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讲故事的具体环节一故事与情节

 昆仑冷月 2016-06-30

编讲故事的具体环节一故事与情节

 故事作为影视编导专业考试内容之一,其要求大体说来是四个方面:有情节、有矛盾、有人物、有细节。考试方式跟要求三言两语就交待完了,对专业不了解的考生,肯定还是一头雾水。命题方向是什么样的?该怎么扣题?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故事从什么地方开始?情节、矛盾、人物、细节都该怎么编织到一起呢?经常有考生从拿到命题的一刹那开始,脑子空白一片,准备时间到了,脑子空白依旧,完全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构思故事,最后只好硬着头皮进了考场,语无伦次应试,结果当然不理想!

  要讲和写好一个故事,说是难事,也是易事,关键是一个思维习惯的问题。为了让考生更好地准备专业考试,以下将对“故事”这项考试做一个深入的介绍。

  讲和写故事这项考试的首要问题是扣住命题,注意是强调扣住命题。如果不扣题,考生讲和写的故事再精彩,考试成绩也不会理想。

  扣住命题说起来简单,大家都写了那么多年作文,扣题这件事还不会?可实际情况是,每年在讲故事考试中,总有大量同学不能扣住命题。为什么呢?因为讲和写故事要求的扣题与平时大家理解的扣题不一样,讲和写故事要求的扣题不光是让命题所提供的物件、场景简单地出现在你的故事中,还需要让其成为故事中心情节的一部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算扣住了命题。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扣住命题的要求,在此需要先讲明白两个概念:何谓故事?何谓情节?

  我们看一个例子,一个命题为“夜场电影”的故事:

  一次我跟比我小一岁的弟弟去看夜场电影,看到午夜的时候,电影放映间内已经没有多少人了。

  就在这个时候,从外面进来了四个青年汉子。他们走到我旁边,我就闻到一股酒气。他们中的一个瘦子使劲推了我的脑袋一下,我吓了一大跳,只听他说:“你们俩刚才在外面骂我们哥们儿了吧?”我一头雾水:“啊?没有啊!认错人了吧,大哥们。”此时我弟弟也很奇怪,我只听见他说:“没有啊!我们早就进来了!”由于夜场电影院里面都是那种能躺的长沙发,当我向弟弟看去时,发现他们中有两个人挤到了我们之间,挡住了我的视线。

  我也没在意,只是急于分辩,说明我们并不是他们要找的人。一个胖子吼道:“你们少装,就是你们,走!走!跟我出去。”我很害怕,他来拉我,我抵抗着他的力量,不肯起来。这时那个瘦子忽然转变了语气,劝那个胖子说:“算了!我看真不是他,走吧。”还跟我说:“兄弟不好意思啊!认错了!”之后瘦子就带着他们要走。

  就他们刚走了几步时,弟弟突然喊道:“我的手机呢?”我问他:“你放哪了?”我就放扶手上了!”弟弟说着就站起来追上那四个人说:“把手机还我!”那四个人说谁拿你手机了,推开我弟弟就往出口走,我弟弟跑到门口堵住门喊:“把手机还我!”我看见胖子冲上去给了我弟弟肚子一拳,弟弟疼得弯下腰,于是我也冲上踹了胖子一脚,大喊:“把手机还来!”此时我忽然觉得脖子一凉,就看见那瘦子把一把弹簧刀架往我脖子上,恶狠狠地说:“再喊我弄死你!”我不敢动,那胖子照着我肚子就踹了一脚,我也蹲了下去。胖子还要打我,被另外三个人劝住了。

  随后,那四个人都走了,临走还大声喊没拿我们手机什么的。我又疼又难受,哭丧着脸说:“真他妈倒霉!”这时弟弟走上前来扶我,并对我说:“其实那胖子打我的时候就把手机塞给我了。”“操!那你怎么不早说!”我忽然觉得轻松了不少。这就是我一次看夜场电影的经历。那是第一次有人用凶器威胁到我,让我感受了一下生命有危险时的我是一个什么样子。我有点伤心我的胆小,但又庆幸我的冷静。

  命题要求是“夜场电影”,先且不说这个故事成不成立,首先在事件选择上,这个考生就没有考虑到夜场电影的特殊性。他用的“抢手机”这个事件不一定非发生在夜场电影院里,完全可以放置到任何其他场合,比如下晚自习回家的路上、树林里、夜晚的公园里、夜晚的校园里……只扣住夜晚这个概念,没有扣住夜场电影的概念。第二,我们可以说,这个命题为“夜场电一影”的故事根本不成立,“抢手机”根本就不是一个故事,只是一个事件,一个遭遇。

  那么,什么叫故事?一个故事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因素?关于故事的概念,有一个浅显的例子,比如“皇后死了”,这只能算一个事件;如果说“皇后因为伤心而死”,这就可以构成一个故事。大家体会一下,“皇后死了”与“皇后因为伤心而死”这其中的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于,“伤心”这个词。如果说皇后因为操劳而死,这又只是一个事件,而不是故事。为什么“伤心”能构成故事呢?因为“伤心”涉及一种情感——皇后为谁伤心?为什么事伤心?什么事、什么人何至于让皇后伤心致死?这其中包含着什么样的人物关系?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冲突?

  建立一个故事的基础是一种情感基础。人的情感不是单立的,而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一个人总会有亲人、朋友、同学、同事、恋人,仇人,更或是萍水相逢的人.不管什么关系,一个人总是以情感为纽带跟其他人联系在一起的,这其中涉及亲情、友情、爱情、嫉妒、仇恨、内疚等等,不一而足,故事需要讲述的是一种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在一个故事中,一个人去做任何或与任何人发生冲突,都一定会有情感原因。没有情感原因就构成不了故事。

  从这个角度来说,夜场电影抢手机只能算一个事件,一个遭遇。因为事件没有建立在情感关系上。试着换个思路,如果这个考生讲述“我”跟“我弟弟”的感情一直不太好,因为一次夜场电影抢手机事件,“我”跟弟弟关系好了,那抢手机事件没准还能构成一个故事。注意,在此假设中,抢手机能构成一个故事,前提就在于“我”跟弟弟的情感关系的设定。

  如果这么说大家还是不太好理解,我们可以再拿另一个“夜场电影”的故事做一下比较,这样可能会清晰一些。

  这个“夜场电影”故事大概是说一个孤独的女人,经常失眠,只要睡不着就去家附近的电影院看夜场;偏巧有个孤独的男人,也被失眠折磨,也是睡不着的时候上这个电影院看夜场。两个孤独的人在电影院相遇了,电影院里也只有他们两个人,这对陌生的男女因为夜场电影开始认识,之后相互产生了好感。可没多久,因为效益不好,电影院不再放夜场,这对男女也就没机会再见面了,可他们到最后也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也没有对方的联系方式……故事在一种怅然的寻找中结束了。

  且不说这个故事有多好,可首先这是二个故事,而不是事件。为什么?因为这个故事建立的基础是因为孤独,一对陌生男女才不约而同去看夜场电影,并且在看夜场电影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情感关系。所以,建立一种情感关系是故事建立的首要前提。

  此外,故事之所以为故事,还需要情节。什么叫情节呢?简单来说,情节就是影响到人物关系变化的事件。只有影响到人物情感关系变化的事件才能构成情节。

  再说抢手机那个例子,这事件完全没有影响到“我”跟弟弟的关系变化,没有影响到“我”跟歹徒的关系变化,什么影响都没有,所以就构成不了一个情节。相反,在第二个夜场电影的故事中,夜场电影成为一对陌生男女产生感情的一个中介,夜场电影影响到一对男女情感关系的变化,这样夜场电影就成为一个故事的中心情节。

  一个故事的情节,就是人物关系的变化过程。如果两个人原来就好,故事就是不断讲述他(她)们俩如何好,如何好,这也构成不了一个故事。相反,如果讲述两个人从好到不好或从不好到好,有了变化,才能形成故事。而那些影响到他们从好到不好,从不好到好的事件才构成了情节。

  说清楚何谓故事、何谓情节之后,再回到扣住命题这个话题。所谓扣住命题,就是命题所提供的物件、场景都要影响到人物关系的变化。只有影响到人物关系的变化,这些物件、场景才构成中心情节;只有成为中心情节,讲故事才算扣题。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扣住命题的要求,我们来比较两个故事,命题为“半张照片”。

  高三的五一长假,我和爸妈去植物园观赏樱花展,权当作是高考前的放松。

  游园过程中碰到了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和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李祥。高中三年以来,这是我第一次见他。虽然他已经全然不像多年前那个文文静静的老实孩子,成了歪穿着奇装异服、叼着烟卷、满嘴脏字的社会青年,但我还是抑制不住重逢的激动,和他在樱花前照了张合影。多年之后的再次相见也让李祥很激动,但显然他在我面前比以往拘束了很多,眼神中也不时流露出愧疚和无奈。

  很快照片洗出来了,一卷照片36张每张都洗得很好,可唯独我和李祥的合影曝光过度,巧的是洗坏了的正正好好是李样的那半张。我盯着照片越看越觉得遗憾和惆怅,脑海里渐渐浮现出过去的李祥。

  小学6年,我们是班里学习最好的两个,也是班里最铁的一对朋友。学习上我们相互勉励,生活中我们形影不离,一起上下学,一起玩耍嬉戏。到升初中的时候,我们约定争取一起考进我们所升中学的实验班(尖子生班)。但遗憾的是,不知什么原因,比我学习稍好的他竟然没考进实验班,而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我安慰他、鼓励他,告诉他只要自己努力坚持,在普通班也一样学。开始他有些萎靡不振,但很快就好了起来,并且发誓要和我一起考进省重点高中。我很欣慰,为朋友感到欣慰。

  虽然不在一个班,但我们上下学仍旧一起走,路上谈论一些学习和学校的事情。可时间一长,事情慢慢有了变化。他开始推托有事不和我一起回家,我问他为什么他也不说。后来慢慢地我们便各走各的了,而且我还经常在放学后看到他和他班里那些同学一起三五成群地聚在学校周边。我渐渐感觉到:李祥,他变坏了。

  我们的关系远不如以往了,到初三的时候,我们成了仅仅是见面打个招呼的普通朋友。我眼看着他一天天地堕落,也曾想办法劝他,可他总是嘴上说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初三下学期,学习紧张起来,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也完全把这个朋友抛到了脑后。中考前一个月,我在学校偶然碰到了李祥,他对我说,他妈死了,他不考高中了。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宿命,但我很清楚地知道,他不考高中决不仅仅是因为他妈妈的死。望着眼前这半张照片,我在遗憾惆怅的同时,更明白了我们在走不同的路。我的这一半清晰明了,他的那一半混沌不清;我有目标,他很茫然。似乎这张合影就该被曝光过度,似乎我们真的就不是一路人。我也只能深深地祝福李祥,希望他一路走好。

  这张照片我会永远留着,哪怕它只有半张。

  这个故事设定的人物关系是同学。我跟李祥,原来是打小的好朋友,后来越走越远,慢慢变成了两种人。不错,这个故事有人物关系的变化,可问题是这种人物关系的变化是外在的,没有纠集在“半张照片”这个概念上。半张照片只是因为曝光过度,曝光过度只是一个外在的机器问题,与“我”跟李祥有什么关系呢?这半张照片对“我”跟李祥的关系起到什么作用呢?除了让你感慨,让你伤感,没有任何人物关系上的影响。这样一来,“半张照片”就不构成情节,不构成情节,就没扣住命题。

  面对这些素材,换一个思路想想:“我”跟李祥原来是好朋友,后来他母亲快去世了,委托“我”为他与母亲拍最后一张照片,可因为“我”粗心疏忽,曝光过度,导致李祥跟母亲最后的合影成为半张照片,照片只有李祥,没有母亲。李祥永远不原谅“我”,“我”也永远原谅不了自己!两个朋友因为这个关键性的半张照片越走越远。因为失去朋友,失去母亲,李祥最后没能考上重点中学,为此越来越低迷。看到好朋友越走越远,“我”会是什么心理感觉呢?“我”又能做什么呢?“我”怎么能填补李祥那半张照片上永远的空缺呢?“我”是否还有可能重新弥补“我”跟李祥破碎的友情呢?……

  如果以这种方式构成故事,先不说故事好不好,至少“半张照片”走到人物关系内部,影响到了人物关系的变化,成为一个中心性的情节,这才算扣住了“半张照片”这个命题。

  下面看另一个例子。

  正男儿时在家里储物室的一个铁盒中发现了一叠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其中一张已被撕去一半。从剩下的一半来看,应该是两个人分别从两边牵着只有两岁大的正男。其中一个是年轻的妈妈,而另一个人只留下一只手牵着正男,其他部分便再也看不见,被整齐地剪掉了。当时正男好奇地拿着半张相片去问妈妈,可妈妈绝口不提这个人是谁,还有些生气地把那半张照片收了起来。

  转眼间,正男大学就要毕业了,可妈妈却得了肝癌,眼看就要离开人世,年幼丧父的正男就要成孤儿了。临终前,妈妈告诉正男他还有个舅舅,在她去世后舅舅会接到通知,来接正男。正男可以先和舅舅住在一起,至于正男是否与舅舅长期住在一起就全凭正男的意愿了。同时,妈妈还给了正男那张儿时发现并被收藏了起来的半张照片,让正男好好保管,接着便去世了。死前嘴里还不停地说对不起。

  第二天,在母亲的葬礼之后,一个女人出现在正男家,自称是正男的舅妈,却长得极像正男的妈妈。就这样,正男搬到了舅舅家。舅舅是又高又清秀的大帅哥,行为有点粗鲁,但却也有极细心的一面。舅舅还有一个女儿叫萍。

  舅舅家的人都对正男很热情,很和善,让正男比母亲在的时候更有家的感觉,正男时常会感动得哭出来。只有他的小表妹萍,刁蛮任性,却又很有思想和魄力。

  一次正男喝醉酒时,在表妹的恶作剧下,正男无意间发现同样喝醉的舅舅原来是个女人,而自己的舅妈原来是个男人。

  后来得知舅舅不顾家里反对作了变性手术,因此与家里人划清界线,也因此曾背着家里人在正男两岁时去偷偷看望正男和正男的母亲。其实正男的母亲是很爱舅舅的,也支持他做变性手术,但因为要谈婚论嫁,怕有不良影响,所以当时没有为正男的舅舅说话。舅舅并没有怪正男的母亲,而母亲对正男的舅舅却总是心中有愧。

  正男的舅舅拿出半张照片,正好与正男的那半张照片完全吻合,照片上正是正男舅舅变性后去看望自己姐姐及正男时的情景。

  正男一开始对这突如其来的现实无法接受。为了摆脱舅舅家,便出难题要舅舅、舅妈回复原来的性别去参加自己的家长会,否则就离开舅舅家。舅舅、舅妈一下子为难了。

  本暗自得意的正男真的看见自己的舅舅、舅妈穿着自已原本性别的衣服出席家长会,但却极不协调,像男女反串一般,在学校引起轩然大波。正男此时明白了舅舅、舅妈变性及相爱的真相,同时也体会到舅舅一家对自己无私的爱,更回忆起舅舅一家曾对自己是那么的好。于是正男便感动地投入舅舅、舅妈的怀抱,并继续与他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了。

  显然,这个故事是一堆垃圾!胡编乱造、强词夺理、故事线索混乱不堪!后面还会继续以这个故事为例,说明讲故事的时候,不要为了创新意而乱出怪招。而这里想说的是,如何拿半张照片更准确地扣题。

  这个故事一开始就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想法。因为“半张照片”,正男跟母亲有了冲突。正男好奇半张照片上的人是谁,母亲却一直隐瞒,为此母子之间有了纠葛。这样一来,半张照片就进人到人物关系中了。如果这个故事就围绕半张照片发生的母子矛盾做文章,讲述母子如何因为半张照片产生了什么样的冲突,最后母子矛盾如何因为这半张照片缓和,这么展开故事的话,相对来说,比“我”跟李祥那“半张照片”的故事扣题更准确。

  再重申一次,“故事”考试的第一要求是扣题,我们提供的几个例子,大家应该更清楚了怎样才能扣住命题,怎样才能构成故事。

  当然,对于考试来说,仅仅扣住命题搭建一个故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故事好。所谓好,就是故事得有新颖的立意、生动的人物、真切的细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