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乡角里

 HYTqxyXN 2016-06-30

六月的雨说来就来,时大时小。正犹豫是否要赴约,伙伴的电话响起,催促着“快来快来,这样的天气最适合游朱家角啦!”

是啊,渔米之乡的朱家角素有“上海威尼斯”、“江南好莱坞”之称,怎能离得开水?配上这雨,再适宜不过了! 酒家灯红河水青,窗外黛瓦听雨音。 桥头行人二三粒,檐上玲珑四五滴。

放生桥依旧是小时候的那个模样。总记得当时的大人都会说一句唬小孩的话,曰“再不乖,就把你扔到放生桥上去”,于是孩子们便心生敬畏。

雨水淅淅沥沥,在屋檐上挂起了千万条珠帘。

汪星人很想出去玩耍,身体一半已探出门槛,望着晶莹的街,却又担心成为“落汤狗”,还是听主人的话,乖乖回屋待着吧。

绿意盎然的老街,隐隐透着些许老上海的韵味。

老街湿漉漉的,愈发显得安祥。

一扇古朴的门,映出一位姑娘的身影,在画架前挥动着手中的笔,是要记下此时此刻这古镇的美妙吧。但是她会知道自己已然成为这画中迷人的一景了么?

一面文艺的墙,一扇年代久远的窗,氤氲的灯光下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雕梁画栋,又在诉说些什么呢?

十年,人生有几个十年?一把锁,能锁住如驹过隙的时光么?

不知被塞到哪个角落里的初心,不期而遇地悬在眼前,悬在霏霏的雨幕里……

淋了雨的绿,更加惹人怜爱,就像一群群活泼泼的精灵,散落在古街的各个角落里,时不时跳出来迎接每个游客的脚步。

被雨浇湿的石板路,散着莹润如玉的光晕,不似水泥路的冷漠。鞋子踩出的嘀哚声传出莫名的亲切,只想就这样慢慢地踱下去。

窗外烟雨蒙蒙,窗内安逸静谧。

文艺的小店,忽闪着暖暖的灯光,不正可以上演一场诺丁山么!

长街狭窄,开轩可握,抬头只见一线天。

紧闭的木窗里面是否住着一位待嫁的美娇娘?

朱家角,曾以布业著称江南,号称“衣被天下”,成为江南巨镇。

明末清初,朱家角米业突起,再次带动了百业兴,时“长街三里,店铺千家”,老店名店林立,南北百货,各业齐全,乡脚遍及江浙两省百里之外,遂又有“三泾不如一角”之说。 (注:“三泾”即朱泾、枫泾、泗泾 ,“一角”即朱家角)

历经400多年沧桑变迁的北大街,终成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第一街,一如既往地诉说着古镇的繁华。

北大街沿河而修,千回百转,幽深莫测,似乎总有一种时隐时现的期待,等在某个拐角来一场偶遇。

一座廊桥形式的“惠民桥”是古镇的第二大桥。

廊桥不再遗梦,凭栏留影,此情绵绵。

绿水轻舟,站在桥上只想看着这样的景。

柔柔的水,润润的绿,来了就不想离开。

相比于秦淮河的风情万种,这里更显清秀俊逸吧。

坐上小船,换个角度,继续欣赏美如少女的水乡。

雨珠俏皮地跌落在船篷上、甲板上,又跃入河中,溅起朵朵水花,然后消失于无形。

桥上的人望着河里的船,船上的人看着桥周遭的风景。

俄然,则船上的人笑魇如花。

瞧,岸上的哥哥要给船上的妹妹传的什么好东西?

艄公的橹摇得不紧不慢,漾起的水声婉转而至。

小船靠岸,上街随意走进一间茶馆,便是一个安静的小天地。

放下生活中的苟且,眼前只有小桥、流水、微风、清咖、香茗……

一只沙发,一盏明灯,便有了一方肆意遐想的乐园。

也可以什么都不想,望着窗外的雨水化入江河,无息无影,幻空一切……

沿着窄窄的木梯拾阶而上,二楼的装饰更是古朴,别有一番风味。

这有点像无需生火的炕,但更像古画舫上的雅座,我觉得。

很独特的结构。

茶,有各式各样,最适合闺密们的当属花茶。

咖啡其实是我的必需,也寻到了一位同好!

嘻嘻哈哈,其乐融融。

悠闲自得,放松姿态。

在一起,似乎我们依旧年轻。

终于重游了阔别已久的故乡的古镇,儿时的情景时隐时现。 我们都亲切地称呼古镇为“角里”,是昵称,又似为暗语,若遇上这样称呼朱家角的便大约是老青浦了。

记得小时候有过集邮、书法、画画的兴趣;老师也会组织兴趣班的孩子到角里寻访名家名师,参观各种展览。

于是每次来角里参加活动,都会异常兴奋。因此,角里自儿时起在我的心里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它独特的韵味一直深深地吸引着我。

就是这样的水乡角里,有着淡淡的水墨之韵,有着浓浓的文化底蕴,需要你坐下来慢慢地品……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然则能不忆水乡角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