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1)

 老阿更 2016-06-30

一、字源字形: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88:禾、秝、歷、秉、兼、谦、嗛、傔、嫌、慊、?、鬑、膁、搛、?、歉、?、?、馦、?、?、豏、缣、溓、稴、蒹、?、槏、甉、嵰、赚、廉、鹣、鳒、鼸、?、螊: - 厉明忠 - 厉明忠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88:禾、秝、歷、秉、兼、谦、嗛、傔、嫌、慊、?、鬑、膁、搛、?、歉、?、?、馦、?、?、豏、缣、溓、稴、蒹、?、槏、甉、嵰、赚、廉、鹣、鳒、鼸、?、螊: - 厉明忠 - 厉明忠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88:禾、秝、歷、秉、兼、谦、嗛、傔、嫌、慊、?、鬑、膁、搛、?、歉、?、?、馦、?、?、豏、缣、溓、稴、蒹、?、槏、甉、嵰、赚、廉、鹣、鳒、鼸、?、螊: - 厉明忠 - 厉明忠

 

二、含义:

禾():本义:谷类作物的总称。[说文]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广雅.释草]粢黍稻其采谓之禾。盖凡谷皆以成实为费,禾象穗成,故为嘉谷之通名,谷未秀曰苗,已秀曰禾。

 

秝():1.稀疏分明。2.古同“歷”。[说文]稀疏适也。即禾应种植得行列有序,稀疏有章。

 

历、歷、歴():1.经过。2.分明,清晰。3.稀疏。

 

秉(bǐng):本义:禾把,禾束。

 

兼(jiān):一手拿两禾(秝),表示:1.两、倍。2.合并。3.夹持。

两禾(秝),表示:稀疏分明;稀疏。

一手能拿两禾(秝),禾小,小;欠。

帘子。

篆体字2字形为,用禾做的帘子挡住目光。表示:用禾做的帘子。下垂。

篆体字4字形为,禾的根部分开,表示:疏松;疏离;分开;隔阂。

禾成熟时,头部下垂,表示:下垂;低头。

 

以下为“兼”的衍生字,表达相应事物的运动或状态。

 

谦(qiān):本义:谦虚,谦逊。即下垂;低头。

 

嗛(qiān):通“谦”。谦虚。即下垂;低头。

 

傔:1.1.qiàn)。侍从。1.2.从,跟随。1.3.满足。2.jiān)。古同“兼”,加倍。即下垂;低头。

 

嫌(xián):本义:疑惑,怀疑而有可能性。[说文]不平于心也。即自己小了,或与对方有疏离,隔阂。

 

慊(qiàn):本义:嫌疑。即有疏离,隔阂。

 

lián):[集韵]目垂也。即下垂。

 

鬑(lián):形容须发长。又指鬓发长而下垂的样子。即下垂。

 

膁(qiǎn):牲畜腰两侧肋骨和胯骨之间的虚软处。[广韵]腰左右虚肉处。即腰左右虚肉处下垂。即下垂。

 

搛(jiān):夹持。即手握着禾。

 

lián):[集韵]少也。[篇海]欠也。

 

歉(qiàn):本义:吃不饱。即少,欠。

 

lián):[说文]帷也。[玉篇]帐也。施之户外也。即像帘子似的下垂。

 

1.读“(lián)”,1.1小吃。1.2.廉洁。2.读“(qiàn)”,同“歉”。3.读“(xiàn)”,同“餡”。即欠,小。

 

馦(xiān):1.香气。2.散发香气。即禾成熟了有香气。

 

liǎn):[广韵]与馦同。[博雅]馦馦,香也。

 

jiān):[集韵]瘦貌。即像禾秆一样千。

 

豏(xiàn):1.豆半生。2.馅儿。即欠,小。若豆成熟了,豆壳就会鼓出来了。

 

缣(jiān):双丝的细绢。《说文》并丝缯也。《释名》缣,兼也,其丝细致,数兼于布绢也。细致染缣为五色,细且致,不漏水也。即两、倍。

 

溓:1.读“(lián)”,1.1.(水)平静。1.2.味淡薄。2.〔溓溓〕水快凝结成冰的样子。3.读“(nián)”,古通“黏”,黏着。4.读“(xián)”,水喷出沾在其他物体上。5.xiàn)以水浸物,使冷却。[说文]中绝小水。与濂同。即欠,小。

 

稴:1.读“(xián)”,不黏的稻,即籼稻。2.读“(jiān)”,青稻白米。3.读“(liàn)”,禾不实的样子。即分开。

 

蒹(jiān):1.初生的芦苇。2.没有长穗的芦苇。即芦苇没有长穗,像草。长穗的芦苇的头部会很大。

 

qiàn):[集韵][韵会]笼也。即像帘子的笼,稀疏分明。

 

槏:1.qiǎn1.1.户。1.2.窗户旁的柱子。2.lián)古同“廉”。3.xiàn)盂。即欠,小。

 

甉(xián):1.瓦屋。2.盖瓦于屋。即稀疏分明,或合并。

 

嵰:1.读“(qīn)”,古同“嵚”。2.读“(qiǎn)”,山险峻貌。即像禾杆似的。

 

赚(zhuàn):本义:指买卖得盈利。即两,倍。

 

廉(lián):本义:厅堂的侧边。即两,倍。或侧边用帘子阻隔。

 

鹣(jiān):鹣鹣,比翼鸟。即成双。

 

鳒:(jiān)鳒科的比目鱼。一般两只眼都在身体的左侧,有眼的一面黄褐色,主要产在中国南海地区。即两,倍。

 

鼸(xiàn):田鼠。[玉篇]田鼠也。[尔雅.释兽]鼸鼠。[]以颊裹藏食。又[释名]頷,或曰鼸车,鼸鼠之食积于颊,人食似之,故取名也。即夹持。

 

jiān):《说文》犬吠不止也。又《说文》一曰两犬争也。即两、倍。

 

螊(lián):生长在海里的一种像蛤蜊的动物,肉可以吃。《说文》海虫,长寸而白,可食。即即两、倍。两片壳组成。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韵》古甜切《集韵》《韵会》坚嫌切《正韵》古嫌切,音縑。《说文》并也。从手禾。兼持二禾也。《徐曰》会意。秉持一禾,兼持二禾。可兼持者,莫若禾也。《易.系辞》兼三才而两之。《前汉.王莽传》县宰缺者,数年守兼。《注》师古曰:不拜正官,令人守兼也。

又姓。《韵会》卫公子兼之后。

 

[详细解释]

jiān

〈动〉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兼,并也。——《说文》

兼执之,以进。——《仪礼.聘礼》。注:“犹两也。”

兼巾之。——《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

兼诸弣。——《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

不可得兼。——《孟子.告子上》

丞相兼枢密使。——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兼百花之长。——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兼筑雕刻。——蔡元培《图画》

*又如:兼祧(一子兼作两房的后嗣。祧继承上代);兼资(与通;并有);兼署(官吏除本职外,又兼理其他职务);兼味(指两种以上的菜肴)。

*合并,由部分合成整体。

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贾谊《过秦论》

*并吞;兼并。

其兼天下不难矣。——《韩非子.亡征》

孺子长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左传.昭公八年》

*又如:兼列(犹兼并);兼畜(犹兼并,并吞);兼弱攻昧(吞并弱者攻打昏者)。

*倍,加倍。

王馈兼金一百。——《孟子》。注:“其价兼倍于常者。”

利不兼,赏不倍。——《马王堆汉墓帛书》

读书倍文,功力兼人。——唐.韩愈《韩滂墓志铭》

兼旬愈。——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兼只(几只,数只);兼日(连日,不止一日);兼旬(二十天);兼通(通晓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问或技艺 )。

*重复;累积。

[家人]重金兼紫,相继为藩辅。——《后汉书.宦者吕强传》

*尽;竭尽。

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荀子》

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照一国,一人不能壅也。——《韩非子》

*胜过;超越。如:兼人(胜过别人。表示一个人能干两个人的事)

*同,连同。

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词性变化

兼 jiān

〈形〉

*全部;整个。

兼天下之众,莫敢不为其所好,而辟其所恶。——《商君书》

*又如:兼裒(广为聚集)。

 

兼 jiān

<>

*表示并列关系。和,与。如:兼罗(并列);兼言(合在一起说)。

*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如:兼之;兼且(并且)

 

兼 jiān

〈副〉

*表示另一方面,可译为“还”、“同时”、“再加上”之类。

兼有步兵。——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又。

兼仗父兄之烈。

兼与药相粘。——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兼用刺激。——蔡元培《图画》


一、字源字形:

汉字溯源(说文解字)89:肖、宵、俏、逍、诮、痟、焇、悄、哨、削、娋、鞘、弰、销、魈、莦、绡、屑、霄、硝、梢、稍、髾、艄、?、帩、旓、消、捎、睄、颵、踃、峭、陗、?: - 厉明忠 - 厉明忠

 

二、含义:

肖(xiāo):字形为,下面为月亮,上部为光,本义:月光。

月光微弱,表示:弱小,柔弱,阴柔;衰微。末尾,末端。

月光微弱,表示:掠过;轻拂。轻轻。寂静。

月光柔弱,表示:幽隐。

月光明亮,表示:美好;皎洁。

月缺时,表示:细弯之物。侵蚀;蚕食。缺陷。忧愁。

月光通过较密树林在地上的点滴零碎投影,表示:碎末。

月光使人或物产生的投影,与人或物的轮廓相似;月光投射在水中,会产生月亮的影子,即消息。表示:肖像;消息;像。仿效。变成;改变。


 

以下为“肖”的衍生字,表达相应事物的运动或状态。

 

宵(xiāo):本义:夜晚。即月光照到房间里。例,窗前明月光。

 

俏(qiào):本义:相貌美好。即像皎洁的明月。例,俊俏。

 

逍(xiāo):双音词“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像月光优哉游哉。

 

诮(qiào):本义:轻轻责备。即像月光柔弱。例,讥诮。

 

痟(xiāo):1.头痛;酸痛。2.痟渴,中医指糖尿病、水崩症等。3.衰微。即衰微。幽隐。

 

焇(xiāo):1.干;干燥。2.古同“销”,销熔。3.曝晒。即像月圆时。

 

悄(qiǎo):1.本义:忧愁的样子。2.寂静无声。即像月缺,像月光无声。

 

哨(shào):本义:口小不能容的,一说口歪不正的。像一轮弯月。

 

削(xiāo):曲刀,书刀,削刀。即像弯月。例,削水果皮。

 

娋(shào):侵蚀;蚕食。即像月缺时。

 

鞘、韒、鞩(qiào):本义:刀剑套。即像弯月。

 

弰(shāo):1.弓的末端。2.指弓。即像弯月。

 

销(xiāo):本义:熔化金属。即将金属熔化,倒进模子里铸造。铸造出物品的外形为模子的形状,即肖像。

 

魈(xiāo):山魈。山中精怪。即形状像鬼怪。

 

莦(shāo):乱草。[说文]恶草貌。即像月光对树叶的投影似的杂乱。

 

绡(xiāo):本义:生丝或以生丝织成的薄绸子。即柔弱。

 

屑(xiè):本义:碎末。即弱小。

 

霄(xiāo):本义:米雪。即弱小。

 

硝(xiāo):硝石。即硝石可除去五脏的积热,化为像柔弱的月光。

 

梢(shāo):本义:树木的末端。

 

稍(shāo):本义:禾末。即末端;尾部。

 

髾(shāo):1.头发梢。2.旌旗上所垂的羽毛。3.古代妇女衣服上的装饰,形如燕尾。即末端。

 

艄(shāo):1.船尾。2.舵。即尾部。

 

shāo ):1.衣襟。2.襊。即端部。

 

帩(qiào):〔帩头〕同“幧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巾。即末端。

 

旓(shāo):旗帜上飘带之类的装饰物。即末端。

 

消(xiāo):1.消息。即月光投射在水中,会产生月亮的影子。2.消除;消灭。即像水中的月影随波浪而变。

 

捎(shāo):1.顺便给别人带东西。2.掠过。即掠过。

 

睄(shào):眼光掠过,匆匆一看。[集韵]小视也。即掠过。

 

颵(xiāo):风声。即轻轻掠过。

 

踃(xiāo):1.〔跳踃〕动。2.跳。即像月光随水波而动。

 

峭(qiào):本义:陡直。即月光垂直射下。

 

陗(qiào):同“峭”。即月光垂直射下。

 

qiào):立貌。即月光垂直射下。

 

 

 

《汉典zdic.net》对“肖”字的解释如下:

[康熙字典]

《唐韵》私妙切《集韵》仙妙切,音笑。《說文》骨肉相似也。从肉,小,意兼声。《玉篇》似也。《书.说命》说筑传岩之野,惟肖。《传》肖,似也。

又《礼.中庸》夫妇之不肖。《扬子.方言》肖,法也。西楚梁益之间曰肖。《注》肖者,似也。《博雅》肖,类也。

又小也。《扬子.方言》赵肖,小也。

又《韵会》思邀切《正韵》先彫切,音宵。衰微也。《史记.太史公自序》申吕肖矣。《注》徐广曰:肖,音痟。痟猶衰微。

又失散也。《庄子.列御寇》达於知者肖。《注》肖,失散也。

又人名。周肖,魏臣。见《战国策》。《集韵》或作俏。亦作霄。

 

[详细解释]

 xiāo

〈名〉

姓。“萧”字的俗写。

 

词性变化

肖(xiāo

〈形〉

*假借为“小”。细微。

肖,小也。——《方言十二》

肖翘之物。——《庄子.ń箧》

达生之情者傀,达于知者肖。——《庄子》

*又如:肖翘(细小能飞的生物)。

 

xiāo

〈动〉

*假借为“消”。消灭;消失;衰退,衰微。

达于知者肖。——《庄子.列御寇》

申吕肖矣,尚父侧微。——《史记.太史公自序》

*另见 xiào

 

基本词义

xiào

〈动〉

*形声。从肉,小声。本义:相似,相像。

*同本义(侧重于本质特点上的相像)。

肖,骨肉相似也。——《说文》。字亦作俏。

人俏天地之类。——《列子.杨朱》

肖形而蕃。——《淮南子.地形》

丹朱之不肖。——《孟子》

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书.说命上》

使之肖我。——清.林觉民《与妻书》

无不毕肖。——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肖子(在志趣等方面与其父一致的儿子);肖题(切题);肖似(肖貌,肖神。相似,神似);肖形(仿形)。

*刻画,谓图画或雕塑人像。

以紫檀肖其象而祠之。——宋.范仲淹文

旁肖十六应真像。——清.李斗《扬州画航录》

*又如:肖物(刻画事物)。

*仿效。

我肖其涤,以清厥身。——宋.王安石《张君玉墓志铭》

*又如:肖形(仿形。亦泛指形状)。

*另见 xiā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