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深心理教师:大考之前给考生、老师及家长的建议

 昵称15221501 2016-06-30

决定考试成绩的三大因素:基础、技巧和心态!!!

第一部分:给老师的建议

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关注考前四种不良心态:

认为我不行的自卑胆心态

自卑,通常源于自信心缺乏和过分注重跟别人的攀比。这类学生学习成绩不很理想或者在某一学科上存在较大困难,因为自信心缺乏,就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因为过分注重攀比,难免常常有种挫败感。他们很想改变自己的学习现状,但明显感到仍然与其他同学存在差距。于是对每次考试十分焦虑,害怕考试成绩不理想会影响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形象。

一个对自己的学习和前途缺乏自信心的人,未上考场就已经输掉大半。考生需要认识到,考试只是对学生一般能力的考查,只要用心复习,合理地利用考前的这段时间,就会取得应有的成绩。

  觉得都会了的自负心态

  自负,源自于自信心膨胀。这类学生通常是学习方面的佼佼者,总是自以为是、唯我独尊,觉得自己什么都行,那方面都好。表现在学习上,就是认为自己什么都会了,虚夸浮躁,自满得意,丧失进取心。在升学考试中成绩突出。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一贯视自己为最优秀者,希望通过考试来展示自己非凡的实力,强化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

  对于自负的考生,要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看待他人,让他们懂得山外有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道理。其次,要给孩子创造一点儿遭遇挫折的机会,因为经历适当的挫折可使考生心理机制健全,不至于过分自负,经受不住任何打击。第三,要时刻提醒自己:看清自己,认真备考,踏踏实实,把临考前该做的事情做完、做细、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放言管他呢盲目应试心理

  这类学生思维状态还比较幼稚,还没能进入学习状态。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对一切都感觉无所谓, 对于自己的学习不太关心,认为时间还早,一次考试不能说明大问题,对考试表现出松散应付的厌倦态度。

为什么到了临考阶段,有的学生会表现出一种没有热情、没有干劲、没有兴趣的厌倦心态呢?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平时学习过程中缺乏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刺激,这是使学习最终成为无聊的事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长时间专注于复习考试,使部分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产生心理疲惫。

求胜心切型心理。

这类学生大多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他们在学习方面有很大潜力,通常兴趣爱好广泛,表现欲很强。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考试树立自己的形象,突破以前的水平,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类考生容易范急躁病,复习时静不下心来,往往一目十行,对知识点的复习遗漏较多;考试时审题不仔细,答非所问,因而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第二部分:给学生的建议

通常把考前一个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考前30-25天。延续以前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能够学习的时间进行学习。

 第二阶段:考前25---考前7天,进入学习调整阶段。

 复习以前的错题本; 

浏览以前考过的摸拟卷,真正进行查漏补缺工作,不要再过多地做练习了(不是不做)

老师发的练习不宜多,要有计划,不是有什么发什么。

第三阶段:考前一周,最主要是做好身体生物钟调整。

做到大脑最活跃时期与考试时间相匹配。

如上午8:3010:30学习语文或数学;下午1:30-3:00学习历史社会,3:40-5:20学习英语,或者整个下午学习科学。把生物钟调整到使中考的节奏和我们的身体活动规律相似。这样有利于大家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潜力。

②注意调整考生睡眠时间。

科学研究表明,起床后3小时是效率上升的,第3-4个小时大概是平衡,4个小时候开始下降。我们是8:30开始考试,10:30结束,所以最佳起床时间是6:30-7:00,相应的,根据每人睡眠9个小时推算,前天晚上9:30-10:00睡觉最好。

正常作息

尽力将平日作息时间调整到与考试时间一致。如果调整不好,也没关系,只要考生在考前的几天里身体健康,就会在考场上有出色发挥。

不需要特别改变其作息习惯,若强迫提前睡觉,他会因神经还很兴奋,想来想去反而更难入眠。

此外,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做个休息计划,让孩子按正常规律作息。

如果实在睡不着,就在心里默念:一天睡不着没关系,明天一样能发挥得很好!

放松训练  很多考生在考前很焦虑,想起考生就紧张,这时就需要放松了。每天临睡前听一些放松的音乐,尤其是做一些专业的放松训练会更好。比较放松的乐曲有《平湖秋月》、《梦幻曲》、《催眠曲》等。  

体育运动  为了考出好的成绩,不少同学放弃了应有的休息、锻炼,埋头苦读,时间一长,不仅身体上吃不消,也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学生因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 在睡前进行低强度的体育锻炼,之后会很快入睡。即使睡不着也不必焦虑,因为我们人类是有应急功能的,即使24小时不睡觉,第二天也能照常工作(考试)。

 

考前准备

   1.在考前一天准备一张白纸,上面分条写上对自己的一些简要提醒。前面几条是一些基本的提醒,比如:记得写上准考证号;记得填涂答题卡;记得做完后再检查一遍答题卡看看有无遗漏等。后面的一些提醒则参照归纳的结果,考生可以将易错的一些问题列在纸上提醒自己。

  2.利用暗示语句的强化作用,进行心理调节。暗示语要具体、简短和肯定。比如说我行,我就行,不行也行我早就准备好了,就等这一天了!这样可以让大脑形成一个兴奋中心,可以抑制紧张情绪。

 

走进考场快速调整心态三步曲)

第一步:进考场前见到老师和同学主动说“老师(同学)你好!” 老师(同学)自然也会说你好!你好,我好,大家好,心情自然就好了。

 

第二步:进入考场教室时,眼睛正视监考教师,热情而大声说:“老师好!”监考老师自然也会说:“你好!”连监考教师都说我好,我还能差吗?你马上就会获得安全感,力量感,信心感。

 

第三步:找到自己的座位后,闭上眼睛默念三遍: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能成功!

等待发卷:

1.老师开始发卷,心情紧张是正常的。此时将身体自然坐正,轻闭双眼,双手平放桌上深呼吸,收紧双拳以及全身肌肉,然后慢慢呼气,随之放松肌肉。

2.做三次深呼吸,吸口气停两秒,再慢慢呼出去。让心理及全身舒缓,想象手脚放松了、温缓了,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一般三次左右整个人就能放松了),待情绪稳定后开始答题。

●开始答题:

如果遇到考试题目较难,可以在心里暗示自己:大家都一样,水涨船高,别人也会遇到困难。此时看谁有耐心;题目简单,切忌得意忘形,掉以轻心。此时看谁审题仔细、答题认真。

考试结束:

1.千万不要对答案。所谓考后不语真君子,对答案遇到个别题目没有做出,或者其他同学答案不同,这些都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进而影响后面的考试。

2.中午休息不可少。吃过午饭后稍微活动活动或听听音乐,然后休息3040分钟,以恢复体力。

3.一门考试不理想,会出现烦躁、失落情绪。在没有与大多数同学比较的情况下要这样想:你认为题目难、没发挥好、“考砸了”其他同学也会有同感,甚至比你更强烈。你还是准备下一门考试吧。

 

第三部分:给家长的建议

考试前,有十句话家长不能说。

1、我们对你要求不高,你自己好好考试就行了。

点评:对大部分考生不太合适,考生会从反面去理解,对有信心的考生会有负面影响。 

可以改为:“读了这么多年书,真辛苦你了!你正常发挥,什么结果我们都可以接受。”

2、其它什么事你都不用管,只管专心考试。

点评:会从侧面加大对考生的压力,实际上是在提醒考生,考试是盖过一切最重要的事情。

可以改为:“你主要负责考试,其他事情交给父母,我们各负其责

3、赶紧睡觉,好好休息才能好好考试。

点评:睡眠对考试很重要,但是不能要求学生提早上床休息,还是应该按照原有的作息规律,否则会影响考生的睡眠。

可以改为:“昨天你是这个时间睡觉的,今天也可以去睡觉了。”

4、就拼这一把了!

点评:过分夸大高考的意义,这样会对压力大的考生有负面影响,给学生有“赌博”的心态,不利于考生平稳的发挥。

可以改为:“平时怎么发挥,现在就怎么发挥。就当是多了一次模拟考试。”

5、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我们在外面等你的好消息!

点评:考试紧张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告诉考生千万别紧张是从反面提示他紧张。“我们在外面等你”会让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分心。

可以改为:“考试哪有不紧张的,别的同学也许比你更紧张!

6、今天发挥得怎样?考得好不好?有把握没有?

点评:这种直接问考试结果的询问式一定要克制。应该转移话题,分散注意力。

可以改为:“今天的菜好吃吗?上午考完后想吃什么菜,妈妈提前去准备。”

7、考不好也没事,大不了再考!

点评:反面表达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尤其是对自尊心强的孩子有干扰作用,会提醒考生让他提前放弃,而且考生能感觉到这不是父母真实的想法。

可以改为:“相信你一定能行!

8、考好了,想去哪玩都行!

点评:这是一种奖励,但这种奖励会增加学生额外的压力,无法集中精力考试。

可以改为:“祝贺你,这次考完你就解脱了!考完试我们全家可以一起外出度个轻松的假期。”

9、“同样是人,我就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

点评:实际是在暗示孩子与别家的孩子做不恰当的比较,特别会引起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的反感,建议尽量不用。

可以改为:“你是你,不必和别人比!”

10、“祝你成功!

点评:不太适宜去渲染成功或者失败,少使用这种“过硬”的词汇。

  可以改为:“祝你好运!

 

孩子最爱听的3句话是:

1、你是你,不必和别人比!

2、相信你一定能行!

3、今天的菜好吃吗?上午考完后想吃什么菜,妈妈提前去准备。

 

孩子最不爱听的3句话是:

1、你看看别人,为什么你就不能……?

2、怎么就养出你这么个没出息的?

3、这些都不用你做,你只管好好考试。

 

家长最后阶段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1.照顾好他的饮食,生活起居,尽量就可以;吃熟悉的食物,穿舒服的衣服,熟悉的食物与衣服让人放松

    2.闭上批评的嘴巴,不去纠正孩子的许多小毛病

3.不说伤孩子自尊的话,如“我看你没戏,我看你考不上”等

4.陪孩子适当的运动

5.做孩子的顾问,只提建议

6.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