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药房!治病除症一按一个准!

 道法自然庄道子 2016-06-30


我们吃药就是通过药的各种性能,使人体阴阳平衡。但其实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大药库。


经常按摩穴位,尽量用人体大药库自己的药,减少对药的依赖才最好!


1.足三里穴
犹如吃参茸


十大养生保健穴之一,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强壮及保健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的功效。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用同侧的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也可以用艾条灸。适宜一切虚损性疾病,如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等。


2.少府穴
牛黄清心丸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律不齐。经常按,相当于吃牛丸清心丸,对心脏的保护效果是很好的!


3.太白、商丘、太冲
补中益气丸


此三穴位帮助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穴位具有良性、双向调节的优点,因此不用担心像服中药一样带来滋腻的副作用,所以仅用太溪穴、太冲穴、太白穴三个补穴就相当于吃了补中益气丸啦!


如果找不到具体穴位的点,可以推脚趾大拇指指骨就行了,对推拿来说顺经脉为补逆泻,向下推是补益,向上推是排泄。有潮热盗汗、遗精、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朋友们可以试试!


4.大都穴
补钙要穴


这个位置也是颈椎反射区。有的老年人每晚都会抽筋,通常医院确诊为缺钙,可吃了大量补钙的药品和食品,都毫无效果。


其实最可能的情况是:脾经堵塞,钙无法吸收,这时可以通过每天按摩脾经大都穴、商丘穴两穴各三分钟。一般情况三天后腿抽筋即可消失。


5.太冲、阳陵泉
逍遥丸

逍遥丸主治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平常工作压力大的朋友,操心日常事务多的人可以长按这两处,有主意缓解一些不适。


6.人中
急救调气丸


为急救昏厥要穴。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历代医家认为,人中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手指掐或针刺该穴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方法,当然也应该配合其他急救运用。


医学家曾用之于治疗中暑、昏迷、晕厥、全身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停止、低血压、休克、一氧化碳中毒等。


7.迎香、孔最
止鼻血药
■ ■ ■ ■ 


如左鼻孔出血,用左手食指按左侧鼻迎香穴,右手大拇指按压左手大臂中点的孔最穴,并将头抬起,1-3分钟内止血。如右鼻孔出血则反之。


8.百会穴
百病皆主


位置

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共1穴。


可以说,此穴百病都会治,所以叫“百会”。注意百会穴不能重力按压。


9.三阴交穴
补阴药


位置

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因为三阴交是三条经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处,等于三条地铁线在一个站点分上中下三层,是一个枢纽性质的穴位。


这个穴位对脾、肝、肾三经病变以及多种男、妇科病症都有广泛的治疗作用,是保养阴血的关键穴位。产后配合艾灸关元相当于生化汤,可以祛寒邪、下瘀血,用于妇女产后保健、调养身体。


另外就是三阴交配合按压合谷有明显的催产作用,因此孕妇禁用。注意三阴交只能按摩,而不能针灸或者拔罐。


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药房,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平时多按一按,揉一揉,对身体来说是非常好的,不仅可以舒缓身体,还能强身健体。


其他人在看

活到百岁不痴呆的9个秘诀,第一个就看呆了!查看请点这里


它是心脑血管朋友唯一能大口吃、不限量的'肉'!零胆固醇、还补钙~查看请点这里



刮出毒素,拔掉湿气,按通穴位,灸走疑难杂症,不花钱的中医防病治病法,在家就能做!查看详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