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庸人生:从众是最大的保护色

 喋喋不休的W 2016-06-30

不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事:


每当你提出些不同的观点,总有人理直气壮地跳出来反驳:“他们都是这么想的,之前都是这样做的啊”。


先别急着骂他们傻X。来看一段著名的电梯实验,粗糙的黑白画质也阻挡不了它意义深远,一针见血的内容令人印象深刻:



实际上,从众的心理暗示十分常见,人本身就是一种模仿性的动物。“大部分人是对的”在潜移默化中对我们洗脑,你也没能例外。

 

举个栗子,这里有两个同一店铺,售价相同的电吹风,你会买哪个:




大家应该都会选择销量6千而不是6人购买的那个吧。


我们自动忽略了“多数”也可以作假,只是下意识做出了一个“安全”的选择。

 

买一个电吹风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你确定不会在重要的决策上也为了“安全”而随大流,而不是优先思考哪个是正确的吗?


有趣的是,从众还不是害我们最深的那个——心理学家早就发现,大多数人的思维都会走进以下8个误区。


思维方式或许才是我们做出平庸决定,泯然众人的根源。而我们还不自知。


本文由LinkedIn翻译原创。

 




某种意义上,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从众。


有人特立独行,别人看来可能就不舒服。甚至由于他的不同寻常,大家会回避他。

 

除非他能够强大到足以撼动大众的观点,并因此成为时尚。比如巴黎的时装设计师们,再比如乔布斯和伟大的iPhone。

 



1

人们喜欢从众

不管实际情况


研究发现,即便是明显错误的选择,如果这个选择被大多数人所选,人们也会在明知错误的情况下选择从众。


心理学家Solomon Asch的实验可以印证这一点:让参与者观察三条直线,选出哪条和左边的标准线一样长。实际情况是:2明显比其他两条更接近标准线。




实验中,只有一个真正被试的参与者,其他人都被告知要说3最接近标准线。最终研究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参与者都至少同意了一次这个错误答案。


精神病学家,神经系统科学家Gregory Berns重复了同样的实验,得到了相似的答案。他扫描了参与者的大脑,发现群体压力确实能引起人们对于现实判断的改变,反对群体的意见让人们感觉精神紧张。


这大概解释了为什么真理总站在少数人的一边?大部分人并不具备坚持真理的勇气。


2

严于律他

宽于律己


有人在路上撞到你,你的第一反应通常是这人傻X,而不是想想他是不是真有急事。




你在路上撞到别人,你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自己并非故意,而是赶去赴约,如果对方责难,你会感到非常委屈,认为对方实在太不近人情。


这种情况被称作“对应偏差”,即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的错误是滔天大罪,而自己则是迫不得已。


所以,下次对他人发怒之前,先想想换成你会不会委屈吧,不要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3

常被诱饵欺骗

还自以为占了便宜


行为经济学家Dan Ariely在TED演讲中解释过“诱饵效应”。




《经济学人》曾有一个广告,他们提供了三种订阅方式:电子版$59,纸质$159,两者兼得也是$159——这个选项显然充满吸引力。


第三个选项造成了一种免费获得原本价值$59的电子版的错觉,让他们心甘情愿掏钱的同时,还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但实际上,多提供一个电子版,商家几乎没有增加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单选电子版也足够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


你以为会让你赚到的选择,可能只是别人诱导你做出的选择。


事实上,对方演绎了你的思维路径,“帮”你做出了选择——杂志事小,想想你有没有更重要的事进入了别人的预设?


4

权力成就你的社会地位

也会毁掉你的健全人格


Kevin Coe最近一个关于“权力如何影响行为”的研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研究者们让参与者分为3个队伍,并指定了领导者,然后研究者们带了5份饼干来让领导者分配,结果显示指定的领导者们更有可能会自己分2份,且一直不礼貌地张嘴咀嚼,让碎屑撒一桌。


研究者们说,权力让人们变得更有攻击性,比如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文化中进行性骚扰,或者仇视少数族群。




所以,越往高处走,越要提醒自己,你是否因权力而膨胀,是你控制了权力,还是权力控制了你?

 

5

别人有一处好

你就脑补他的千处好


研究者给三组男生看同一篇论文,然后又分别给他们看三张不同女生的照片,告诉他们这是论文的作者。结果三组男生对论文质量的评价与他们所看照片的颜值高低成正比。


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光环效应”,即当我们发现一个人在某方面有天赋时,我们会自动认为他在其他方面也有出色表现。


所以你大概明白明星们人设崩坏时粉丝们为何口诛笔伐了吧?他们将自家爱豆神化,认为男神女神是不放屁不拉屎没有性生活的。


所以说这是个看脸的时代是不准确的。应该说,任何时代,都是看脸的时代。

 

6

我们假定别人会去做时

自己便无动于衷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都视而不见。这一事件曾轰动全国,所有人都指责路人的冷漠。


但为什么一次次的指责过后,公交车上的小偷还是没人抓,倒在马路上的老人还是没人扶?


除了不敢,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身处现场时,人们会问自己“那么多人都能帮忙,为什么伸出援手的一定是我?”




这便是“旁观者效应”,即当有人陷入紧急情况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就会抑制个体采取行动的欲望。


我们暂时无法指责公众的冷漠,只是建议你在公共场合需要别人的援手时,与其漫无目的地呼喊,不如直接指定一个人。


7

高预期带来好表现

你不缺能力缺自信


1960年代,Rosenthal和Jacobson曾有过一个著名实验。


他们告知老师某个学生特别优秀,结果老师对那个学生青睐有加,不吝鼓励和赞美,最终学生的表现也十分优秀——然而最初,那不过是一个随机抽取的普通学生。


操纵老师们对学生的预期,直接影响到普通学生们的表现。在相同智商的学生中,受到更多鼓励的人通常有更好的成绩。




同样地,那些你做不到的事情,可能只是因为从没人告诉你:你可以做到。下次你要不要试着告诉自己?


附赠一句科比名言:总有人会赢,那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8

做决定时

别被干扰


在一个研究中,人们被带去参观一个楼盘,并得知了其中一栋楼的标价,其中一些人看到的比其他人的标价高。


然后,当参与者们对楼盘估价时,那些看到高标价的会给出更大的数字。实际上那些较高的标价不过是随机指定的数字。


这便是“参照效应”,潜意识里你会根据前期信息来做出后续判断,哪怕这些信息其实没什么参考价值。


如果把Gucci香水和Six God(六神)摆在一起,然后告诉你前者的价格,你大概会愿意花50块把后者买下来,还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我想你一定有此类的误导经历,不论是商场里虚高的价格,还是干扰下做出的其他选择。



 

参照物,外界预期,第一印象,权力膨胀,群体压力,这些因素扭曲了你的决策,限制了你的创造力和勇气,模糊了你的判断,让你一点一点沦为平庸。


更糟糕的是,不只是你,大多数的人也挣扎在这些思维误区,于是你以为这样才是常态。就像一群生活在井底的青蛙,每一只都觉得世界本应只有井底那么大。


但只有跳出井底的那一只,才能看到真正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