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竞赛】空·境|“永裕杯”竹空间设计大奖赛作品回顾

 昵称33281137 2016-06-30


静故了群动

空故纳万境

                 —苏东坡《送参廖师》



寻常而居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自然环境也不断受到各式各样的破坏,钢筋水泥已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环境特征之一。面对这样的情况,更多的人开始思考我们自身所处的环境;一方面我们依赖于城市森林带给我们的多种便利,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能时刻亲近大自然。这似乎是一个不断博弈的发展过程。


我们的作品是一间茶室的室内设计,主题是“空境”,场地设定为水泥盒体空间,这样的空间具有广泛的普遍性。旨在想通过作品表达:每一个个体都是自然界一份子,当我们了解自然之道,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或我们在哪里,都能与自然真正相应。


场地:水泥方体空间

建筑尺寸:长7800mm,宽6700mm,高3600mm

使用性质:茶室



空是主题



每种茶都有自己独有的味道,而每一种味道都能令人得到不同的身心感受,品出更丰富的“百味”。少即是多,这是茶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特点。我们的设计团队也因此定下这个空间的主题-“空境”。


 一叶香茗藏世界,半壶清泉煮乾坤。在这个建筑面积约48平米的空间里,藏着一个隐秘的世外桃源,山峦,河流,竹林,四、六位茶客此时变成隐士,听琴品茗,体味心与心,心与物的融合。



主题演绎



空,看似无物,却能包容万物。我们试图通过“空寂美学”之相,让人体味“空”的智慧。


看似无物,却包容万物


因有而空


以“有”对“空“进行分割,

形成虚实“空”间


虚实空间在三维度上的交错,

令“空”间层层递进


借竹林之意,

造“空”之境



设计方案




原建筑平面


平面布局

地面叠级而上,漂浮于水面。

半透的隔断屏风穿插其间,形成品茗和听琴二个功能区域。


俯视角度


材质选择


A立面


B立面


C立面


D立面

当我们在山林中行走时,石各有形、树各有意、水各有声、鸟各有鸣,凡此种种,万籁不空,又四面皆空,给人一种安宁祥和的“空境”之美。

效法自然,如立面所示:地板、隔断及天花在三维度有机的穿插、错落,虚、实结合,令空间产生丰富的变化。这种丰富是基于抽象的线面块构成形式,及对材质种类及色彩的节制运用,留空、用少,空即是美,少即是多。




设计元素



竹境屏风

取竹林为境,竹木框架以竹皮缠绕,形成中空屏风,有隔有透,竹皮的半透光性与投影交错,虚虚实实,行走其中,令人有移步易景的感受。


山水茶台

以竹、石两种自然材质巧妙搭配,方寸间容纳百川,

令品茗者有“心纳百川”,“一览众山小”之感。


琴台琴凳

金木结合—竹板弯曲成框架,台面挖空嵌入铜板。

犹如密林中一片净湖,静待知音。



空间展示




入口

石在水中,人在林中。琴音缭绕,欲寻他去。

入口正对琴台,竹境屏风令来者只闻琴音,不见其人。


踏步的悬浮设计形式,令人不由得放慢脚步,心也因身慢而静。


山水茶台除满足功能需求,更是空间装置艺术品。



茶台与琴台遥相呼应,推拉式的屏风合上时,二者形成隔而不断的关系,

当琴音,水声若隐若现,茶味徐徐散开之时,心与物开始交融。



琴台

琴区与茶区对望,空间的开与阖,令琴音产生意境之美。



尾声




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下,我们看到了这个竞赛信息。由于对竹元素的一贯偏好,经过详细讨论,我们的团队决定尝试一下。从场地选择、主题设定、竹子的应用形式、成本控制、加工及节点研究等各个方面,我们都对设计方案进行了反复的讨论。空间里的每一种元素或物件都贯彻了呼应茶空间主题的宗旨。比如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的团队对是否要在水中种植竹子有所争议,最后还是舍弃了这一元素。因为整体空间里竹的语境是以抽象凝练的形式表达“空境”的主题。虽然具象的竹子会增加美感,但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孤立的美,并不符合我们主题的表达语境。

 

以上文字,算是对多角度设计团队第一次参赛的一种记录和回顾吧。


设计者
 
“永裕杯”竹空间设计大奖赛
方案名称:
空·境(三等奖)

设计者:

韩慧生  张正浩(原名张建国)

北京多角度空间设计


编辑:陈晓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