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康失国(上古三代)

 春云如烟 2016-07-01
太康失国(上古三代)
禹统治的时期是氏族公有制的后期。由于生产力提高,人们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生活外有了剩余,于是氏族部落首领们把这些剩余的东西变为己有,就不需要参加任何劳动了。另外,各氏族部落之间为了抢夺剩余财务和地盘时常进行战争,那些战争中的俘虏往往就被变成任意驱使和杀戮的奴隶。这样,操有生杀大权的氏族首领就变成了贵族,原始氏族公社制度渐渐开始瓦解了。
大禹在老年的时候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有一年他到东方去巡视,在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境内)召集各部落首领,仪式非常隆重。集会开始后,有一个叫防风氏的部落首领才慢腾腾地来了,大禹非常生气,立即派人把他斩了首示众,其他首领见了个个胆战心惊,从此再也不敢违抗大禹的命令了。其此时的大禹,早已不是治水时的部落首领,而是一个握有生杀大权的君王了。
早先,禹也想把天子之位禅让出去,目标就是他的得力助手皋陶,谁知皋陶比禹死的还早。不久,禹又发现皋陶的儿子伯益也不错,并且也给自己当过助手,于是就选中伯益作为天子的继承人。
会稽山大会诸侯的那年八月,大禹病死了,终年100岁。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把他埋葬在会稽山,至今,后人修建的大禹陵还高高的耸立在那里。
按照老规矩,伯益在服丧三年期间躲起来,要把天子的位子让给大禹的儿子启,就像禹避位一样。谁知启却真地接受了,堂而皇之地继承了帝位。这时,又出现几个见风使舵的大臣,说“伯益被指定为继承人的时间很短,他的德行不见得就有启高呀。”“是啊,启是故王禹的亲儿子呀,我们不拥戴他还拥戴谁呀?”于是众首领都去朝拜启,启便成了夏王朝的第二个国君。
 本来,伯益避位让启只是作作样子,他见启真地即位了,不禁恼羞成怒,就率领他的部落来攻打启,企图夺回王位。不料他的军队不堪一击,被启打败,伯益也在战争中而死。
西方的部落有扈氏(位于今陕西户县)对启违背祖规不满,就联合其他部落组成六军攻打启。启早有准备,出师不久就把有扈氏消灭了。这样一来,他的统治巩固了,各部落首领也都变得驯服了。
启既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又是一个很会享乐的君主。
启自幼生活在民间,知道一些民间疾苦,上台初期,他还能严于律己,赏罚分明,得到人民的拥戴。他建立了六卿等统治机构,又加强了军队建设,还创立了刑法,这一切都使他的政权更加巩固。
但是在政权稳定之后,他开始享乐起来。他首先是大兴土木,修建了华丽的王宫和钧台,整天在宫中听着音乐,看着歌舞。他还学他父亲的样子,在钧台大会诸侯,以显示他的权威。
宫中玩够了,他又带着公侯们驾着车辆浩浩荡荡巡游四方。当年尧、舜、禹为了百姓疾苦才出游,可启的出游,完全是游山玩水,给沿途百姓带来很多灾难。
追求享乐的帝王生活使一些人眼红,这时的权力便是享乐的保障而不是为民造福的机构了。当尧在世要禅位给许由的时候,许由吓得逃跑,为的是逃避为人民办事的苦差事。可是到了夏启,却是人人都想争王位的时候了。
启年老时得了病,于是他的5个儿子都想争夺继承权。为此,他的小儿子武观闹得不成样子,被启放逐到了河西。放逐后的武观还不甘心,在河西发动叛乱被启派兵平定下来。
启在位9年,就因为花天酒地得了重病死了,他的大儿子太康继承了王位。太康比他父亲在位比他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即位后生活荒淫,不理朝政,整日整夜离开国都出去打猎,有时数日不归,最长的一次竟然100天没回都城。
这时,黄河下游有个部落首领叫后羿,以射箭闻名天下。相传尧在位时也有个叫后羿的神箭手,把天上的九个太阳射下了八个,使老百姓免除了河流干涸,庄稼枯死的痛苦。因此就把后来这位神箭手称为后羿。后羿是有穷国的首领,他见太康不务政事,出去打猎数日不归,便带领军队追赶到洛水,准备驱逐太康。
那天太康一伙人打了不少猎物,正兴冲冲地往回赶,走到洛水边上,忽见对岸都是后羿的部队,阻挡着不让他回到国都。太康知道大势已去,只得在洛北过起了流亡生活。
后羿不敢自己称王,他只是诏告天下,说太康荒废政事,不能成为天子,然后立了太康的弟弟仲康当了天子。自然一切实权都抓在了后羿的手里。
仲康在位13年就死了,这次后羿露出了真面目,他把仲康的儿子赶跑,自己即位做了天子。由禹开创的夏王朝变成家族世袭后只传了三代四个国君,就把政权丢掉了。
太康失国是我国上古氏族公社制转入奴隶世袭制王朝后的第一次政变,它也第一次暴露了世袭王朝的弊端,即天子位置的父、子、孙辈相传,难免出现品质恶劣的国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