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2016-06-30 | 阅:  转:  |  分享 
  
运动生理学考研复习资料



绪论:??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体的生命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和生殖??一、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新陈代谢包括同化和异化两个过程。??二、兴奋性: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三、应激性: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四、适应性: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第一章骨骼肌的机能???人体的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大类。??骨骼肌的主要活动形式是收缩和舒张。通过舒缩活动完成运动、动作,维持身体姿势。??骨骼肌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支配下,在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下完成的。????第五节骨骼肌收缩??一、骨骼肌的收缩形式?根据肌肉收缩时的长度和张力变化,肌肉收缩可分为4种类型:等张(向心)收缩、等长收缩、离心收缩、等动收缩。??(一)等张(向心)收缩:??概念: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特点:张力增加在前,长度缩短在后;缩短开始后,张力不再增加,直到收缩结束。??是动力性运动的主要收缩形式。????等张训练不利于发展整个关节范围内任何一个角度的肌肉力量。??例:杠铃举起后;跑步;提重物等。??(二)等长收缩??概念: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长度不变。即静力性收缩,此时不做机械功。(不推动物体,不提起物体)??特点:超负荷运动;与其他关节的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同时发生,以保持一定的体位,为其他关节的运动创造条件。例:蹲起、蹲下(肩带、躯干;腿部、臀部);体操十字支撑、直角支撑;武术站桩等。?第六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二)生理学特征:??1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

??第二章血液??第一节概述??一、血液的组成??1.血细胞与血浆??红细胞(男:40%——50%女:37%——48%)、????二、内环境??1.概念: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与人体直接生活的自然环境——外环境相比,内环境存在着其自身的理化特性,如酸碱度、渗透压、气体分压、温度等等,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细胞只有在正常的内环境中才能正常生存。??细胞外液——内环境的主要功能是细胞通过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以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2.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意义??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前提,是维持细胞正常兴奋性和各器官正常机能活动的必要保证。????四、血液的理化特性??4.酸碱度??PH值7为中性;大于7为碱性;小于7为酸性??血浆酸碱度PH值=7.35——7.45最大变化范围:6.9——7.8??血浆(血液)为缓冲溶液,存在由数对抗酸(碱性弱酸盐)和抗碱(酸性弱酸)物质组成的缓冲体系。???例如:组织代谢所产生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浆,与血浆中的NaHCO3发生作用,形成H2CO3(弱酸)。在碳酸酐酶作用下H2CO3又解离为CO2由呼吸器官排出,从而减低酸度,保持酸碱度。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与弱酸发生作用,形成弱酸盐,降低碱度??第二节运动对血量的影响??一、成年人总血量:体重的7%——8%。约每公斤体重70——80毫升。??循环血量: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心血管中迅速流动的血液。??贮存血量:潴留于肝、脾、腹腔静脉以及皮下静脉丛处的血液。流速极慢,血浆量少,红细胞多,必要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释放入循环血量。??第三节运动对血细胞的影响??一、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1.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直径:6——9微米;??具有可塑变形性:可随血液流速和血管口径而改变形态??寿命:120天;生成:红骨髓??破坏:血流冲撞成碎片,由网状内皮系统吞噬??正常值:男性:450——550万个/每立方毫米,平均500万个/每立方毫米??女性380——450万个/每立方毫米,平均420万个/每立方毫米??主要功能:运输氧及二氧化碳;缓冲血液??二、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1.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形态:无色,有核,体积大于红细胞。??分类:颗粒性白细胞——中性、噬酸性、噬碱性??无颗粒白细胞——淋巴、单核??分类计数:各类白细胞所占的白细胞总数百分比??功能:吞噬:中性、单核??三、运动对血小板的影响??血小板的生理特点及功能??形态:体积微小,由骨髓中巨核细胞产生。寿命8——12天。??数量:10——30万个/每立方毫米,三分之一贮存于脾脏。??生理机能:在止血、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保持毛细血管的完整性。???第三章血液循环????第一节心脏的机能??二、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前三种特性都是以肌膜的生物电活动为基础,固又称为电生理特性。心肌的收缩形式指心肌能够在肌膜动作电位触发下产生收缩反应的特性,是心肌的一种机械特性。??1.自动节律性?????三、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与心率??心动周期概念:心房或心室每收缩与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心率愈快心动周期愈短,尤其是舒张期明显缩短。??心率概念: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60——100次/分??影响因素:年龄、性别、动静、神经精神系统活动、进食、体位、体温等??最大心率:每个人的心率增加都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叫做最大心率。220-年龄(个体最大强度运动)??测定意义:1.了解循环系统机能。??2.掌握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3.运动员自我监督和医务监督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定心率??(二)、心脏的泵血过程??可将心室从收缩开始到舒张结束划分为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速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溢期和减慢充溢期。????1.心输出量??概念: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1)每搏输出量与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舒末容积-缩末容积即余血(145-75=70毫升)??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正常值:55%——65%。??意义:射血分数愈高则心脏供血愈好。????(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每分输出量=每搏量心率??正常值:约5L/分,女性略低,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可达25——35L/分??心指数: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心输/体面积)??正常值:5/1.6-1.7=3.0-3.5升/分㎡??年龄、运动状态、生理状态、情绪可影响。??(3)心输出量的测定??每分输出量=每分钟由肺循环所吸收的氧量/每毫升动脉血含氧量-每毫升静脉血含氧量??(4)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a心率和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因此,每搏量↑→心输出量↑,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心输出量↑。因心率过快可使心动周期中舒张期过短,回心血量减少。心率过缓可使每分输出量减少。运动员心脏由于心肌发达,每搏量高故可在心率低的情况下保证正常输出量。??b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是决定每搏输出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心肌收缩力↑→每搏量↑→射血分数↑→心室腔余血↓??机理:异长自身调节(初长度调节:肌小节长度)→心室充盈↑→收缩力↑??等长自身调节(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交感神经、儿茶酚胺等)↑→心肌收缩力↑??另一方面心率加快,每份输出量亦增加。??c静脉回流量??心脏输出的血量来自静脉回流。静脉回流量的增加是心输出量持续增加的前提。在正常人体内,静脉回流量与心输出量保持着动态平衡。静脉回流量还与肌肉收缩和胸内压密切相关。??????第二节血管生理??二.血压??(1)概念: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单位面积的侧压力。??血液流动是由于心脏射血造成的主动脉首端与右心房之间的压力差决定的,而各段血管口径不一样,对血流的阻力不一样,血液的流速亦不同,因此各段血管的血压不一样。??(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收缩压:心室收缩射血形成。100——12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弹性回缩形成。60——80mmHg??平均动脉压:心动周期内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舒张压+脉压/3??脉搏压:收缩压-舒张压0——40mmHg??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5mmHg??低血压:收缩压﹤90mmHg舒张压﹤50mmHg??生理:性别影响(男﹥女),年龄影响(青﹥老),活动状态(动﹥静),??遗传因素??(3)动脉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因素:心室射血作用、外周阻力作用、大动脉弹性作用,循环血量充足,血管充盈为前提。??心室收缩射血入动脉对管壁产生侧压力,形成收缩压。每搏量大则收缩压高。??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心脏每搏输出量:当每搏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升高不多,故脉压增大。反之,当每搏输出量减少时,则收缩压减低,脉压减小。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运动中,每搏输出量增加,故收缩压也升高。??心率:如果心率加快,而每搏输出量和外周组力都没有变化时,由于心舒期缩短,在心舒期间内流至外周的血液也就减少,所以心舒期末,贮存于大动脉中的血压就多,舒张期血压也就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时,则舒张压减低,脉压增大。??外周阻力(小动脉平滑肌舒缩状态)在每次心脏射血时成为阻止血液全部流走的阻力,故每次仅有1/3的每搏量流走,而2/3滞留于大动脉,使大动脉管壁弹性扩张,动能转为势能贮备,在心舒期内弹性回缩形成舒张压。外周阻力大则舒张压明显增高,收缩压也增高。??主动脉、大动脉管壁弹性贮器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弹性好,具有缓冲动脉血压变化的作用,也就是有减小脉压的作用。但如硬化则可使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血管系统内血量充盈,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相适应是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体循环平均动脉压7mmHg)循环血量绝对(大失血)或相对(血管扩张)减少,使体循环平均压下降,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心率加快使心舒期缩短,心舒期内流走血液减少,动脉存血增多,舒张压增高。反之则舒张压降低。??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三)心血管反射??二、心血管活动的体液调节??(一)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都有兴奋作用,促进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显著升高。????第四节肌肉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二、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性影响??1.窦性心动徐缓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至40-60次/分,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这是由于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作用加强,而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的结果。窦性心动徐缓是可逆的,即便安静心率已降到40次/分的优秀运动员,停止训练多年后,有些人的心率也可恢复接近到正常值。一般认为,运动员的窦性心动徐缓是经过长期训练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2.运动性心脏增大,?

??三、测定脉搏(心率)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一)脉搏(心率)??1.基础心率及安静心率清晨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为基础心率。身体健康、机能状况良好时,基础心率稳定并随训练水平及健康状况的提高而趋平稳下降。如身体状况不良或感染疾病等,基础脉搏则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在运动训练期间,运动量适宜时,基础心率平稳,如果在没有其他影响心率因素(如疾病、强烈的精神刺激、失眠等)存在的情况下,在一段时间内基础心率波动幅度增大,可能是运动量过大,身体疲劳积累所致。??安静心率是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非运动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也有差别,一般来说,耐力项目运动员的安静心率低于其他项目运动员,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安静心率较低。评定运动员安静心率时,应采用运动训练前后自身安静心率进行比较,运动后心率恢复的速度和程度也可衡量运动员对负荷的适应水平。??2.评定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通过定量负荷或最大强度负荷试验,比较负荷前后心率的变化及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可以对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作出恰当的判断。心率的测定还可以检查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对判断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一定的意义。??3.控制运动强度??运动中的吸氧量是运动负荷对机体刺激的综合反应,目前在运动生理学中广泛使用吸氧量来表示运动强度。??心率和吸氧量及最大吸氧量呈线性相关,最大心率百分比和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也呈线性相关,这就为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耐力训练中,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最为普遍,常用的公式为:(最大心率-运动前安静心率)/2+运动前心率。所测定的心率可为教学、训练及健身锻炼提供生理学依据。耐力负荷的适宜强度也可以用安静时心率修正最大心率百分比的方法来确定,运动时心率=安静时心率+60%(最大心率-安静时心率)??在涉及游泳等运动的间歇训练中,一般多将心率控制在120-150次/分的最佳范围内。一般学生在早操跑步中的强度,可控制在130-150次/分之间。成年人健身跑可用170减去年龄所得的心率数值来控制运动强度。??第四章呼吸机能??概述??第一节呼吸运动和肺通气量??2.呼吸的三个环节(连续过程):外呼吸(肺通气、肺换气),气体运输,内呼吸(组织换气、细胞内氧化代谢)视图????二、肺通气机能(二)基本组成:??潮气量:每一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气量。平静呼吸时约400-600毫升。??补吸气量:平静吸气之后,再做最大吸气时,增补吸入的气量。约1200毫升。??深吸气量: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补呼气量:平静呼气之后,再做最大呼气时,增补呼出的气量。约900-1200毫升。??余气量:最大呼气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之后,仍存留与肺内的气量。平衡肺泡内气体分压,使吸气时不致于O2分压过高,呼气时不致O2分压过低,造成静脉血液动脉化时断时续,影响气体交换。呼气困难会使功能余气量增加。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供参考。男:3500毫升女:2500毫升.肺总容量: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男:5000毫升,女:3500毫升????(四)肺泡通气量??概念: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第三节气体交换和运输??????二、气体运输??概念: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一)氧的运输??运输载体:血红蛋白(Hb)结构的亚铁离子???氧含量: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实际量。??氧饱和度:每100毫升血液中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2.氧离曲线:是表示PO2与Hb结合O2量关系或PO2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3.氧储备??血液、肺:1300——2300毫升??肌红蛋白(骨骼肌、心肌、肝脏):240——500毫升,与氧的亲和力大于血红蛋白,在体内氧分压极度下降时才解离氧。????5.氧脉搏??概念: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为评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值愈高说明心肺功能愈好,效率愈高。????????第四节运动对呼吸机能的影响????四、运动时的合理呼吸??(一)减小呼吸道阻力:口鼻并用,以口代鼻;??(二)提高肺泡通气效率:深而慢的呼吸形式;??(三)与技术动作相适应:呼吸形式、时相、节奏的配合;??(四)合理运用憋气????第五章物质与能量代谢????第二节能量代谢???二、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二)三个能源系统的特征??根据运动强度、形式由三个能源系统分别或配合供能。??磷酸源系统、酵解能系统、氧化能系统??磷酸原系统即ATP—CP系统??特点:不需氧,直接分解,供能速率快但产生能量较少,CP来源有限,维持运动6—8秒。ATP→ADP+Pi+E;ADP+CP→ATP+C??酵解能系统??底物:肌糖原、葡萄糖??特点:不需氧,供能速度较快,生成ATP较少,有乳酸产生,运动30秒供能速率最大=5.2毫摩尔/公斤/秒,维持2—3分钟运动。糖元+ADP+Pi→ATP+乳酸??氧化能系统??底物:三大能源物质,??特点:有氧条件下分解供能,供能速度较慢,产生能量多,最大速率=2.6毫摩尔/公斤/秒,贮量丰富,维持1小时以上运动的能量供应。??糖、脂肪、蛋白质+O2+ADP+Pi→CO2+H2O+AT????第六章肾脏机能??一、排泄与排泄途径??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进入机体的各种异物,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通过四个途径排泄。从呼吸器官排出。从消化道排出。从皮肤排出。从肾脏排出。其中肾脏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肾脏不仅有排泄代谢产物的作用,还有调节体液、维持体内渗透压和酸碱度的作用,从而对保持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肾脏调节体内酸碱平衡是通过“排氢保钠”(“排酸保碱”),使血浆和尿pH值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二、运动对肾脏机能的影响??(二)运动性蛋白尿: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三)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称为运动性血尿。第七章内分泌机能??第一节内分泌概论??二、激素??(一)激素????第二节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作用??一、腺垂体生长激素??第八章感觉与神经机能??第一节感觉器官??一、概述??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同构成的器官。??(一)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1.适宜刺激??每种感受器都有它最敏感的刺激,这种刺激就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2.换能作用??各种感受器可将其所接受的各种形成的刺激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传向中枢,故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3.编码作用??感受器不仅将外界刺激能量转变成电位变化,同时将刺激的环境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排列组合之中。把这一作用称为编码作用。??4.适应现象??当一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其感觉神经产生的动作电位频率,将随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称此现象为适应。感受器不同而适应的速度也不同。(二)感觉信息的传导??1.特异性传入系统??

2.非特异传入系统:(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1.体表感觉??特点是:??(1)感觉冲动向皮质投射呈左右交叉,但头面部感觉冲动投射到左右双侧皮质。??(2)投射区域的空间位置是倒置的,即下肢的感觉区在皮质顶部,上肢感觉区在中间,头面部感觉区在底部??(3)投射区的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灵敏程度有关。??2.运动感觉区:运动感觉投射代表区位于中央前回,该区是运动区,也接受关节和肌肉的感觉投射。??3.视觉感觉区:位于枕叶距状裂上下缘。??4.听觉和前庭觉:为余颞叶的颞横回和颞上回,听觉皮质代表区是双侧性的。??5.内脏感觉:内脏感觉的投射区位于第一和第二感觉区。????(二)眼的感光机能?????如果维生素A补充不足,就会影响人在暗处的视力,即引起夜盲症。??三、听觉与位觉??前庭反射:是指前庭器官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以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例如眩晕、恶心、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四、本体感觉????(一)本体感受器结构与功能??1.肌梭??肌梭呈梭型,位于肌纤维之间并与肌纤维平行排列,是一种长度感受器。当肌肉被拉长时肌梭也随之拉长,于是肌梭的感受部分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冲动经感觉神经传入中枢,反射性的引起被牵拉肌肉收缩。当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缩短,肌梭也随之缩短,于是消除了对肌梭的刺激,使传入冲动停止。??2.键梭??腱梭分布在腱胶原纤维之间,与梭外肌纤维串联,是一种张力感受器。当肌肉收缩张力增加时,腱梭因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冲动沿着感觉神经传入中枢,反射性的引起肌肉舒张。??第二节肌肉运动的神经调控???1.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牵张反射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腱反射,也称位相性牵张反射;另一种为肌紧张,也称紧张性牵张反射。????2.姿势反射??在身体活动过程中,中枢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这种反射活动总称姿势反射。??(1)状态反射??状态反射是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规律: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性相对加强;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加强,对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2)翻正反射??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称为翻正反射。翻正反射包括一系列反射活动,最先是由于头部位置不正常,从而引起头部的位置翻正。头部翻正以后,头与躯干的位置关系不正常,使颈部关节韧带或肌肉受到刺激,从而使躯干的位置也翻正。例如,体操运动员的空翻转体,跳水运动员的转体,都是要先转头,再转上半身,使动作优美、协调且迅速。????三、条件反射的?2、条件性反射??(1)消退抑制??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消退抑制。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本质上是消退抑制。??(2)分化抑制??在学习动作开始阶段,由于泛化现象会产生错误或多余的动作,通过对正常动作的强化和对错误动作不强化,可以加强正确动作的掌握。????第九章运动技能??第一节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和生理本质??1.运动技能的基本概念:人体在运动中有效地掌握和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3.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第二节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及发展??运动技能的形成可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或三个过程。??一、泛化过程??发生在学习技术初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以及自己的运动实践,都只能获得一种感性认识,而对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并不完全理解。由于人体内外界的刺激通过感受器传到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另外,因为皮质内抑制尚未建立,所以大脑皮质中的兴奋与抑制都成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建立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表现为动作费力,僵硬不协调,有多余动作。这些现象是大脑皮质细胞兴奋扩散的结果。教学重点是强调动作的主要环节和纠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正确示范,不强调动作细节。??二、分化过程??发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外界刺激引起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分??化抑制发展,条件反射建立渐稳定,动力定型初步建立,大脑皮质的活动由泛化进入分化阶段。表现为不协调和多余动作逐渐消失,错误动作逐渐纠正,但动力定型不巩固,遇新异刺激可重新出现多余和错误动作。教学重点是强调错误动作的纠正,让学生重点体会动作细节。??三、巩固过程??发生在反复练习之后。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已建立巩固,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精确。动力定型牢固建立。表现为动作准确、优美,某些环节出现自动化。由于内脏器官活动与动作配合协调,动作完成轻松省力。环境变化时动作结构也不易受破坏。应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巩固动作技术。??四、动作自动化??所谓动作自动化,就是练习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其特征是对整个动作或者是对动作的某些环节,暂时变为无意识的。??动作技能巩固之后,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技术动作。此时大脑皮质有关区域兴奋性可较低,但动作完成仍是在大脑皮质的控制之下,必要时又可转换为有意识活动。??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与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相对脱离,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可独立进行。必要时,两个系统的活动仍可成为运动动力定型的统一机能体系。??动作自动化阶段仍应不断检查动作质量,以防动作变形、变质。?????第十章有氧、无氧工作能力?????????第二节有氧工作能力??一、最大摄氧量??(一)最大摄氧量概念??最大攝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的极限水平量,单位时间内(通常以每分钟为计算单位)所能攝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攝氧量(maximaloxygenuptake,VO2max).最大攝氧量也称做为最大吸氧量(maximaloxygenintake)或最大耗氧量(maximaloxygenconsumption)。??????(三)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1.氧运输系统对VO2max的影响??(1)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是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的影响的因素之一。??(2)血红蛋白含量及其载氧能力与VO2max密切相关??(3)而血液运动氧的能力则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循环系统的运输效率,即心输出量的大小,它受每搏输出量和心率报制约。所以,有训练者与无训练在从事最大负荷工作时心输出量的差异主要是由每搏出量造成的。由此可见,心脏的泵血机能及每搏输出量的大小是决定VO2max的重要因素。??2.肌组织利用氧能力对VO2max的影响??每100ml动脉血流经组织时,组织所利用(或吸入)氧的百分率称为氧利用率。??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主要与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有关。许多研究表明,慢肌纤维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肌纤维中的线粒体数量大、体积大且氧化酶活性高,肌红蛋白含量也较高。慢性纤维的这些特征都有利于增加慢肌纤维的攝氧能力。??3、其它因素对VO2max的影响??(1)遗传因素VO2max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许多学者的研究也指出,VO2max与遗传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可训练性即训练使VO2max提高的可能性较小,一般为20%-25%。??(2)年龄、性别因素??VO2max在少儿时期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并于青春发育期出现性别差异,男子一般在18-20岁时最大攝氧量达峰值,并能保持到30岁左右;女子在14-16岁时即达峰值,一般可保持到25岁左右。以后,VO2max将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减。??(3)训练因素??长期系统进行耐力训练可以提高VO2max水平,戴维斯(Davis)对系统训练的人进行了研究,受试者的VO2max可提高25%,表明经训练VO2max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的。越野滑雪和长跑等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最大攝氧量最大,明显高于在非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和无训练者。??在训练引起VO2max增加过程中,训练初期VO2max的增加主要依赖于心输出量的增大;训练后期VO2max的增加则主要依赖于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的增大。但由于受遗传因素限制,VO2max提高幅度受到一定制约。????二、乳酸阈??乳酸阈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1、评定有氧工作能力??VO2max和LT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二者反映了不同的生理机制。前者主要反映心肺功能,后者主要反映骨骼肌的代谢水平。通过系统训练VO2max提高可能性较小,它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而LT较少受遗传因素影响,其可训练性较大,训练可以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个体乳酸阈。显然,以VO2max来评定人体有氧能力的增进是有限的,而乳酸阈值的提高是评定人体有氧能力增进更有意义的指标。??2、制定由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理论与实践证明,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由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其理论依据是,用个体乳酸阈强度进行耐力训练,既能使呼吸和循环系统机能达到较高水平,最大限度的利用有氧供能,同时又能在能量代谢中使无氧代谢的比例减少到最低限度。研究表明,优秀耐力运动员有较高的个体乳酸阈水平。对训练前后的纵向研究也表明,以个体乳酸阈强度进行耐力训练,能有效的提高有氧工作能力。??三、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一)持续训练法??持续训练法是指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且不同歇地进行训练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发展有氧代谢能力。主要表现在:能提高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均衡稳定性,改善参与运动的有关中枢间的协调关系,并能提高心肺功能及VO2max,引起慢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肌红蛋白也有所增加。??(二)乳酸阈强度训练法??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以此强度进行耐力训练能显著提高有氧能力。有氧能力提高的标志之一是个体乳酸阈提高。由于个体乳酸阈可训练性较大,有氧耐力提高后,其训练强度应根据新的个体乳酸阈强度来确定。??(三)间歇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是指在两次练习之间有适当的间歇,并在间歇期进行强度较低的练习,而不是完全休息。??1、完成的总工作量大:间歇训练比持续训练法能完成更大的工作量,??2、对心肺机能的影响大:间歇训练法是对内脏器官进行训练的一种有手效手段。在间歇期内,运动器官(肌肉)能得到休息,而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活动仍处于较高水平。??(四)高原训练法??在高原训练时,人体要经受高原缺氧和运动缺氧两种负荷造成缺氧刺激比平原更为深刻,促使HB和红细胞数量增加。????第三节无氧工作能力??无氧工作能力是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一、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无氧工作能力是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它由两部分组成,即由ATP-CP分解供能(非乳酸能)和糖无氧酵解供能(乳酸能)ATP-CP是无氧功率的物质基础,而乳酸能则是速度耐力的物质基础。??1、ATP-CP和CP的含量:人体在运动中ATP和CP的供能能力主要取决于ATP-和CP含量,以及通过CP再合成ATP-的能力。肌肉中的ATP和CP在10秒内就几乎耗竭。,??2、糖原含量及其酵酶活性:糖原含量及其酵解酶活性是糖无氧酵解能力的物质基础,糖无氧酵解供能是指由肌糖原无氧分解为乳酸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实验表明,通过训练可使机体能过糖酵解产生乳酸的能力及其限度提高。不少学者提出用运动后最大乳酸评价无氧代谢能力。他们发现最大乳酸值与多种无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的成绩相关。??3、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及运动后恢复过程的代谢能力: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包括参与代谢过程的酶活性、神经与激素对代谢的调节、内环境变化使酸碱平衡的调节以及各器官活动的协调等。血液缓冲系统对酸性代谢产物的缓冲能力,以及组织细胞尤其是脑细胞耐受酸性代谢产物刺激的能力都是影响糖酵解能力的因素。??4、最大氧亏积累:在剧烈运动时,需氧量大大超过攝氧量,肌肉能过无氧代谢产生能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最大氧亏积累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度运动时(一般持续运动2-3分钟,)完成该项运动的理论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最大氧亏积累是目前检测无氧工作能力的最有效方法第十一章身体素质??通常人们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第一节力量素质??一、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1.肌纤维的横断面积??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力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肌纤维横截面积增加造成的。由运动训练引起的肌肉体积增加,主要是由于肌纤维中收缩成分增加的结果。肌纤维中收缩成分的增加,是由于激素和神经调节对运动后骨骼肌收缩蛋白的代谢活动发生作用,使蛋白质的合成增多。研究证明,训练引起的肌肉中蛋白质增加,主要是使肌球蛋白增加。??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横断面增大,除蛋白质增多外,同时伴随着肌肉胶原物质的增多。肌肉周围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起着肌纤维附着框架的作用。??2.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大小、类型直接影响到肌肉力量。对于同样肌纤维数量而言,快肌纤维的收缩力明显大于慢肌纤维,因为快肌纤维内含有更多的肌原纤维,无氧供能酶活性高,供能速率快,单位时间内可完成更多的机械功。运动单位是指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骨骼肌纤维,由于所支配的肌纤维类型不同,运动单位可分为快肌运动单位和慢肌运动单位。通常情况下,同样类型的运动单位,神经支配比大的运动单位的收缩力强于神经支配比小的运动单位的收缩力。??3.肌肉收缩时动员的肌纤维数量??当需克服的阻力负荷较小时,主要由兴奋性较高的慢肌运动单位兴奋收缩完成,此时动员的肌纤维数量较少,随着阻力负荷的增加,运动中枢传出的兴奋信号亦随之增强,兴奋性较低的运动单位亦逐渐被动员,兴奋收缩的肌纤维数量也随之增多。??4.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肌纤维的收缩初长度极大地影响着肌肉最大肌力。研究表明,肌纤维处于一定的长度时,肌纤维收缩力增加。另外,肌肉被拉长后立即收缩,所产生的肌力远大于肌肉先被拉长、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收缩所产生的肌力。??5.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主要通过协调各肌群活动、提高中枢兴奋程度、增加肌肉同步兴奋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来提高肌肉最大肌力。??6.年龄与性别??肌肉力量从出生后随年龄的增加而发生自然增长,通常在20-30岁时达最大,以后逐渐下降。10-12岁以下的儿童,男孩的力量仅比女孩略大。进入青春期后,力量的性别差异加大,由于雄性激素分泌的增多,有效地促进了男孩肌肉和骨骼体积的增大,使其力量明显大于女孩。??7.体重??体重大的人一般绝对力量较大。体重较轻的人可能具有较大的相对力量。??二、功能性肌肉肥大??功能性肌肉肥大是指由于运动训练所引起的肌肉体积增大。肌肉的功能性肥大主要表现为肌纤维的增粗。肌纤维的增粗可表现为肌浆型功能性肥大和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两种情况。??肌浆型肥大是指肌纤维非收缩蛋白成分的增加所致的肌肉体积增加。通常,较小强度长期运动训练会导致此类功能性肥大,肥大出现的部位主要是慢红肌(型肌)和快红肌(a型肌)肌纤维中。??肌原纤维型的功能性肥大表现在肌纤维中的收缩蛋白含量增多,肌原纤维的体积明显增加。这种肥大导致肌肉绝对肌力和相对肌力的显著提高。长期大负荷力量训练可导致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产生部位主要在快白肌(b型肌)纤维中。??三、力量训练原则??(一)大负荷原则??此原则是指要有效提高最大肌力,肌肉所克服的阻力要足够大,阻力应接近(至少超过肌肉最大负荷能力2/3以上)或达到甚至略超过肌肉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通常低于最大负荷80%的力量练习对提高最大肌力的作用不明显。??(二)渐增负荷原则??此原则是指力量训练过程中,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肌肉所克服的阻力也应随之增加,才能保证最大肌力的持续增长。某一负荷最初对某一个练习者来说可能是最大负荷,须竭尽全力才能克服,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这一负荷对他来说已经不是最大负荷了。??(三)专门性原则??专门性原则是指所从事的肌肉力量练习应与相应的运动项目相适应。力量训练的专门性原则包括进行力量练习的身体部位的专门性和练习动作的专门性。??运动技术的专门性有时显得更为重要。在一些情况下,两类运动中使用的肌群是相同的,但运动的形式却是不同的。??(四)负荷顺序原则??负荷顺序原则是指力量练习过程中应考虑前后练习动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总的来说应遵循先练大肌肉、后练小肌肉、前后相邻运动避免使用同一肌群的原则。??(五)有效运动负荷原则??此原则指要使肌肉力量获得稳定提高,应保证有足够大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以引起肌纤维明显的结构和生理生化改变。??(六)合理训练间隔原则??合理训练间隔原则就是寻求两次训练课之间的适宜间隔时间,使下次力量训练在上次训练出现的超量恢复(超量恢复的概念见第十二章)期内进行,从而使运动训练效果得以积累。下次训练间隔时间与训练强度和训练虽有密切的关系,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大,间隔时间应长。通常较小的力量训练在第二天就会出现超量恢复,中等强度的力量训练应隔天进行,而大强度力竭训练一周进行1-2次即可。?????第三节耐力素质????一、有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有氧耐力主要涉及氧运输系统(呼吸、循环系统、血液)与氧利用系统肌组织的有氧代谢,这两个机能系统之一,或一起提高和发展都可以增长有氧耐力。在训练初期最大摄氧量的增大主要依赖心输出量的加大,如再训练下去则主要依赖动脉脉氧差的增加。心脏的泵血机能往往构成影响最大摄氧能力发展的限制因素。肌组织进行有氧代谢的机能影响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因而也必然影响有氧耐力。??目前已肯定认为,心输出量是决定Vo2max的中枢机理,而肌纤维类型的百分组成及其氧化供能能力测定是Vo2max的外周机理。??“最大摄氧量是指运动每分钟能够吸入并被身体利用的氧的最大数量。”??“最大摄氧量是人体氧运输系统及氧利用系统被动用达到最高水平时的耗氧量”。它标志着人体有氧耐力的最大潜能。”??“当人体进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时,每分摄氧量达到最高水平,称为最大摄氧量”。??无氧阈是指人体在递增工作递增工作强度运动中,由有氧代谢供能开始大量动用无氧代谢的供能的临界点(转折点),常以血乳酸含量达到4mm时所对应的强度%Vo2max,中人体保持有氧代谢的能力。无训练健康男子的无氧阈约为55—65%Vo2max。优秀耐力运动员ATP可达80%Vo2max。??不少学者认为,Vo2max的值受遗传因素较大影响,可作为重要的选材。AT受训练的影响较大,在耐力训练过程中,阶段性的测定AT,可以判断有氧耐力的增长情况,据此调整训练计划。研究发现,以耗氧量表示的AT值每增加1ml,10000米跑成绩可提高200秒。??二、无氧耐力的生理基础??无氧耐力(anaerobicendurance)是指机体在无氧代谢(糖元氧酵解)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无氧耐力有时也称为无氧能力(anaerobiccapacity)。提高无氧耐力的训练称为无氧训练。??无氧耐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肌肉内糖元氧酵解供能的能力、缓冲乳酸的能力以及脑细胞对血液pH值变化的耐受力。??1、肌肉内无氧酵解功能的能力与无氧耐力??肌肉无氧酵解能力主要取决于肌糖原的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优秀赛跑运动员腿肌中慢肌纤维百分比及乳酸脱氢酶活性随项目不同而异,长跑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中跑居中,短跑最低;而乳酸脱氢酶和磷酸化酶的活性却相反,短跑运动员最高,长跑最低。??2、缓冲乳酸的能力与无氧耐力??机体缓冲乳酸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碳酸氢钠的含量及碳酸酐酶的活性??3、脑细胞对酸的耐受力与无氧耐力??尽管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能中和一部分进入血液的乳酸,但由于进入血液的乳酸量大,加上因氧供不足而导致代谢产物的堆积,都将会影响脑细胞的工作能力,促进疲劳的发展。因此,脑细胞对这些不利因素的耐受能力,无疑也是影响无氧耐力的重要因素。第十二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第一节、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一、赛前状态。??赛前状态依据其生理反应特征和对人体机能影响的程度可分为三种类型??1.准备状态型??2.起赛热症型??3.起赛冷淡型??第二节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一、进入工作状态??二、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1、生理极点及产生机理??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由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动员速率明显滞后于躯体神经系统,导致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的动态平衡关系失调,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的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及精神低落等症状,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极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致使供氧不足,大量乳酸积累使血液pH值朝酸性方向偏移。这不仅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和循环系统活动紊乱。这些机能的失调又使大脑皮质运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2、第二次呼吸及产生的机理??“极点”出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同时运动速度暂时下降,使运动时每分需氧量下降,以减少乳酸的产生,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第二次呼吸”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开始进入稳定工作状态。??3、影响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因素??“极点”来得迟早、反应强弱及“第二次呼吸”出现的快慢等,不仅与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有关,还与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及呼吸方式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中长跑项目“极点”反应较明显;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得越早,反应也越强烈,“第一次呼吸”出现得也愈迟。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可推迟“极点”的出现和减弱“极点”的反应程度。减轻“极点”反应的主要措施包括:继续坚持运动;适当降低运动强度;调整呼吸节奏,尤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恰当地克服“极点”反应的措施有助于促进“第二次呼吸”的出现。??三、稳定工作状态??在运动过程中,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的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或相对稳定状态。此时,人体的生理功能与运动功率输出保持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保持相对平衡。这种机能状态称为稳定工作状态。稳定工作状态可分为真稳定工作状态和假稳定工作状态。??(一)真稳定工作状态在进行强度较小、运动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工作状态。在真稳定工作状态下,肺通气量、心率、心输出量、血压及其他生理指标保持相对稳定,运动中的能量供应以有氧供能为主,乳酸堆积较少,血液中酸碱平衡不致受到扰乱,运动的持续时间较长,可达几十分钟或几小时。真稳定工作状态保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氧运输系统功能,该功能越强,稳定工作状态保持的时间则越长。??(二)假稳定工作状态当进行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吸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吸氧量水平,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此时,机体的有氧供能能力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无氧供能系统大量参与供能,机体能够稳定工作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很快进入疲劳状态。故称这种机能状态为假稳定工作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由于机体以无氧供能为主,乳酸的产生率大于清除率,使血乳酸增加,pH值下降,运动不能持久。在假稳定工作状态下,与运动有关的生理功能基本达到极限,如心率、血压、肺通气量和呼吸频率等。同时肌肉的电活动亦加强,表明募集了新的运动单位以代偿肌肉的疲劳。??????第三节运动性疲劳及产生机理??一、运动性疲劳概述??(一)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的生理过程。运动性疲劳是由运动引起的一种特有生理现象。这一疲劳概念的特点是:把疲劳时体内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有助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在其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多指标同时改变都可以来判断疲劳。另外,也有人将疲劳定义为: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象。????(三)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1、“衰竭学说”??依据长时间运动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降低,而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现象,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能源物质的耗竭。??2、“堵塞学说”??堵塞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造成的。??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该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机体内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所致。??4、“保护性抑制学说”??运动性疲劳是由于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运动时大量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相应的神经元,使其长时间兴奋导致耗能增多,为避免进一步消耗,便产生了抑制过程。??5、“突变理论”??疲劳是由于运动过程中三维空间关系改变所致(能量消耗、肌力下降和兴奋性改变三维空间关系)??6、“自由基损伤学说”??由于自由基化学性活泼,因而造成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与破坏。??此外,内分泌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下降也与运动性疲劳有关。????第四节恢复??一、恢复过程??恢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运动中恢复阶段、运动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阶段和运动后超量恢复阶段??第一阶段:运动时能源物质的消耗占优势,恢复过程虽也在进行,但是消耗大于恢复,所以总的表现是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第二阶段: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第三阶段: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超量恢复保持一段时间后又会回到原来水平。??超量恢复的程度和出现的时间与所从事的运动负荷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消耗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越明显。如果活动量过大,超过了生理范围,恢复过程就会延长。





许西























献花(0)
+1
(本文系会哭的土豆x...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