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吹”入寻常百姓家,别让它酿成大祸!

 日寒月暖 2016-06-30

别以为痛风是小病,必须规范治疗,否则酿成大祸也会要命!

来源:KK健康、梅斯医学

痛风在古代为达官贵人的好发病,被称为“富贵病”,但随着我国社会飞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痛风的患病率已经跟国际接轨,悄然飞入寻常百姓家。

痛风“吹”入寻常百姓家,别让它酿成大祸!

但由于很多患者认为这是小病,不重视、不规范治疗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医院的痛风患者越来越多的表现为慢性关节炎广泛痛风石形成,伴有肾功能损害和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近日,Lancet就发表了一个“巨大痛风结石”的病例,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一名59岁女性患者,该患者入院前曾被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自诉规律服用别嘌呤醇、苯溴马隆。体格检查显示多发性痛风结节,手部尤为突出,手部灵活性和伸展性严重丧失。入院后生化检查示,肌酸升高(137μmol/L,正常范围62–115 μmol/L),尿酸升高(725 μmol/L; 正常范围 208–428 μmol/L),诊断为晚期侵蚀性沙粒状痛风。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后,该患者尿酸降低到578 μmol/L,但之后,患者便不愿意再进行尿酸检测、手术等后续治疗。

痛风“吹”入寻常百姓家,别让它酿成大祸!

“小病”如果“小看”,终将酿成大祸

“小病”变“大祸”,究其原因,涉及三个方面:

1、患者本身有以下常见认识误区:

不重视:把急性期临时止痛当做治疗的重点,“好了伤疤忘了痛”的现象非常普遍;

痛风“吹”入寻常百姓家,别让它酿成大祸!

不明白:误把别嘌呤醇当成止痛药,误把秋水仙碱当成降尿酸药物,急性期降尿酸,缓解期停药,认识一知半解,治疗方案完全相反;很多患者发作多年根本没有尿酸治疗,凭侥幸心理,放任自流;或者仅仅短期治疗,只顾眼前利益。

不理解:看到说明书或听周围某些朋友的建议就盲目恐惧药物不良反应,造成治疗拖延,病情不可逆转。

2、医生培训不足,治疗措施不当:

一部分基层医院的医生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治疗措施跟不上学科发展,也造成治疗不达标。

3、医患双方沟通不良:

医生门诊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慢慢讲解而患者科普知识匮乏,对医生的劝解不理解不重视患者临时的病情波动造成了对医生进一步的不理解、不信任,依从性差,最终造成治疗方案没有长期贯彻下去。

痛风常见的诊断误区

除了以上三方面因素,痛风诊断方面的误区也不少,同样会导致病情延误:

①很多患者把血尿酸升高当成痛风,心理非常紧张;

②1/3的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期血尿酸正常,被误认为不是痛风,造成漏诊;

③有些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因为全身大小关节肿痛,且为对称性的,被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

④有些关节创伤、穿刺、艾灸等物理治疗的患者出现感染性关节炎而被误诊为痛风;

⑤脊柱关节病的患者因足踝或膝关节的突发肿痛而被误诊为痛风……

所以,及时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痛风的规范化治疗:

1、痛风发作的急性期消炎镇痛治疗——越快越好

就诊治疗越及时,尤其是24小时内就诊,恢复越快,人体损伤越小;

2、缓解期降尿酸达标——越低越好

血尿酸水平低于6mg/dl有助于防止晶体形成,血尿酸水平低于5mg/dl有助于促进晶体溶解排泄,对于全身有痛风石的患者,长期维持血尿酸水平低于5mg/dl,会发现痛风石逐渐缩小至消失,这就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

3、慢性痛风期预防发作——越少越好

慢性痛风由于痛风石的存在,不可避免会出现反反复复的急性发作,患者治疗信心倍受打击,放任自流很常见,这时需要找到有经验的医生,积极规范的使用预防发作的药物如消炎止痛药(NSAIDs)、秋水仙碱等,会明显减少急性发作,增强患者长期治疗的信心。

4、痛风中晚期维护肾功能——越久越好

慢性痛风性肾病一旦出现难以逆转,积极把血尿酸降低到目标水平,有助于保护残损肾功能。

5、痛风药物使用方法——越精越好

耐性细致地调整痛风药物,尤其对于慢性痛风患者来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这需要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医生指导进行。

6、医患双方沟通——越多越好

无论时间多么紧张,医生应该详细告知痛风的危害和对患者的长期治疗要求,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配合,患者也要经常学习痛风的科普知识,放弃情绪支配,客观理智的坚持治疗,医患双方密切配合,才能最终战胜疾病,重获健康。

痛风“吹”入寻常百姓家,别让它酿成大祸!

总结

长期以来,高血压、糖尿病的科学普及非常广泛,普通百姓都能接受相应的治疗,而痛风作为新时代的新型疾病,目前我国的患者相应的科普知识非常匮乏。所以,痛风也应树立长期治疗甚至终生治疗的理念,具体治疗应该与医生面对面沟通,制定长期的治疗方案,并定期的复查、随访和调整治疗,由医生作出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

lili@yxj.org.cn

请注明:【投稿】医院 科室 姓名

稿费:100~1000元

来稿仅接受word文档,谢谢配合

小编微信:LiliEmilyCa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