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庸女子和爱情

 颐真苑 2016-06-30
灿烂的生命和爱情——赵敏


尽管那些金庸剧的形象不断在心上撞击,是不是让我手抖笔落,一如张无忌画眉罢,推窗时望见了周芷若一样让我久久不得平静。
   《倚天屠龙记》究竟因何总是被广泛关注喜爱着,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到如今拍了也算有六七个版本,好像09版的《倚天》目前正在拍摄,我抱着顽劣之心信手翻看了些,却颇令自己不解。我发现其中灭绝师太的扮相比她的小徒弟,张无忌的爱人之一的周芷若还要漂亮。既然师太都能长到这样的境界了,那还玩儿什么心理变态呢?好好去爱一场吧,就算成了个李莫愁,也远比刻下更有人格魅力。  
   不多言,说评赵敏,这就走着——

       “金盒夹层,灵膏久藏,珠花中空,内有妙方,二物早呈君子左右,何劳忧之深也?”
    这句话是《倚天屠龙记》第二十五回当中,赵敏派人给张无忌递来的短笺所言,表层的意思不过是说,这解读的药物就在锦盒之内,你张无忌自己没有发觉,又四处寻觅未得,最终大动肝火,实在没这个必要。
    但我宁愿把它看作一个诉说着爱情的谜语--关于心门为谁而开。
    它是一封赵敏对张无忌传来的挑战书,却也为他们之间的微妙爱情正式拉开了序幕。千头万绪的倚天读至此处,令人忽觉心弦一动,沿着金盒与珠花的线索,从此便进入一次妙不可言的阅读经历:在这二人之间一个个似敌似友的回合过场中,充满着喜悦又而又跳荡着不安,一路读来,似有三分酒意。
  
   学生时代的读书与现在毕竟不同,再拾倚天,那个曾经在意气风发之际可以笑着骂其不争的张无忌,那个长大后大不如前的张无忌,糊涂而软弱的滥好人张无忌,重读之际,竟然能嘴角现出会心微笑,心头浮上些许怅然。或许是徒增年岁,使得曾经对于人格单纯的判断早已模糊,审视变成了一种寻找契合的阅读历程。江湖在我眼里也逐渐从一个渺不可寻的童话世界变成了身边的万物。
   射雕三部曲浩浩荡荡的激流至倚天忽然归于曲折婉转。如果说射雕写的是是小儿女的懵懂情怀,神雕是青年时的热情如炽,至倚天,则从高高的天庭降到了人间世:江湖,不再能快意恩仇、手起刀落,而是变得丝丝缕缕,牵牵绊绊。
     相对郭靖和杨过,张翠山和张无忌这两代主人公,虽然仍有着比常人更多的际遇遭逢,却也有同常人一样的千般无奈,万种烦忧。面对江湖中人的逼供,张翠山要面对杀死自己妻子的诘难,抑或吐露义兄行踪的精神酷刑。始终在义与情的冲撞中煎熬,没能找到一条救赎之路。他的那一剑,刺向名门正派是义所不容,刺向妻子又是情所不忍,终于便只能刺向自己。聪明如殷素素,对此其实早已有了深深的预感,但她所能想到的唯一出路也只有远离尘嚣。然而冰火岛毕竟不是永恒的避难所,俗世的漩涡总是会把他们卷向错综矛盾的命运。
       
   倚天剑与屠龙刀在红尘之上高悬。如果说,天下的刀兵是屠龙刀的胸襟,赤子的爱恨则是倚天剑的锋芒,那么羁留在世事当中的凡人,谁又不是在一刀一剑的权衡间,透出一片茫然,几许懵懂?譬如灭绝师太,这个老尼姑真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完美诠释,因而必然走上自我灭绝的道路,而谢逊却又走向一个反面:因过于激烈的欲望倾泄,从而终身背负了自我谴责的重负。总之一句话,大家都活得不甚舒坦,但也都没找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还是那几句明教的歌谣唱得好: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具体到张氏父子,这个难题则在于:当世事如同千军万马纷至沓来,却始终有那么一朵小小的绮念在心头轻轻摇曳。这个绮念一旦出现,便是一场场定力与心魔间的抗争。对于张翠山,这个心魔名叫素素,对于张无忌,它则唤作赵敏。两个女人在气质上相似又迥异,殷素素的出场如此清冷,却掩盖不住那种桀骜的魔性。相形之下赵敏的出场磅礴大气,却也有殷素素孤高自许的哀怨。
     在殷赵二女的如花笑靥间,在她们时时变换的男装与女装之间,他们不得不对抗殷素素的手臂与赵敏的纤足所带来的诱惑,敌友难辨,爱恨交织。爱情像一支催化剂,催发出执著也催发出迷惘,附带着甜蜜也附带着忧伤,引领他们的心灵从此走向一场场起伏跌宕。
  
   问题到了张无忌,简直是越发的暧昧起来。琢磨张大教主的心思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儿:他口口声声“义父与父亲都是孩儿的好榜样”,并且时时以此激励自己,但是在冰火岛上养成的自然而然的天性让他始终存在着某些最原始的、没经过社会涤炼的人性,比如耳根很软,容易被骗,见到美女会禁不住动心,所以才有那么一次稀里糊涂的初恋。在对于人生一层又一层的高峰体验之中,他隐隐地觉察了自己内心的好恶取向与正派严密的道德教条之间的磁偏角,这个偏角无论如何掰不拢,让他甚感苦恼。他试图以“一律博爱”这样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大多适用,但偶尔也有不好用的时候:一旦这两个准则出现冲突,便会完全处于窘境,糊而涂哉,糟之糕也。
  
   是以在意气风发的明教领袖张无忌心中,始终埋藏着一个小小的影子,他是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曾阿牛。当张无忌攀上一个又一个武林的巅峰,曾阿牛却也随之陷入一个又一个人生的迷局。然而月明星稀,百川归海,所有的谜题终归有一个题眼,这许多的铺排都要奔向一个注定的答案。就像是屠龙刀的宿命就是寻找对手倚天剑一样,张无忌身受之厄,总得有一个绝顶的高手来与他周旋、替他解开。于是在这山重水复之际,忽然间又是一番柳暗花明:
   ——顺着青石板大路来到一所大庄院前,庄子周围小河围绕,河边满是绿柳,在甘凉一带竟能见到这等江南风景,群豪都为之胸襟一爽。只见庄门大开,吊桥早已放下,那位姓赵的小姐仍是穿着男装,站在门口迎接……
  金庸小说里有很多妖女,个个绮丽万端,是金庸送给主角们最美好的礼物。可以想见,那才是天下英雄莫能当,英雄大侠遇到她们,立时倒撞下马、溃不成军,而且纯属自觉自愿。不过照我看,纵使是这般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时,仍抵不过那小小一个绿柳庄横空出世时的意境高蹈——赵敏郡主迟至第二十三回出场,却令整本倚天顿时明媚起来。灵芙醉客绿柳庄,虽然明教群豪人人不免于难,但中毒最深的还是张无忌,此毒唤作“情根深种”。
  
   来自异族的蒙古郡主赵敏就这样用一种以逸待劳的姿态,犹如一个荡悠悠的音符惊破了张无忌的平静生涯。随着绿柳庄的沟壑道道铺开,敏敏郡主的光彩亦层层显露:她的手下是苦头陀、玄冥二老这样的高手;她读的诗,是“白虹座上飞,青蛇匣中吼”这样的绝句;即便她用的毒,也拥有十香软筋散,醉仙灵芙这样高妙迷醉的名字……绿柳庄一役的高手过招,二人皆遭受了平生未有之败,不过故事高潮迭起之余,又有一些暗箱操作的意味,张无忌无意中使出了最高一招,以致于误打误撞,赢得了头彩:
  ——张无忌左掌摊开,掌中一朵珠花轻轻颤动,正是她插在鬓边之物。
  张无忌摘下了珠花,同时也轻飘飘地摘下了赵敏郡主的芳心。对此,敏敏回应的一招是:礼尚往来,回赠了那只金盒。从此,随着金盒与珠花传递间的三推三就,有去有来,二人玩起了一场场猜心游戏,有时是灵犀一点锋芒毕露,有时却又款通曲意未雨绸缪,其间有无数波澜暗涌,却也一一迤逦写就。至于个中的滋味如何,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赵敏大度地没有对张无忌说破,金庸便也不对我们说破,只待有心人前来抽丝剥茧,触动此中暗藏的机括,读懂其间泛起的串串涟漪。
  引用一段话:
    “张无忌又是一惊,道: ‘你也同去? ’赵敏道: ‘当然啦。听说你义父是在海外孤岛之上,要是他不肯归来,难道要你万里迢迢的借了刀来,给我瞧上一个时辰,再万里迢迢的送去,又万里迢迢的归来?天下也没这个道理。 ’”
  或许出于一个精心设下的意象,倚天当中每一次前往冰火岛的旅程就是一次爱情的朝圣之旅。若说殷素素与张翠山之间的姻缘成就于那一枚悬而未发的银针,那么张无忌与赵敏间的相约则是赵敏决意相随天涯的盟约,它是赵敏对张无忌的公然追求呢。须知古今中外,书中世间,便只有一个赵敏的锦心绣口,能想出如此曲径通幽的暗示,又偏偏搬出一番大道理来,讲得头头是道,振振有辞。这个并非武功绝顶的女子所做到的,正是令江湖无数高手孜孜以求、倾心思慕的最高境界:快意恩仇。
  就这样,赵敏一下子便拿捏住了张无忌的七寸,并用她狂野不羁的目光质问着张无忌的内心。
  
   而当赵敏一身青衣,义无返顾地出现在新婚礼堂上,使周芷若的婚礼成为她与张无忌之间的又一次逗趣,我们知道此事已谐。至此,张无忌心智忽开,作出了平生第一件违背大义的美丽的错误,他这个凡夫俗子的曾阿牛形象也与张无忌合为一体了。他的身上,有着许多我们今天浮沉世间依然要面对的困扰:对自己好的人,总是想要倾力以报,对恶人,又想要杀之以快,然而现实中往往并不是如此圆满,作为明教领袖,他时时担心能力不逮,面对真实的爱欲,却又不由自主地意乱情迷。只有在与赵敏一起的道路上,张无忌得以经受了一次直面爱情与人生的洗礼,这些都是他内心之中最不敢正视,却非常心痒难搔的,是要得最迫切最炽热的啊。
  
   蛛儿和小昭只能把握自己心灵一隅的宁静,却不能帮身处武林之巅的张教主进行关于天下的思辩,而原本是绝对良配的周芷若,更无法帮他解决这些问题——在刀与剑的权衡中,我们可隐隐觉察出她内心的战栗。只有赵敏有解药,她深深地了解世界,也了解自我,并且用她狡黠的眼睛看出了张无忌也是这样的人。依赖于她绝代的才华,她用一支小小的珠花,便四两拨千斤,轻轻地挽天下之欲倾。张无忌遇到了赵敏,那才是棋逢对手,剑遇争锋,找到了真正能够深深地理解他,听他倾诉心底最深切心事的人。
  于是在赵敏那里,张无忌终于得到了救赎。
  
  我想从赵敏对张无忌有意的第一句话(锦盒中),便能贯彻出两个人爱情的关系。当然,我也并不否认,周芷若和小昭们一直在为赵敏的炽烈添砖加瓦,虽然赵敏深具游牧民族特有的豪放热烈,赵敏就因为深谙张无忌的心思,逐渐让这种爱情的准心偏移,从赵敏需要张无忌,变向张无忌对赵敏的需要。或许聪明女子当如是,在这场爱情竞争里,赵敏从未用泪眼滂沱或者歇斯底里来征服这个男人,而是直指张无忌的内心,成为他心中的猿,意间的马。
    当然,爱情往往最不可寻的就是合理性,或者说金庸实在是会编故事。   
  金庸偏爱赵敏,在半部倚天的字字句句当中,处处可见对她的纵容。然而造化就是要钟神秀,像那些天才的诞生,神器的出世,灿烂的夏花,以及瑰丽无匹的爱情一样,这些事往往都很没道理,它们都是造物主设下的难解的谜题。赵敏不仅让张无忌的世界豁然开朗,也让整部《倚天》在她的出现以后变得明美畅意,真不愧是金庸群芳中的绝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