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昌52岁失独妈妈生下双胞胎 养大儿子是最大心愿

 wwm5837 2016-07-01
双胞胎兄弟俩躺在婴儿床上甜甜的睡着双胞胎兄弟俩躺在婴儿床上甜甜的睡着

  28日上午10时许,在宜昌某医院,52岁的冯发珍剖宫产顺利生下双胞胎儿子,母子平安。3年前,24岁的独女因病去世,家住猇亭的冯发珍和丈夫赵希明曾一度万念俱灰。去年,冯发珍毅然决定再为人母。

  6月28日上午10时许,孕36周加6天的冯发珍经剖宫产,顺利生下双胞胎儿子,一个5斤4两、一个5斤2两,母子平安。

  3年前,24岁的独女因病去世,家住猇亭的冯发珍和赵希明曾一度万念俱灰,这个家庭从此风雨飘摇。

  去年,冯发珍毅然决定再为人母。在医生的帮助下,这位母亲凭借超人的勇气,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最终如愿以偿。

  记者查询近年来公开报道,并咨询城区部分医院产科了解到,湖北省最高龄产妇为54岁,冯发珍可能不是宜昌年龄最大的产妇,但绝对是年龄最大的双胞胎产妇。

  中年夫妇再得子

  想抱又有些不敢抱

  “他们和姐姐小时候长得太像了。”29日上午,医院产科病房,52岁的冯发珍与54岁的丈夫赵希明满脸笑容。

  记者看到,刚出生一天的双胞胎兄弟俩长的很像,躺在医院提供的婴儿床上甜甜的睡着。

  躺在病床上输液的冯发珍有些疲惫,隔一会儿就看看熟睡的儿子,脸上浮现出笑容。赵希明站在婴儿床旁,不时的用手小心翼翼的拍着儿子的背部,让他们睡得更踏实一些,“实在太小了,想抱又有些不敢抱,怕控制不好力度。”

  相比一般的家庭,冯发珍两口子准备的婴儿用品不多,只有一盒350克的罐装奶粉,垫在孩子身下的,是两块棉片。

  对两个儿子的出生,赵希明十分欣喜,“这么大年纪能怀孕,他们都这么健康,是万幸中的万幸。家庭条件有限,没有钱也没有时间去准备更多的婴儿用品。”

  三年前丧女之痛

  曾看不到生活希望

  冯发珍夫妻俩是猇亭人,平时做点小生意,两人原有一个懂事的女儿,2012年,女儿从武汉纺织大学毕业,进入当地一家企业工作,一家人过得幸福温馨。

  2013年3月9日,女儿在外出差途中突感不适,查出白血病,3月15日住院治疗,4月1日不幸去世。

  中年丧女的痛,一度让夫妻俩万念俱灰。冯发珍说,女儿离世后,房间一直保留着原样,每天都会打扫,她和丈夫在房里一呆就是一天,仿佛还能听见女儿喊爸爸妈妈的声音,只有在女儿的房间里,他们才能感到安慰和踏实。

  这样的生活,让夫妻俩看不到希望,月经还没停的冯发珍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重新怀孕生子,燃起生活的勇气。

  为怀孕倾尽所有

  连鸡汤都没有喝过

  2014年下半年,夫妻俩带着10多万元积蓄开始了求孕之路,为将身体养好,冯发珍每天吃中药,经半年的调养,身体各项机能恢复得非常好。去年2月,冯发珍来到医院,通过治疗后成功怀孕,可因琐事太多、未注意等原因,后不幸流产,冯发珍也因病两次住院手术。

  流产后,亲戚朋友都劝他们,不如去领养一个孩子,可最终没能成功领养。两人决定再试一次,东凑西借了10多万元,经过2个多月的调养,去年10月,冯发珍再次通过治疗成功怀孕。

  第二次怀孕,冯发珍格外小心,怀孕后就在医院保胎了两个月,随着肚子越来越大,走路都困难,平时也是睡不好吃不好,怀孕期间查出了妊娠期高血压,可能连命都保不住,但她都坚持了下来。

  赵希明说,家里条件有限,孕妇需要营养,但妻子连鸡汤都没喝过,每天都是粗茶淡饭,也从没有提出过要求。

  打算多打几份工

  养大儿子是最大心愿

  冯发珍的预产期是下月初,6月27日入住医院待产,没想到第二天上午就发作了,在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下,顺利产下了双胞胎儿子。

  聊起28日上午在产房外等待的时刻,赵希明仍有些紧张和激动,“最担心的是妻子和宝宝会不会有危险?后来护士出来恭喜,这块石头才落地。”“这位妈妈很勇敢,令人敬佩,也很幸运。这么大年龄的产妇,顺利产子的比较少,而且还是双胞胎,在宜昌应该是首个。”医院产科医生张丽介绍,冯女士年龄较大,又有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出现产后出血、小儿宫内窒息等情况,双胞胎虽然差一天才足月,但生下来后都非常健康,这种情况十分难得。

  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夫妻俩坦言,心里终于有了寄托,孩子的名字还没想好,最大的心愿就是将他们抚养成人。

  孩子出生后,夫妻俩要面对很多现实问题。女儿去世后,他们就没有再做生意,靠低保生活,这两年为了怀孕,花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外债。“以我们现在的情况,养活两个孩子很难,等孩子稍大一点,我会多打几份工,不管怎么样,也要将孩子抚养成人。”赵希明说,现在有很多好心人帮助他们,孩子的衣服、尿片,都是邻居和亲朋好友送来的,再大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只要他们能平平安安,健康成长。”

  “他们给了我们活下去的力量”

  昨日,在病房里,冯发珍夫妻向记者讲述了怀孕生子的心路历程。

  记者:您已经52岁了,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定还要生孩子?

  冯发珍:很多人也劝过我们,年龄这么大了何必受这个苦,把钱留下来去旅游什么的不是更好。但我们觉得,孩子一定要生,这样才有寄托,才有生活的希望。

  记者:孩子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冯发珍:意味着女儿生命的延续,让我们有活下去的力量。女儿是我们的骄傲,她聪明善良,两个孩子就是答案,她回来了。

  记者:怀孕期间有没有担心过熬不下去?

  冯发珍:所有身体上的疼痛我都能忍受,确实也有担心,但能有孩子,是我们唯一的目标,没有孩子,是生不如死。

  记者:如今梦想成真,有什么想说的?

  冯发珍: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感谢医院的医生、护士,让我们有了孩子,有了生活下去的希望。

  记者:今后有什么规划?

  冯发珍:希望孩子们健健康康的,我们也会努力赚钱,期待给孩子的未来一个保障。

  高龄女性怀孕应慎重

  医院妇产科学科带头人李志英介绍,像冯发珍这样的事例,成功的非常少,运气、自身条件、后天调养等综合因素缺一不可。

  李志英说,一般35周岁以上分娩的产妇称为高龄孕妇。这个群体因为年纪较大,往往可能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前置胎盘等妊娠期并发症,卵细胞也很容易出现异常,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畸形、早产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高龄女性怀孕前,应及时到医院做好相应检查,特别是卵巢功能、输卵管、子宫内膜等检查,并要根据医生建议,结合自身意愿、身体状况及各方面条件综合考虑,再慎重决定是否怀孕。

  宜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宜昌市女方年满49周岁独生子女死亡的父母共有3548人,其中城镇居民1165人,农村居民2383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