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谈七三,谈谈万科和王石

 alayavijnana 2016-06-30



本打算再次勾勒一下海权和陆权的,但这段时间很多朋友谈万科和王石。那我就说说自己的看法。

朋友们回想下,最近这几年,这几年话题最多的商界大人物,王石和刘强东一定排在前面。尽管他们很出色,但关于他们的大部分话题却是娱乐,尤其是他们的忘年恋情。相比之下,任正非、王传福的话题就很少。因为这是一个娱乐至上的年代么。看看各大论坛,永远是娱乐八卦人气最旺。当然对商人而言,话题意味着人气,意味着关注度,意味着堪比央视广告的效益。这是吃肉的一面。此外还有挨打的一面。

现在处于漩涡中心的王石是这样的:

曾经靠岳父起步,但发达之后说完全是自己的才智;

抛弃揭发之妻,给年轻三十岁的网红做红烧肉;

身为公司董事长,却终日爬山、游学,谈情怀,以教导别人成功导师自居。别人按照资本市场游戏规则收购,王石开始玩悲情,试图用舆论为自己造势。

这样一个人,怎么看都不太正能量啊。但这些都属于个人私德。但换一个角度看,公众人物嘛,那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就是茶余饭后之谈资,就是供消费的嘛。

这个时代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个人私德经得起起众人长时间娱乐消费,都需要一番事业为后盾。王石是万科的创始团队核心人物,灵魂级别的职业经理人。

从大格局看,抗美援朝之后,中国开始在历史周期律第四个层次全力冲刺,迅速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挺近。前三十年,牺牲民生建设,围绕国防工业全面打造重工业链,完成最基本的工业积累。那三十年,国人生活很苦。后三十年,开始全面发展轻工业,民生逐渐改善。尤其是冷战结束之后,发展加速。尽管国家这样那样问题很多,很多矛盾很尖锐,但总体蛋糕盘子越来越大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更直观一些,看看股市大盘年线图,那是一个最低点不断抬升的过程,也是冷战之后综合国力提升的直观体现。有几只股票一直随大盘壮大。万科便是其中之一,市值增长几百倍,成为这个时代房地产企业之标杆。可见二十多年来,王石领导的万科是多么成功。王石也因此成为商界明星,赢得属于今天的一切,也便有了被娱乐消遣的资本。

但那些只是过去,没有人能因为过去的功绩永远处于某个位置上。王石也不能。此次王石基本出局。即使侥幸躲过,再留下也无意义。尽管王石之于万科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但王石出局这是本身却值得探索。

要谈王石出局本身,要先谈点王石成功之道。

王石人生起点上,总是避不开他的岳父。这也是世人消遣王石,而王石却极力回避之焦点。其实王石大可不必回避。当今这个时代,有很牛岳父的人不少,但做到王石那个层次的人很少。至少可以证明,王石是一个懂得借势之人。

借势,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之一。时势从来都很重要,也很稀有。很多人勤勤恳恳准备一生,就差一把东风,徒呼奈何,郁郁而终。

王石一生最成功之处,在于诠释职业经理人角色。

职业经理人说穿了也就是打工的,但打工,也有农民工和打工皇帝之分。职业经理人本职就是做大企业。任何一个职业经理人能把企业盘子做大百倍,都会成为传奇。王石不同之处在于,他还是企业创始团队核心。当初万科股改,据说王石有机会成为大股东。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对暴富之人不是那么宽容,王石在名与利之间选择名,放弃了股权。可以说王石是一个理想主义色彩很浓的职业经理人。

但在资本市场上,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总是掌控成功的企业,相当于管理一块肥肉。职业经理人不具备股权,注定无法掌控肥肉所有权。也就是说,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注定是一个悲剧角色。王石的遭遇证明,中国现实资环境下,职业经理人已经不合时宜,职业打工者的上限已经注定。

如此,对王石而言,有大把的时间做红烧肉;

对那些缺乏资金的创业者,是一股寒流,一个暗礁,一道锁链。

 







我会把它写出一个系列,共朋友们欣赏。然后把它们按照邮箱补发。

欢迎朋友加微信,收索“18721432616”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