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老师讲中药学第4讲语音与文字

 为什么73 2016-07-01


各位学员,晚上好!

今天晚上学习《中药学》的药性理论,又叫中药性能,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之一,是用这个理论来概括中药作用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四气、五味,四气五味统称气味,描述药物的性质和味道,再有就是归经,药物在身体里作用的部位,再一个升降浮沉,药物作用的趋向,还有就是毒性,包括副反应以及毒性反应。李东垣在他的著作《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里有这么一句话描述:“夫药有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咸甘淡之味,升降浮沉之能,厚薄轻重之用。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豁然贯通,始可以言医。意思是药有寒热温凉这四种四气,有酸苦甘辛咸淡的味道,有升降浮沉的趋势,有厚薄轻重这样的区别,或者气味相同而味道不同,或者味道相同而气味有差异,你只有明白了解每一味药的这样的相关知识,全面掌握药的功效,才可以说你是一个医生。药性理论的产生和成熟,标志着中药这门学问的真正的确定。药性是药物固有的属性,是决定药物功效内在依据,只有掌握了药物的药性,才能从根本上把握药物的功能,古代包括现代一些老医生都讲:你懂药性吗?其实药性它又是现在中药功效的代名词,和今天讲的药性有一些区别,但具体每个药物功效是以今天讲的药性为基础的,这些决定了每个药物的功能,我们在学习中药的过程中既要了解具体的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以及它的作用趋势,以及它的归经,也是今天讲的药性。当然更要掌握药物具体的功效是什么。把这两个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够正确的全面的去使用中药,这二者相互结合才比较全面,才可以真正的把临床上的中药用好。所以这个章节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用心把它学好。

今天讲的药性其实讲的每一种药用植物的具有的一些偏性,在中药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往往就是利用了这个偏性,身体正常的时候,是平衡的一个状态,是一个中和的状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阴平阳密,当身体发生的阴阳不平衡,出现了偏差以后,那么我们才会出现疾病。用药物就是用药的偏性纠正身体的偏差,使它再回到这种中和的状态。身体才能够健康。药物的偏性,比如说偏寒偏热,偏升偏降,或者说偏咸偏酸偏苦,这样的一种偏性,决定了药物作用的一个方向,所以这些理论在临床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就是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身体的偏差,比如身体出现了寒证,怕冷了,如果只是在表,刚刚进来,是一个感冒的症状,恶寒发热,咳嗽鼻涕,高烧,那用的药物是偏温的药去散寒,把寒散出来,可以用到麻黄桂枝的药物。当这个寒继续深入,比如说寒直接伤了我们的脾胃,胃出现受寒以后的饮食不佳,胃寒胃痛,甚至上吐下泻,那么就要散里面的寒,用更厉害一点的温里的药,方向在里面的而不是在表面的,这种温热偏性的中和身体这种寒,比如说用的干姜附子,这就是中药治疗疾病的最朴素的最原始的最基础的一种方式。哪里出现问题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把它直接纠正过来,有寒的就用热的药物, 有热的用寒的药物,在里面的用能够到达里面的药物。从归经的角度来说肝的我们用治疗肝的药物,到达肝经的药物,在心的我们用到达心经的药物。好,下面看一下具体的。

首先看四气,所谓的四气又叫四性,也就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的性质。自然界的动植物特别多,能够作为药用被记载的已经有一万多种,常用的也有四五百种,我们重点需要掌握的也有三百种左右的药物。每一种药物都有寒热温凉的偏性,有些药偏寒,有些药偏热,有些偏温、凉,当然还有一种是平性的,就是说寒热温凉的偏性不明显,相对来说比较中和一些。拿饮食来说,南方人喜欢吃大米,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大米和面粉天天吃,从来没有听说吃大米、面食出问题的,当然你不能死吃,乱吃,正常去吃没有人会吃坏,这种东西它的性是非常平和的,对我们的身体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但是有一些特别的食物,大家就要注意,比如说黄瓜,黄瓜是个寒凉的食物,你在炎炎夏日吃点黄瓜,正常人吃了没事,但如果他是个脾胃虚寒的人吃了黄瓜,就可能出现腹泻、胃胀、胃痛。同样道理,一个火热性质的人你叫他天天吃辣椒,那也不得了,要上火。因为每一种东西它都有偏性的,包括大米都有偏性,但是大米的偏性相对其他食物来说它是比较中和的,没有明显的偏性。这种寒热温凉,这种性质是怎么去发现的呢?药物为什么这个是寒的,那个是热的,我们以长久以来的用药的反应作为依据,以改善症状的寒热,阴阳的盛衰疗效为基准。也就是说药物的四气是临床疗效的一个反应。寒性温凉是从治疗疾病效果概括出来的,凡是治疗寒性病症的药物,即为温热之性,凡是治疗热性病症的药物,即为寒凉之性。也就是说我们的前辈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用药,然后确定它的疗效以后,逐渐就有了咱们这个每一种药物的药性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然后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成为了今天讲的药性的理论,四气的理论。

从大的方向来说,药性分三大类:寒性、平性和热性,再细分的话有大寒、寒、微寒。课本上讲的是寒热温凉,最寒是寒,其次是凉,温又不如热的程度,这样一个排列顺序。在临床上寒性的病理状态,就要用温热的药物。寒性的病理状态是有这样的一些症状,面色发白,畏寒肢冷,神疲倦怠,静而少言,唇淡白或者青紫,口不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而热性的病理状态,要用寒凉的药物,面色发热,手足肌肤灼热,烦而多言,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涩有力。四气的偏寒性的有清热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热症;温热的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的功效,用于寒症,包括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等;平性的作用比较缓和,寒热都可以去使用。在临床上四气运用的一个原则,首先热证用寒凉的药,寒凉用温热的药,也就是说疗寒用热药,疗热用寒药,寒热错杂之症,热药寒药并用,特殊的用法。真寒假热之证,热药治本,反佐寒药;真热假寒之证,寒药治本,反佐热药。反佐是什么意思呢?反佐是病人的情况特别特殊,他是一个真寒假热的证,他表现出来的病证是一个热象,事实上是一个寒证,根本是寒,所以要用热性的药。但是它又有假热的症状在里面,我们可以反佐一些寒凉的药物,使药物发挥更大的作用。这种反佐的药物在重症病人用的比较多,因为真热假寒,真寒假热只有在重症病人里才能看得到。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机理呢?比如一个极度阳虚的病人,他表现出来的是一些虚阳上浮的症状,看到是热象,如果你直接用温阳的药,他这个症状反而不会消除,反而甚至不适这个药,吃下去就会反胃,会吐出来,但是反佐一点寒药进去,这个病人就能够把药吃下去,或这药凉着吃,病人才能吃下去,才能达到治疗的作用。这个机理到底是什么很难讲清楚,但临床上的一个重度的病人确实需要这样处理,很多历代以来也有很多这样的医案,包括本人也经历过这样的医患。这个道理一句两句说不清楚,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大家要知道这样的一个概念,但是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病人能见得到的非常少。这个寒热的使用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这个药物它虽然是大寒的,有时候要用它临床的一个功效,会用其它一些药去除它的寒的影响,让它发挥它更大的药效,这叫去性存用。这是使用中药很高的境界,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但知道有这样的一个用法。打个比方,一个病人,他是因为阳虚引起的便秘,便秘非常的严重,这时需要用大黄,去通他的大便,但是大黄的性质是寒凉的,苦寒的药,非常凉。这个时候便秘非常严重,你用其它药泄不下来,必须用大黄,这个时候就要用一些温性的药去除大黄的凉,还是可以利用大黄泄下的作用。比如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处方:温脾汤。就是脾阳虚引起的这种大便不通畅的病症,里面用了附子中和大黄的寒性。

看一下五味。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这五种味道。最开始这个药物它本来就有这个滋味,按照这个滋味发现酸性的药物它有一些共性的特点等等。最开始味道是通过嘴巴来尝得到的,整个中药里有百分之七十五的药品,它的味是它本来的味道。比如黄连标的是苦,它本来就是苦的。但是还有百分之二十五标的是苦味,它并不一定是苦,那为什么这样去标呢?就是这个药性理论大家总结了以后,发现了不同的味道的药,它有不同的功效,就是一个味道决定它的功效总结的时候还是有一小部分味道和功效不一致,这个时候就把原有的味道去掉,直接按照功效来标明它的味道。比如说葛根,是一个透热解肌的药物,有辛散的作用,这个应该属于辛味,其实葛根是没有辛味的,就把葛根原来的味道去掉,标注上它的辛味。大部分的药物都是按照它的味道来标的,比如甘草,标的是甘味,就是甜味,黄连标的是苦,鱼腥草标的是辛,酸什么仁是酸,芒硝标的是咸。简单来说,有一句话概括得非常好:入口则知味,就是嘴巴尝就知道了,但是入腑则知性,真正到了肚里面,发挥了功效我们才能决定它到底是什么味道。所以说其中有一小部分它的味道和实际味道是不相符的,大家需要注意。看一下具体的味道有什么大的作用。

辛味,带有一定的香味,辛香味。辛味的药有一个共同的作用,它能散,能发散,能行,能动的作用。能发散就能够把身体表层的外邪发散出去。能行就能够行气,能够推动气的运行,能行血,就能够活血化瘀。能行气就能处理气滞。具有辛味的药,都有能散能行的作用。比如说能发散的麻黄、桂枝、荆芥、薄荷,能行气的木香、陈皮、香附,能够活血化瘀行血的有当归、川芎、红花等等。这一类的药它具有这样的特性。我们再来看一下甘味。简单来说就是甜的。首先它能补,有补的作用,能补血补气补阴补阳。能缓,可以缓和毒性烈性药物的药性,又能够缓急止痛。也就是说,有止痛的作用。甘味的药经常用的一个小处方芍药甘草方,就是白芍和甘草这两味药。对于腹部的疼痛,对于抽筋引起的疼痛,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它是甘味的能够缓急止痛。第三个能和,能够调和药性能够和中,调味调和脾胃。比如说甘草可以解百毒。

酸味,酸性的东西有收涩的作用。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酸性的能够生津,能够使体内产生津液。打个最简单的比方,这个时候杨梅上市了。大家一想到杨梅,还没有吃嘴巴里口水就会出来了,这就叫能够生津。能收敛固摄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出汗,异常的出汗盗汗,他就能够收敛,收汗。比如说咳嗽,肺宣发力度过了,我们就可以润肺止咳。比如尿特别多,可以缩尿,可以把小便减少。这也是收敛。比如说男人的遗精滑精,不正常的精液流出,女人的白带过多。都可以用酸的要去收它。比如五味子乌梅石榴皮,都有收性,五味子可以敛肺止咳,乌梅石榴皮可以止泻。还有白芍木瓜。有些药标了涩味,涩和酸大的方向是一致的,相似的。

苦味,能邪、能燥、能坚。泻具有通泻的作用,也就是能下的作用。可以通大便,比如说大黄,还有轻泻的作用,能够泻火比如说栀子。通泻能够通解大便,清泻是指泻火,降泻就是降逆的意思。比如说胃气是以降为正常的,结果胃出了问题,不正常降了他往上跑,就会反酸打嗝,甚至呕吐,这时候我们就要降这个胃气,降胃的逆气,所以叫降逆。肺,正常是以降为主的,肺气往上走就会出现咳嗽咳喘,我们就要用杏仁去降肺气去降逆。所以说苦,首先能泻能燥,泻包括通泻、清泻和降泻。燥就是能够燥湿,苦兼温性的药能够治疗寒湿。苦又兼有寒性的药可以治疗湿热。燥主要是去湿的作用,湿有湿热和寒湿。比如苍术就是去寒湿的,黄连是祛湿热的。苦能够坚阴,就是使阴液能够得到坚固不会流失。因为苦味能够泻火,可以消耗掉我们的阴液,苦味的药把火泻掉了阴液自然得到保护了,所以苦味能够坚阴。比如说肾阴虚的虚火,主要用黄柏知母这样的药物,像知柏地黄丸,就是治疗肾阴虚的阴虚火旺症的。就达到泻虚火,保护津液保护肾水的作用。

咸味,能下能软。下就是能够泻下的意思,可以通大便。软就是能够软坚散结,可以治疗各种身体里面包块的东西可以把它软化最后消散掉。比如说囊肿肌瘤,肿瘤,以及甲状腺肿大脂肪瘤等等就可以用到咸味的药物它有软坚散结的作用。比如海藻,可以用来治疗乳腺增生,效果非常好。用少了不行。能下,比如芒硝这味药很咸,如果开十克芒硝,会发现这个汤很咸的,很难喝,但是用上去大便很快就通畅了。

淡味,有渗和利的作用。也就是能够渗湿利水,比如说茯苓泽泻薏苡仁等。这类药是淡味跟咸味是对应的。

还有一类是芳香味的。芳香味的药,严格来说是属于辛味的。后来很多医家把芳香类的药提出来了。芳香类的药有化湿醒脾,开窍醒脑,有痛经止痛,有避秽化浊的作用。像现在很多人湿热比较重或者湿比较重,我们就要用到芳香类的药物,比如说藿香、佩兰、苍术、麝香、冰片、木香、香附等,这一类的香味的药,就能够化湿醒脾,避秽化浊的作用。像我做的中药香囊驱蚊的,因为它是芳香的具有避秽化浊的作用,同时还能醒脑开窍,可以让人很精神,感觉九窍通畅,心情状态非常好。里面就有像石菖蒲、佩兰、藿香这样的药物。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辛味的药多辛香燥热,易耗伤津液,耗气伤津,气虚阴虚津液亏虚,包括表虚多汗的,一般都不适合使用。甘味的药一般比较滋腻的,能够促湿碍脾,也就是对脾不好,能够生湿。脾虚湿滞的人不能用太多甘味滋补的药。比如脾虚有湿困的,就不能用甘味滋补的药,比如熟地黄就不要去用。包括甜味的东西脾虚的人,就要少吃,甜的东西,它会损伤脾,容易生湿。长期吃甜的东西的人,容易出问题。不一定说会得糖尿病,但多会出现以脾虚为主的证候。酸味的药有收敛的作用,如邪气在体内未清干净就不要用酸味的药。会收殓邪气,使邪气留在体内出不来,所以有邪气在体内的就不能用酸的。苦味的药苦燥化湿就容易伤阴,阴液不足的就不要单独去使用了。苦寒之类的药物,容易使损伤脾胃的阳气,脾虚的不能去用,阳虚的也不要去用。老年人也不能大量去用苦寒的药,它可以败胃,使胃口非常差,吃多了会出现脾虚脾阳虚,不想吃饭,肚子很胀,喝中药就恶心,所以苦寒的药不能长期用,而且苦寒的药物容易引起气血的凝滞,影响气血的运行,气血亏虚的人也不要去用,有气滞血瘀的也尽量少用,要用就去需要配合一些行气活血的。

我们学的药物,每一种药只有一气。四气寒热温凉,要么就是寒要么就是热,要么就是温要么就是平,只能选一个。而味道可以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味道越多,说明它的作用越广泛。味道不是本来的味道,是根据它的作用,推断出来的,记住它的味道,是为了我们去判断这个药有什么对应的功能。理论上说,一气兼有数味的,这个药一种气,但是它有多种味道的,那么它的作用非常广泛。比如说当归,当归辛甘温,四气五味是这么标的。辛甘是指它的味道,温是指它的四气。辛能够活血生气,甘可以补血。温能够去寒,所有他有活血,行气,止痛补血,温经散寒的作用。

我们讲的四气五味的理论,是我们认识中药的最基本的理论。任何一味中药都是气和味的统一体。五味是产生四气的物质基础。一般来说,五味是中药的固有的性质,是中药产生的物质基础,四气是药物作用的四种性质,是在五味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作用。在五味和四气的具体关系上呢,辛味的药主要产生温热的作用,很少产生寒凉的作用。而苦寒的药与之相反产生寒凉的作用多,产生温热作用的少。咸甘味的药呢产生寒凉作用的多,酸味的药产生寒凉及温热,两类之间作用没有明显的差异,这是一个规律。大家注意,简单说辛味的药偏热心,苦味的药偏寒凉性,甘味酸味的偏寒凉或平性,咸味的药偏寒凉性,也可能偏平性,这是一个规律。而且五味是产生毒性的一个物质基础。药物的毒性主要来自辛味的药和苦味的药,这两种药占了所有毒药的90%左右。

我们再来看下升降浮沉。它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内、向外的4种不同作用的趋向。升是向上提升,降是指下行降逆,浮是指向外发散,沉是收敛固藏或者下行泄利。简单说,升和浮向上向外的。沉和降是向内向下的。所以升浮的药主上行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和催吐的作用。而沉降的药主下行向内,有潜阳降逆清热渗湿泻下的作用。中药的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几种趋向,是和疾病表现出来的趋向相对而言的。病势向上的常见的症状有:呕吐、呃逆、喘息。病势向下的常见症状有:遗尿、脱肛、崩漏、带下。病势向外的常见的症状有:自汗、盗汗。向内的常见症状有表症未解而入里的一系列症状。

具有升浮这种趋势的药一般用于病势下陷的疾病。比如说久泻、脱肛、气陷。它的症状是向下的性质。所以我们就要用升的药物,比如黄芪,柴胡升麻。或者用于病位在上在表的疾病,因为病的位置在上位,在表处,所以我们要用升浮的药,使它到达这些位置去治疗。比如说表症,外感风寒外感风热,比如说头痛,头痛在上部,所以我们就要用升浮的药,比如说麻黄,防风,薄荷之类的药物。这是因为它的病位在表或者在上。沉降的药用于病势上逆的疾病,比如说呕吐、咳喘、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等等。因为它是往上走,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它降下来,就要用沉降的药。比如石决明、牡蛎、磁石。或者是用于病位在下在里的疾病,直接到达病所。比如便秘小便不利等,就用大黄、茯苓等等。

药物的升降浮沉是怎么确定的呢?是根据药物的功效来确定的。比如说桔梗和麻黄,有开提肺气、宣肺利咽的作用,所以它的性质是升浮的。苏子、白前、杏仁有祛痰降气的作用,所以它的性质是属于沉降的。代赭石、旋覆花能够降逆止呕,治疗呕逆,所以是降的药。在临床上用中药升降浮沉的理论指导用药,病势是考虑因素之一,但是我们主要考虑的是疾病的病因和病机。我们也要注意这种气血运行的状态。从脉象来说,如果摸到一个病人双手的寸脉关脉都非常的强,甚至寸脉上面还能摸到脉,尺脉很弱,这就完全是气血上逆的脉。这时就要用降的药物,把气血往下降。这样的病人的病变部位在上焦心胸颈部头部,出现头胀、眼睛胀、头痛或头昏、眩晕、颈椎不舒服以及心胸部、心脏不舒服的症状,就要用降的药物。但是主要还是要考虑病机是什么,这才是关键。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因素有哪些呢?一个是气味以及它具体的功效。气温热的药,味辛甘的药,有升浮的趋势。气寒凉的,味酸苦咸的药,是沉降的性。李时珍总结了,他是这麽说的“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其性难也”。那么和药物的质地也有关系,一般质地轻的药物有升浮的性质,比如说薄荷、桑叶、升麻、葛根、白僵蚕。质地比较重的药物有沉降的性质,比如说大黄、石膏、滑石、熟地、苏子。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刚才讲的旋覆花,花的话它比较轻,一般的花都是升,旋覆花是降的,特殊的。再有,与炮制、配伍和剂量也有关系,用酒、用姜汁炒过的药物一般都具有升浮的性质,用醋、用盐水炒过的药物一般都具有沉降的性质。升浮后有些药物导致了它有这样的引导作用,比如说桔梗和牛膝,桔梗可以载药上行,它能够把药物往上带,它就使药物的功效转化为上位;牛膝反而往下带,它就能使药物的药效发挥到下面。像临床上肺部的问题,我们经常要用到桔梗,这就是载药上行;比如说下焦肾的问题,经常要用到牛膝。炮制也会影响到药物的药性,升浮之性。比如说“大黄”,它属于沉降的药,均下热邪的,可以通便,那用酒炒过以后,它就具有清上焦火热的作用,可以治疗眼睛红、头痛。至于药物到底它是要升还是要降,它的性是决定了的,但是你在临床上运用时是可以控制的。你开了这味药它本来是升的,如果你用这种咸寒的药配合在一起,它就往下降了。如果说沉降的药放点酒在里面一煮,它就会往上升,到达头顶去。关键还是在于你怎么去运用。我们以黄芪来举例,黄芪是性味甘温、益气升阳的药物,它本性是升浮的药物,你配党参、柴胡、升麻,就能够升浮提升我们的中气(宗气);而你配白术、防风呢?它就能收敛固表止汗;你再配白术、防己呢,它又能沉降利水渗湿,所以说主要看你怎么去配合,怎么去利用药物。中药功效讲起来很简单,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用,用来太有学问,这个真的是很要有悟性的。

说到具体的药,解表药、祛风湿药,温里药,行气药,活血化瘀药,补类的药(补气药,补阳药),开窍药,涌吐药多具有升浮的特性,而清热的药、泻火的药、利水渗湿药、降气平喘药、降逆和胃药、平肝潜阳熄风药、收敛止血药、收涩药、安神药,多具有沉降性质。大多数药物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明显,但是也有少部分药物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不明显,或者具有双向性。比如说延胡索,它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在临床上治疗一身上下内外各种疼痛的证,它到处都可以去的了,所以它的升降浮沉的性质,就很难直接分类。再比如防风,它可以上也可以下,可以走表可以达里,也很难区分。麻黄向外可以发汗解表,向内可以降气平喘。川穹上行到头部,下行到血海,这些药都有双向的作用。有些药就有这种双向的升降浮沉比较特殊的性质。

我们再来看下归经的问题。所谓的“归”,是指药物的作用、部位的归属。“经”指的是脏腑、经络,也就是中药作用的定位,说明它作用的一个范围。这个相当于现在最时髦的说法——靶向疗法,也就是说这个药物进入你身体之后,它到底到哪个位置去,这个就称之为“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对人体某一部位作用强,而对其他部位作用弱或无作用的一种趋向。它是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的疗效为根本依据,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东西。

在《黄帝内经》中讲到五味和五脏的关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心经的病变多见心悸、失眠;肝经的病变一般见到胁痛、目昏;肺经的病变常见有胸闷、喘咳。就是说每条经的病证都有它的特点,古人根据每一个脏腑经络病证的特点去用药发现,这个药对这个有作用,那个药对那个有作用,最后确定了药物归经的理论。比如说性能,苏子可以止咳平喘,可以治疗咳嗽气喘的肺气雍塞证,所以说性能苏子就归肺经。羚羊角、钩藤能够清热熄风,石决明能够平肝潜阳,用以治疗肝风内动或者肝阳上亢这样的病证,所以说这些药归肝经。再一个,还有取类比像的方法,清代的汪洋有过这样一段话“凡药之为枝子达四肢”,就是如果这个药是用树木的树枝来入药的,它可以到达我们身体的四肢,比如说桑枝、桂枝;“为皮者达皮肤”,如果用树皮、根皮来入药的可达到皮肤;“为芯为干者,能够内行脏腑”,就是如果用植物的芯、植物的主干,那么可以入到脏腑;“质地之轻者,上心入肺”,就是如果质地很轻的可以到达心肺往上走;“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可以发表”,中间空的有发表的作用;“内实之可以攻里”里面是实的可以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则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除也”,那么这个就是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去总结,当然这个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大部分药确实是这样一个作用的趋势。中药的取类比象实际上都是基于许多客观事物推理中得到的一个启发,然后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反复的验证得到的结果,它的结果也和实际情况大部分是相符合的。

我们来看下归经理论的一个应用,首先它阐明了药物的一个作用。同类的药物基本功效相同的,归经不同具体治疗的效果就不同。比如说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都有苦寒清泄的作用,它们的作用是很相似的,但归经不同在功效上还是有区别的。黄连主要是入心经和胃经的,所以它善于清心火和胃火;黄芩主要归肺经和大肠经,所以它善于清肺火;龙胆草主要归肝经的,所以它善于清肝火。归同一经的药物,气味不同作用也有差异。同归肺经的可以治疗肺病咳喘的,比如说黄芩,它是归肺经的,它的作用是清肺火,用于肺热咳嗽;干姜是温胃散寒,它虽然归肺经但还是治疗肺寒痰饮的;百合也是归肺经的,但它主要是补肺虚的,用于肺虚的久咳;葶苈子,它也是归肺经的,但它是泻肺实,用于水饮犯肺的咳嗽。比如说同时是入肝经的,香附,味辛,可以疏肝理气;龙胆草,味苦,可以泻肝清火;山茱萸,味酸,可以收敛补肝;阿胶,味甘,养肝血;鳖甲,味咸,散结消徴,可以治疗比如说肝硬化。

熟悉药物的归经第二个作用,就是便于指导我们去选择用药,处理哪个经的问题就用哪个归经的药物,心的问题就用归心经的药物,肺的问题就用归肺经的药。第三个可以指导中药的炮制加工。像酸能够入肝,醋制柴胡既可以缓和它的升散之性,又可以增强它舒肝止痛的作用。你知道它的归经又可以便于你理解记忆药物的作用。所以说它的作用是非常广泛的,我们以后要讲的药物归经少的话就归一条经,作用比较单一,像巴戟天、仙茅归肾经的,只有补肾助阳的作用。如果是归两条或者是三条经的药物,甚至是有四条、五条的,那作用范围就很广,比如说苦参和大黄都是归五条经,它的药物主要作用,是以它的第一条经为首要作用,归经多作用也就多。

咱们中药的药性理论是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逐渐产生的,它产生的过程先是从治疗用药观察感性认识基础之上,再通过观察分析逐步提升到理论上的认识,从不断实践和反复验证中得到最终的结果。因此这种理论不但真实体现了实际的药效,而且又能全面的、客观的反应出药物内在药性的作用,所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一定要重视。

我们再来看一下毒性的问题。在古代所有的中药都称之为“毒药”,为什么都称毒药?我们刚才讲人体出现问题是人体出现了偏差,我们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偏差。既然药物有偏性那它就有毒,正常人吃了就会出现问题,所以老人家都讲过“是药三分毒”。所有的药既然能作为药用的都是有偏性的,有偏性就有毒。在汉代以前把中药都称为毒药。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由什么决定呢?由药物的偏性,偏性越强的毒性可能就越大,偏性越小的毒性可能就越小,甚至说没有反应就没有毒。

我们在临床上治疗疾病时,有两种情况会出现,一种是药物用下去达到了治疗的目的,还有就是达到了治疗以外的,一些你不想看到的结果,这个不想看到的结果,我们就把它称之为毒副反应。这种情况出现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你用药用错了,比如说这是位寒性的病人,还用了寒凉的药,病人吃了肯定会出现不舒服,他能好才怪呢。还用一种情况就是这个药物本身确实偏性非常大,我们有时使用的量比较多,或者病人比较虚弱,这样就容易出现这些我们不愿出现的结果,不愿看到的毒副反应。

《中华本草》中将中药分为大毒、小毒、有毒和无毒四类。一类毒性的中药有两种,砒石和水银,现在基本上是不会用的,大家知道就可以。二类毒性的中药有二十五种,砒霜、雄黄,很少用,最多就是外用一点;青粉、红粉、白浆干、红森干这几种几乎都不会用,用也是外用;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南星,这个还有人用的,毒性很大,要注意煎煮的方法,注意辨证的准确,用错了会死人的。韩剧《大长今》中就用乌头汤处死犯错的宫女,生川乌、生草乌炖汤喝下去就可以致死。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洋金花、落洋花、雪上一支蒿、斑蝥(斑蝥现在肿瘤病人用的多)、青娘子、红娘子、蟾蜍(现在肿瘤病人用的多)、生马钱子(生的几乎没有人用,制的有人用)、生巴豆、生千金子(基本上都没有人用)。一类的大家不用说了肯定没有人用,二类的有些药物制的大家会用,加工过的大家可能会用的到,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能不用尽量不用,在今后使用时先自己尝尝,以后我们会讲具体的操作的方法,怎么煎煮?怎么服用?只有自己吃过了,心里有底了才敢给别人用,不能稀里糊涂的就给别人用,出了问题你心里一点低都没有,不知道如何处理。回头我们再讲到具体的药物时,有的药物我们该怎么去用,煎煮怎么煎煮,万一中毒怎么去解毒都会和大家讲解,建议大家以后学的时候,可以去尝尝做到心中有数。

可以引起中毒的原因非常多,中药的品种选择,储存的问题,炮制的问题,配伍的问题,用量的问题,剂型的问题以及辨证的准不准确的问题,病人的体质、年龄的问题,这些都会影响,所以这个问题非常的复杂,大家要非常注意、非常小心的。还有一些所谓吃了以后不舒服,也不一定是中毒,就是吃后有一些副反应。比如说滋腻的药吃了后会肚子胀,大家要注意,比如熟地,炙甘草用多了也会肚子胀。还有一些补药,吃多了容易上火,这个都要注意,一定要在辨证的基础上用,不能随便吃,不能说他想吃你就给他吃,一定要看他适不适合,这个才是最主要的。大家永远记住一句话,我们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自己身体的偏性。如果你搞反了,病人吃了出大问题,甚至会死亡,特别是偏性大的药物用下去。如果你辨证准确,用药剂量又合适,用在病人身上就是良药、神药,你用错了就是毒药,就是这么简单。其实很多有毒的药,功效都非常好,比如雷公藤,现在说它对肝肾毒性非常大,但它治疗类风湿是一个非常好的药物,你要想办法克制这个毒性,雷公藤的毒性主要是在皮上,在炮制时将它的皮去掉,它的毒性就会大大的减轻。比如说“砒霜”,谁都不敢吃砒霜,但它可以治疗白血病。

一般中毒了该怎么去处理,以后我们讲到具体药物时再讲,笼统的讲没有办法讲,因为每种药物的中毒反应是不一样的,解毒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关于毒性这一块,大家自己再把课本看一下,课本上讲的非常详细。大家尽可能的这些毒性非常大的药物,不要去碰它。

好,我们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我们下一次讲中药的配伍和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剂量和用法,讲完这几个章节以后呢,我们就正式进入具体中药的学习。大家学习中药一定要跟上进度,一定要提前预习,课后要复习,这样才能把这课程学好。中药的相关知识量非常的大,如果你不及时跟进的话,你后面补课会很难学的,大家一定要及时跟进。这里面要讲的、要熟悉的药物大约有三百种,作为重点来讲的可能要讲到两百五十种左右,两百五十种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你要认识两百五是个人,你要把它们各自的特点搞清楚。这两百五是个人是男是女?性格方面如何?长的漂亮还是丑?是胖还是瘦?有什么特长?在哪个单位上班?电话号码是多少?你要搞清楚了这才叫认识,你有什么事情找他帮忙你才找得到。或者说就像你的员工一样,你只有熟悉了每一个人,你才知道每一个人的特点,才知道怎么去把他放到哪个岗位上去,才知道怎么去调兵遣将。用药就像用兵一样,你只有熟悉了解了每一味药物的功效,记住了它的特性,那么你才能够灵活的去运用,才能够把病治好。

感谢大家的收听,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的,认认真真的把这门课程学好。

(文字:海燕、聂晶、辛怡       校稿:刘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