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素养】醉卧花市,月夜灯如昼——深情坦率的欧阳修

 恬愉自得 2016-07-01

[文学品味] 醉卧花市,月夜灯如昼——深情坦率的欧阳修




  西方著名哲学家尼采认为,统帅人类社会的是日神和酒神。日神代表理性,压抑人的本性与自由;而酒神代表非理性,可以释放人的欲望。人们通常在日神的掌控下生活,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但是,在狂欢节前后,人们却可以遵从酒神的指引,听从内心的召唤,释放平时被压制的各种欲望。在中国古代,也有狂欢节,那就是元宵节。


  传统习俗里,元宵节既有狂欢节的喜庆,也有情人节的浪漫,更有阖家团圆之意,内涵深刻,活动丰富。而古人吟咏元宵节的诗词也很多,欧阳修就有一首代表作《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後。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在中国古代,元宵节相当于情人节,宋朝更是会放长假五天。《岁时杂记》云:“自非贫人,家家设灯。”可见欧阳修的“花市灯如昼”所言非虚。


  词作通过对“去年今日”的怀念和追忆,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今昔对比,似乎是受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的启发。小词构思精巧,叙事清晰,绵绵情意,袅袅萦绕。


  月、柳、花灯,繁华热闹一如往昔,却再也找不到去年的佳人,怅然若失犹如一曲人生咏叹调。抚今追昔,时光匆匆,故地重游,遐想怀人,这似乎成了欧阳修词作中的一种基调。比如《浪淘沙》又是一例。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去年此时,把酒问东风,欧阳修与朋友们同游洛阳城东。垂柳依依,芳草萋萋,可惜别后难再聚。今年花更红,明年也许花更美,也不知与谁能同行赏春?春光烂漫,却隐含伤感之情。


  以文章著名的欧阳修,在小词中难得地表露了深情细腻的一面,使得大丈夫的形象更具有生活气息。他为文坛留下了太多华美的词作,比如: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浪淘沙》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踏莎行》




 曾为文坛盟主的欧阳修,很早就慧眼识才,认为苏轼将来必将一代风流,“吾老矣,当放此子出一头地。”此言一出,一时被引为文坛佳话。欧阳修曾经与儿子一起论文章,提到苏轼,认为三十年后,便无人再提起自己,大有“只知东坡,不知欧阳”的悲凉。尽管如此,他仍然积极扶持后辈,曾巩、王安石等身为布衣时,都得到过欧阳修的提携与赞赏。


  欧阳修少时家贫,母亲以荻画字,教他读书。欧阳修一生勤勉好学,胸襟坦荡,终成一代文豪。他的词与文,对后世都有很深远的影响。




[艺术视窗] 谦逊的贝罗尼



贝罗尼油画作品《宫女》


  十九世纪的法国名画家贝罗尼,有一次到瑞士去度假,但是每天仍然背着画架到各地去写生。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正用心画画,旁边来了三位英国女游客,看了他的画,便在一旁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一个说这儿不好,一个说那儿不对,贝罗尼都一一修改过来,末了还跟她们说了声“谢谢”。


  第二天,贝罗尼有事到另一个地方去,在车站看到昨天那三位妇女,正交头接耳不知在议论些什么。过一会儿,那三个英国妇女看到他了,便朝他走过来,问他:“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地来拜访他。请问你知不知道他现在在什么地方?”贝罗尼朝她们微微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三位英国妇女大吃一惊,想起昨天的不礼貌,一个个红着脸跑掉了。


  才识、学问愈高的人,在态度上反面愈谦卑,希望自己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具有容人的风度,和接受批评的雅量。反之,我们对于自己并不在行的事情,就不要随便发表议论,听在专家耳里,不是更加显得你的肤浅吗?


[史林漫谈] 阿尔弗雷德大帝




  阿尔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公元849年-公元899年),英格兰韦塞克斯(Wessex)王朝的国王,英国历史上第一位称呼自己为“盎格鲁-撒克逊之王”的君主,被后世尊称为“英国国父”,也是惟一被授予“大帝”名号的英格兰皇帝。


  公元9世纪,英格兰在维京海盗的进攻之下几乎全境沦陷。公元871年,阿尔弗雷德大帝在其兄阵亡后继承王位。公元878年,丹麦维京人再次入侵韦塞克斯王朝。身为国王的阿尔弗雷德大帝率军在爱丁顿展开激战,维京海盗落荒而逃,史称爱丁顿战役(Battle of Edington)。之后,阿尔弗雷德大帝又成功收复了伦敦及泰吾士河以南的地区。


  由于丹麦维京人的入侵,英国的文化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阿尔弗雷德大帝组织编纂《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并亲自安排将英国文学之父比德的《英格兰民族教会史》和博提乌斯的《哲学的安慰》等著作由拉丁文译成英文,为英语和英国本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颁布了《阿尔弗雷德法典》,这部法典将历代盎格鲁-撒克逊王国的法律加以整理汇编,成为英国习惯法的基础。


  阿尔弗雷德大帝还废除义务兵役制,改用土地封赐的办法加强对军队的控制,这是后来封建骑士的雏形。


  伏尔泰曾这样赞颂阿尔弗雷德大帝,“我想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阿尔弗雷德大帝更值得后代的尊敬”。


[心灵驿站] 所谓的教养,就是不让人难堪




  小时候看武侠片,总想成为那个真性情的人,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对坏人不假颜色,对当权者不会卑躬屈膝,多畅意。那些风度翩翩的反派,道貌岸然,骨子里都是阴谋算计,多讨厌。但最后,我们谁也没有成为令狐冲。我们也学着收起情绪,保持微笑,难免忍气吞声,更没有什么阴谋诡计要对付。


  生活不是江湖,我们才发现,不让人难堪的教养,比直来直往的真性情更难。


  有个大V讲他第一次见李嘉诚的情景,在他的想象里,这样的商业大鳄,必定会姗姗来迟,待众人鼓掌完毕,再来一番演讲。但真实的场景却是,大哥亲自站在电梯口,与每一位来客握手,递上名片。餐桌的座次也没有刻意划分,而是抓阄决定,他自己则在每张桌子坐15分钟。告别时,他又逐一与大家握手,包括墙角站着的服务员都没有漏掉。


  教养的最高境界,是让人舒服,而教养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不让人难堪。


  一个人的教养,全在细节处:一、把你说的“不对”统统改成“对”。不要轻易否定他人,肯定对方的观点,再给出不同的见解。二、初次见面,一定要努力记住别人的名字。很多人说自己记不住别人的名字,其实你不是记不住,而是不在意。三、看破,但不点破,给别人留一点余地。这些事都不难,难的是面面俱到,用智慧去解他人心意,用真诚与善良之心与他人交往,这便是教养。


  真正有教养的人,反而很宽厚,很真诚,因为他们想人之所想:他们能记住每个人的名字,用心对待每一个人,发现你的闪光点并加以称赞。好的教养绝不是虚伪,也不是投机取巧,智商是硬实力,教养却是软实力——你说话让人舒服的程度,能决定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科普领略] 拔智齿影响智力,是科学还是谣言?




  网传,智齿对人体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跟人体的智力记忆相关,还是健康的晴雨表。真相,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专业术语称作远中侧)的第三颗磨牙,也是萌出最晚的磨牙,通常情况共有4颗,上下左右对称,但是在人群中也有较大差异,有的少于4颗甚至没有,极少数会多于4颗。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萌出,这个时候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已经成熟,被看作是“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称为“智齿”。


  智齿只是一颗普通的牙齿,牙髓中间除了血管、结缔组织之外,也只有来自牙槽神经的分支。包含在牙髓中的牙齿神经是下牙槽神经的神经末梢,下牙槽神经来自下颌神经,是三叉神经的分支。三叉神经虽然是颅神经的一支,但它的主要功能是掌管面部痛、温、触觉以及控制咀嚼运动,跟智力和记忆没有关系。有患者自己感觉拔了智齿后短期内记忆力变差,很有可能被“智齿”的名称误导。另外,也可能是因为拔牙时使用的麻醉剂以及比较强烈的疼痛和噪音刺激造成暂时的不适。因此,智齿跟人的智力没有任何关系。



【微信用户请返回上一页,在左下角对话框中回复“2112”表示您已经阅读了本文章,网页版用户请直接回复“21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