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象南京】(互动有礼)金陵帝王州,六朝烟水气之第一话

 不闲翁 2016-07-01


小编寄语

来到南京近十年,从大学到工作,从陌生到熟悉,离不开忘不了的是这座城。这里的路巷楼桥,有太多的故事可讲,谨以【印象南京】系列连载,送给我爱的南京和南京人。

第一话—乌衣巷


乌衣巷,可能是南京最知名、最古老的街巷之一,位于夫子庙文德桥东南侧,东起平江府路,西至大石坝街文德桥口。夫子庙泮池南侧的乌衣巷,也是东晋时宰相王导、谢安故居所在地。在六朝时已是十分显赫,然而隋文帝为抑制金陵王气,下令将城邑夷为平地。“六朝文物草为空”,此后的南京“惟有蒋山青,秦淮碧”。乌衣巷的繁华化为烟云,飘然消逝,但其影响依然激起文人墨客游览此地,金陵怀古。



说起乌衣巷,想必大家都回想起刘禹锡的那首“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事实上,千百年来,写乌衣巷的诗歌不可胜数,这条小巷也就成了一条地地道道的诗巷。


似乎诗人总是借乌衣巷之名

抒发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

而南京这座城,

对于荣枯兴衰好像已不再那么敏感;

城里的这些人,

也嘻嘻哈哈悠然自得地过着小日子;

知足常乐,

大概是对南京最准确的评价。

小科普:乌衣巷因何得名? 


传说派—金陵人王榭,航海途中遭风暴翻船,漂流至乌衣国,国民皆身着乌衣,王榭因民风友好朴实留居此地,娶妻生子,但因想念父母复回故里,后为寄托对妻儿的思念,因此将居所之巷取名为“乌衣巷”。

文学派—因王导、谢安两家弟子裙履风流,都喜欢穿黑衣,所以后人将此巷称为“乌衣巷”。  

史学派—乌衣巷之名源于孙权定都南京之际。公元229年,孙权定都南京,当时秦淮河东岸还属城郊,驻有军队保卫都城,因士兵皆穿黑衣,驻军营地则称“乌衣营”,至西晋末年,乌衣营旧址改称乌衣巷。司马睿南渡建康(南京)后,王、谢望族才立宅乌衣巷。

后记

南京其实有很多有意思或者有着自己故事的地名,小编为第二话选择了5个地名:桃叶渡、泥马路、三步两桥、司背后、铁心桥。

大家伙儿对以上哪个地名的故事感兴趣,或者与其有着特殊情结或渊源的,都可以留言给小编哦!可能下期小编就会帮你解答这其中的故事哦!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16年2月29日17:00

1、在本图文下方留言;入选成为“精选留言”后,点赞数排名前10的粉丝即可获得10元话费;

2、中奖用户名单将在下周公布;转发分享本图文,让更多的人来为你点赞!



-文字参考文献:《南京的风花雪月》、《秦淮五十景图咏》、《南京地名故事》及百度百科,由小编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