱经沧桑略有些颤抖的双手,发现老人的眼中已经泛起了泪花。

  一尘不染的茶几上,摆放着烈属证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勋章,老人就此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1944年3月15日。”当我问起刘老是哪年入党的时候,她竟然记得如此清晰。

  她的一句话让我深受震撼:“到死,我都不会忘记入党的那一天”。

  老人向我描述入党时的场景:“1944年3月,那时候发展党员还是秘密状态。白天干活,晚上到村里的党组织开会,宣布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她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泛起了笑容,眼中闪烁着光芒。

  “我对着党旗宣誓,永远保守党的秘密,永不叛党!”老人自豪地说,“那时除了党组织的同志,甚至连家人都不知道我入了党。入党后的活动也要严格保密,随时有被发现的危险,和党组织都是单线联系。”

  思绪随着老人的言语,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情况那么危险,是什么样的原因让您在那样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选择加入党组织?”

  “共产党是真抗日,是真替穷苦老百姓做主,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老人的话语铿锵有力。“当时就想着一定要拧成一股绳,打日本,宁死不当亡国奴。”说罢,她指着自己的脚,“要是没有共产党,我现在就是一个小脚老太太,别说革命,连走路都费劲。”

  “组织让我当妇救会的主任,我带头先把头发剪了,把足放了,解放妇女先从一头一脚开始。”老人笑着说,“过去妇女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我先是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放足剪发,然后又办识字班,带着妇女认字,学文化。告诉大家共产党来了,男女平等。大家因为党的到来而得到了解放,就更加拥护和支持共产党。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我们就开始给八路军、游击队做军鞋,做军服,做背包。”  
       
      老人的儿媳妇拿出几双老人亲手做的鞋垫给我看,有的是过去留下的,有的是前几年做的,一针一线透着一股扎实劲儿。“这两年眼花了,做不了了,那个小老虎是我给重孙女做的,做完这个以后,就再也做不了针线活了。”老人指着放在一旁的布老虎说。


  回忆起这90多个春秋,老人用六个字总结:一半苦,一半甜。

  “过去拿野菜当饭吃,你说苦不苦?现在衣食无忧,就是最大的幸福。”她说,“我就反对孩子们扔我的东西,没用的我也不舍得扔,哪怕是一块补丁。我也经常跟孩子们说,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你们这一代,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李德春,刘老的儿子。一边给她端来一盘刚削好的苹果,一边说:“这就是我们的家风,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艰苦朴素,老实本分,甘于奉献。”


  听了李德春的介绍,我们更加切身地感受到这个家对党组织的深厚情感。李德春的爷爷李文勤,是八路军的一名文书,1941年被日本鬼子包围在密云县西湾子南大梁,壮烈牺牲。在母亲的影响下,李德春年轻时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返程的路上,脑海中始终浮现老人的音容笑貌,也反复回味着她说过的每一句话,“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位有着72年党龄的老党员就像是一面镜子,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前行,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张楠)


为您推荐,值得收藏

更多相关新闻

共产党员为什么要交纳党费?

 一个落马市委书记的忏悔!只要有腐败行为,纸包不住火

给纪委的举报信常见的6种'问题',告诉你如何避免

这10个人被查告诉你,网络举报有用!

中央第九轮巡视反馈 20家单位 '问题清单'一览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