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代抗倭名将,刘仁轨

 睿智。启点 2016-07-01

文/历史崔

上一集历史崔讲了,唐高宗李治,非常勤奋,希望能跟上父亲的脚步,至少做一个劳模,他的治理也很出色,在史书上,被称为“永徽之治”,但是经常熬夜,导致的结果,就是得了头痛症。

李治头晕眼花,干不了活,为了不影响工作,找皇后武则天帮忙,处理政务。

武则天很有天分,但毕竟是一个女人,在封建社会,女人抛头露面,对于这些官老爷来说,是很忌讳的,何况是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于是大臣们反对,开始攻击武则天。

有针对她,进行阴谋夺权的,有明里暗里,向皇帝提建议的。

在武则天政治生涯早期,面对这种局面,确实有点手足无措,关键时刻,是许敬宗,挺身而出,帮助她支撑了下去。

许敬宗是南朝的老臣,文化程度高,曾经是李世民的十八学士,和杜如晦、房玄龄,属于同一个组合,但是中间因为个人作风问题,掉队了,被贬到了地方。

等重新回到中央的时候,李世民安排他,做了太子右庶子,辅助唐高宗,而老许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赶走褚遂良、长孙无忌,毒杀李忠,维护武则天,自己也是位高权重,成为百官之首。

有保皇派,就有反对武则天的,在这批人当中,有一个人很特别,他是武将,却位列宰相。

这个人,就是今天历史崔故事的主角,刘仁轨,他战功不多,名气,却超越了唐朝大部分的将领,因为他打败的,是日本,进行的,是中日两国之间,第一场,大规模的海战:白江口之战。

聊下面的话题前,先熟悉下前面的章节:

1、武则天是如何成为天后的

2、许敬宗,为武则天保驾护航的第一大臣

刘仁轨,也叫刘正则,河南开封人,隋朝之后,越来越多的底层年轻人,开始进入政府,整个权力结构也得到改变,读书真正成为,财富的敲门砖,无论你是种田的、还是杀猪的,读好书,都有机会,当上公务员,衣食无忧。

(说到读书,忽然想起了历史崔的小时候)

不过,隋唐时期的科举制,规模上很小,因为每次考试,都需要地方长官的推荐,所以对于寒门士子来说,成年后,选择先进衙门,干几年文书工作,如果表现好,再推荐上京赶考。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学问太高,有专家的神童标签。

刘仁轨属于第一种情况,喜欢读书,全家都指望着,这位读书郎,能出人头地,虽然家里穷点,但是小刘的农活,干的不多,除了看书,还是看书,即使进入农田,也是满脑子书籍。

大业十三年,因为杨广远征高句丽,再加上自然灾害,全国各地开始爆发农民起义,一天,一支部队经过河南开封,十八岁的刘仁轨,就报名,入伙了,这支部队的头,叫任瑰。

这个任瑰,是安徽合肥人,南朝陈国大将军任忠的弟弟,杨坚统一南北后,任瑰就成了隋朝的官,大业十三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攻陷长安,大业十四年,杨广被杀,李渊宣布自立,做皇帝了。

同时,手下军师刘文静,率领部队,追击屈突通,进入河南境内,在三门峡附近,说降了屈突通,得到了一半精锐的骁果军。

当时,整个中原,最繁华的,就是洛阳,李渊得到长安后,第一时间就把目光,瞄准了洛阳,同时命令任瑰,进入河南境内,配合李世民的军事行动。

也是赶巧了,刘仁轨第一次进入的,就是李唐的军队。

小刘是读书人,进入部队,主要工作,当然是文书,写写信,看看报,替任瑰写写奏章什么的。

任瑰也不是个小家子气的人,因为文章写的好,就把刘仁轨推荐给了中央,没多久,中央任命下来,做了陈仓的县尉。

陈仓属于宝鸡市,就在长安边上,汉高祖刘邦时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这个地方。

县尉的官不大,而且远离中央,玄武门之变什么的,都没有刘仁轨什么事,在陈仓这个地方,默默无闻了十多年,直到贞观十四年,出名了。

李渊和李世民时期,处于唐朝统一天下初期,一大批的功臣名将,需要分封,这帮人,阴谋诡计,打仗杀人,都是行家里手,但是到了地方,做行政,就不是强项了,而且打仗很苦,好不容易发达了,吃点拿点,希望生活过的滋润一点,也很正常。

但是老将们过的舒服了,地方上的父母官,日子就难过了,一切得按照规矩办事,老将呢,和皇帝关系好,过命的交情,也不把地方上的小官放在眼里,这一来二去,梁子就结下了。

大部分的父母官,看着这帮功臣,也没敢吭声,毕竟是皇帝的亲信,刘仁轨却不同意,他出生农民,从小就对老百姓有种亲切感,看着官老爷欺负老百姓,不高兴了,把其中一个领头的,抓了起来。

这个领头的,叫鲁宁,官拜陈仓折冲都尉,官大,脾气也横。

打架,不能惹三种人,愣的、横的,还有不要命的,等级一个比一个高,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就是不要命的,刘仁轨就是这种人,下手没分寸,把鲁宁给打死了。

说来可笑,因为这档子事,刘仁轨和皇帝李世民,才有了第一次见面。

李世民是个好皇帝,看到奏章,说一个县尉打死了一个都尉,也没立即判刑,把人抓到长安,亲自审问,最后,事实清楚,刘仁轨属于误杀,而且不畏强权,为了表彰,去栎阳上任了,做县丞。

跟皇帝见了面,得到了表扬,刘仁轨的仕途,算是走上了快车道,此后,新安令、给事中,官衔一个比一个大,到唐高宗时期,已经是山东刺史了。

但是治理地方,政绩出的慢,要当大官,只能慢慢熬资历,要想弯道超车,唯一的办法,就是军功。

李世民在贞观十九年,东征高句丽,失败后,也没打算放过他,每隔几年,就找支部队,攻陷高句丽的几座城市,不断骚扰的结果,高句丽在朝鲜半岛的霸主地位,没有了。

从三国争霸,变成了双雄会,原先最强势的高句丽,被唐朝整出了内伤,实力大减,百济和新罗呢,吞并了好些土地。

相对来说,百济的实力更强一点,野心也更大,他希望吞并新罗,仗打到一半,新罗撑不下去,就派人去长安请求支援。

当时的大唐皇帝,是李治,虽然头痛的厉害,但是对于朝鲜半岛,对于高句丽、百济和新罗,这是父亲李世民最后的愿望,李治也不敢怠慢,派遣苏定方为行军总管,出兵十万,讨伐百济。

(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的经济被拖垮,大唐以长孙无忌为总管,决定最后一次攻陷高句丽,大部队还没出发,唐太宗李世民却突然生病,死了)

对付大唐,强大的高句丽挡不住,百济也不行,没办法,只能请求外援,看地图,就能发现,在朝鲜周边,陆地,是大唐的天下,海面的领国,就是日本。

当时的日本,叫倭(wo)国,公元645年,孝德天皇时期,实行变法,从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开始照搬照抄大唐的成功经验,为了扩张,把目光瞄向了朝鲜半岛。

苏定方的部队,联合新罗,仗打的很痛快,也没遇到像样的抵抗,眼看就要攻陷整个百济了,百济皇室只能远走日本,寻求帮助,答应事后,分一部分新罗的土地给他。

日本经过变法之后,实力增加的很快,看到百济来求援,也想和大唐过过招,看看学生能不能打败老师。

当时的刘仁轨,也在朝鲜,刺史不当了,正带着水军,支援友军,准备攻克百济的重镇,在白江口这个位置,遇到了日本的海军。

白江口在哪呢,今天韩国的锦江,入海口的位置。

(中日海军决战的位置,白江口)

战争发生在公元663年,唐历龙朔三年,日本海军士兵四万人,船只1000艘,大唐水师一万人,船只170艘。

从人员分布上,刘仁轨的部队,需要一对四,但是在海上,人力有限,更多的,是依靠战船上的武器,在公元589年,杨素率领水师,牵制南朝军队的时候,隋朝的工匠,就可以制造航空母舰:五牙大战舰。

船大,可以乘坐士兵九百,高一百多尺,上下五层,武器是几十斤重的巨石,用木杆捆绑,有十根,可以连发。

唐朝建国后,基本上继承了,隋朝的造船技术,所以这次白江口海战,刘仁轨的航空母舰,遭遇日本的群狼战术,结果是,群狼完败,日本军队全军覆没,史书记载,一千多艘战船,光烧掉的,就是四百艘。

日本的人口不多,这一仗,几乎是能出动的全部海军,一场大战下来,全没了,因为这,几百年来,日本对大陆,再也没有过想法,直到明朝的倭寇。

因为这个事,百济被灭后,刘仁轨作为负责人,治理百济,地位和几年后的薛仁贵差不多,地方军区司令。

在麟德二年,也就是白江口大战一年多后,公元665年,唐高宗李治和天后武则天,在泰山封禅。

封禅,就是祭天,去泰山,不是每个皇帝想去就能去的,条件很高,需要太平盛世,皇帝,更是要公认的好皇帝,就封禅这一天,刘仁轨带着新罗、百济、儋罗和日本的代表,来参加。

给皇帝长脸,李治当然很高兴,事后,封刘仁轨为御史大夫,第二年,改迁为中书令,龙朔二年,官名改成了右相。

咸亨三年,官拜太子左庶子;

咸亨五年,唐朝和新罗爆发矛盾,在攻陷高句丽和百济后,大唐的统治,在当地,也不受待见,朝鲜人民反抗,改而支持新罗,作为元老,刘仁轨再次出山,远征新罗,没多久,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

刘仁轨出生寒门,因为军功,现在也是出将入相,威望很高,但当时,对武则天,还是不待见,毕竟是个女人,老刘给唐高宗的上书中,依旧规劝皇帝,女人,误国啊。

刘仁轨是宰相,同时反对武则天的,还有郝处俊,他们的理由都一样:江山是男人,打下来的,守江山,怎么能信任一个女人呢,从古到今,多少皇帝,因为迷恋女人,导致国破家亡。

为了对抗宰相们,咄咄逼人的气势,武则天设立了一个组织,号称“北门学士”,利用舆论攻势,顺利渡过了,职业生涯的第三个危机,具体情节,请看下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