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投了!脱欧了!然后呢?

 阿里山图书馆 2016-06-30

脱欧或致英国丧失主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15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就指出,脱欧将会对英国和欧洲科学产生长久的不良影响——“英国将会丧失它在欧盟内的科研主导地位,而这将会是双方的损失。” 

这份名为《20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走向2030》的报告认为,英国是吸引大学生和研究人员的重要目的地。2013年,教育服务出口总额价值170亿英镑,英国接待的欧洲研究委员会资助的欧盟各国研究者人数最多,同时也接待了最多的进行欧洲研究委员会资助研究项目的非欧洲籍研究人员。

尽管研究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直低于欧盟标准—2013年英国教育投入占比为1.63%,而欧盟平均水平则在2.02%—然而英国享有卓越的科学声誉:全世界引用最多的文章中15%来自英国,而英国研究人员的数量仅占全球总数的4%。

报告指出,脱欧可能影响英国对国际知识流动的开放性。欧盟单一市场的基石是“四个自由”:人员、商品、服务及资金的流动自由,而正是人员的流动自由让英国人的不满化成了脱离欧盟的公投。

挪威模式or瑞典模式?
根据报告,脱欧后有关英国—欧盟关系若干选择的后续谈判将会非常复杂。欧洲的非欧盟国家同欧盟确实存在一些“关系范例”的模式。“挪威模式”或者“瑞士模式”是当下看来对英国最可行的模式。这些模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中关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一章有所讨论,这个联盟的成员包括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

“假如英国同欧盟未来的关系参照挪威模式,即作为欧洲经济区的一员,英国仍将对欧盟做出巨大的财政贡献—很可能接近目前缴纳给欧盟的约45亿欧元。”报告注意到,“这样一来,英国会受到大部分欧盟法律和政策的约束,但它未来对欧盟的影响将会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假如英国选择了瑞士模式,那么它将不再是欧洲经济区的一员”,报告解释说,“英国将不得不对欧盟立法减少注意,对欧盟财政贡献也会变小,但它将不得不在诸多领域逐个进行谈判、重签协议,包括英国和欧盟之间的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人员流动等。”

后续谈判决定未来走向


根据报告,脱欧对英国和欧盟双方的科学和创新产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脱欧后双方关系的处理。“很可能英国会希望继续作为欧洲科研区的准会员,就像挪威和瑞典一样,以便继续参与欧盟框架下的研究和科技研发项目。这些对英国资助研究、培养博士、交流观点和人员愈发重要。”

然而,每一个框架内的研究项目合作协议都必须逐个谈判,尤其是如果英国不是欧洲经济区成员的话。这些谈判注定艰难,因为2014年瑞士在全民公投决定收紧其移民政策后,欧盟只准其有限参与(最新框架项目)'视野2020’(Horizon 2020)。”

“如果离开欧盟,英国也就再无缘获得欧盟的结构性基金资助。”报告记述,“脱欧也可能会引发跨国公司减少在英国的研发投入计划。它将不再是通向欧盟市场的大门,而其将更严厉的移民政策也不会支持这些投资。最后,由于国内日益增长的反移民情绪,脱欧将会使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甚至与世界的大学研究人员国际性流动更加复杂和不具吸引力。”

“在公开讲话中,英国科研群体似乎明确地反对脱欧”,报告指出,“在2015年议会大选期间,他们建了一个名为'科学家支持欧盟’的网站。《时代杂志》5月22日也发表了几个著名科学家的联名信,《卫报》2015年5月12日的报纸和《自然新闻》5月8日的报道也出现了类似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