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85、211”面临取消,中国教育格局面临洗牌

 策划人_大川 2016-07-02


近日,教育部宣布废除一批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8份与“985、211工程”相关文件。分析人士认为,这与教育部等准备启动的“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有关,“985、211工程”的影响力将逐渐淡化,有可能在未来几年中彻底取消。
这一事件,将会对正在填报志愿的考生产生非常之大的影响。比如,部分考生为了能够进入“985、211工程”大学,牺牲了专业选择的主动权,选择了一些冷门专业或者比较差的专业。一旦“985、211工程”未来被取消,考生在未来就业时将会失去唯一的“门槛”优势。(部分企业在招聘时会设定硬性的门槛,“非985、211工程大学毕业生不招”。)
很多家长和考生可能会认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985、211工程”被取消,这些大学依旧会比那些非“985、211工程”大学要强。中国最顶尖的一批大学的确都在“985、211工程”之列,但也有一些大学是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才被特别选入“985、211工程”的。同时还有一些实力较强的专业类院校,由于其他学科拖后腿、整体实力不足,而没有被选入“985、211工程”。
“985、211工程”的逐渐淡化以及“双一流”的不断升温,说明了国家对于高等教育建设方针的转变。“985、211工程”的评选重视大学整体的实力,而“双一流”的评选既重视大学整体的实力,同时也重视单独某个专业的实力。这一转变将有利于一些某个专业非常强大但综合实力不足的院校,比如财经、政法、理工类院校。
这一转变同样会影响到企业的招聘、高等院校研究生部及科研院所的招生,对专业实力的重视程度会逐渐提升。比如,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也会逐渐放弃“985、211工程”的门槛标准,转而开始重视专业本身的水平;在志愿填报上,未来“选大学还是选专业”的疑问将会逐渐消失,专业水平将会成为考生在志愿填报时的最主要参考要素。
四年的时间将会让这一转变更加现实,此时此刻正在填报志愿的考生极有可能会受到这一转变的影响。为此,以下这3类考生,需要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报考策略,以适应政策的变化。
1.为了进入“985、211工程”类大学而牺牲专业选择自由的考生
一些家长和考生的报考策略非常简单,能进入“985、211”就选择“985、211”,专业多差都无所谓。现在,“985、211”面临取消,这一选择的基础也就不复存在。家长和考生如果打算继续选择这些院校,恐怕需要给自己一个新的理由。
这类家长和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会直接排除掉非“985、211工程”的院校及专业。考虑到“985、211工程”面临取消,也许这些家长和考生需要将这些院校及专业重新放回自己的可选项中重新进行选择。
2.所选择专业与该院校强势专业完全无关的考生
部分家长和考生会为了进入喜爱的专业院校而选择一些与其强势专业完全无关的专业,比如财经类院校的工程类专业、理工类院校的文科类专业。这些家长和考生有必要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志愿选择。
过去高等院校的发展战略是求大求全,学院要变成大学,专业院校要变成综合性大学。这实际上也是受到了“985、211工程”建设的影响。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开展,一些院校可能会进行“战略收缩”,将资源集中在优势专业上,而“砍掉”那些为了“扩大”而建设的专业。
也就是说,未来一些院校的某些专业可能会不再存在,这些专业最有可能是那些与该院校强势专业完全无关的专业。也许,在毕业的几年或者十几年后,你曾经就读的专业就已经不再存在了。
3.对专业选择不够重视的考生
未来将会是专业水平而不是院校水平影响一个学生的就业、读研以及其他选择。这也就要求我们足够重视专业的选择,然而,事实上,已经决定报考志愿的很多考生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为什么要这样选、自己在专业上的优势、自己是否感兴趣等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
专业选择的重要性将会随着考生的不断成长而愈发重要,家长和考生应充分认识到专业选择的重要性,仔细思考目前选择的专业是否理性。
纯干货,不鸡汤,给学习加点料


 
特别
 
提示
 
学业导航测评系统Courage正式上线一个多月,已经有超过10万用户参与测试,“晒考分,做测试”进入最后活动阶段!
      
学业导航系统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学力通联合研发,致力于运用科学的测评方法,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学业选择方面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依据自身能力、性格、兴趣特点做出最优专业选择决策。
活动内容
全省前188名
免费测试
超过省控二本线考生
一律享受98优惠价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