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阴阳五行学说

 雅星09lemqiymo 2016-07-02

论阴阳五行学说

2007-02-14 05:06阅读:
论阴阳五行学说(一)
高思华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
孙天胜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地理系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中医学沿用至今的说理工具。然而,由于近代以来人们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曲解,引发了对中医学科学性的怀疑和争议。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不能离开哲学,都必须采用一定的认识方法,而方法的性质则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很大的制约作用。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总还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因此,无论是继承中医、发展中医还是探讨中医的现代化,都不能不对阴阳五行学说作深入细致的研讨。笔者不揣浅陋,仅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呈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地理气候环境是阴阳五行学说形成的物质基础.
正像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样,中国古代自然现的生成也是如此。为了清楚地了解中医学的形成,我们不得不费一点笔墨简单讨论一下我国古代的地理环境特点。
从亚洲地形图可以看到,中国大地是背倚高山大漠、面对辽阔海洋的一块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在中国的西部,是帕米尔高原,整个亚洲的地理形势以此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形成了一系列高山峻岭。其中,从帕米尔高原向东南,由北支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南支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包围形成了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冰山雪峰直插云汉),成为中西陆上交通的巨大屏障。从帕米尔高原向东北,天山??阿尔泰山、萨彦岭??外兴安岭,横亘在蒙古高原外围,成为中国西北和北方的一道天然长城。这两条由帕米尔高原分别向东南和东北方向延伸的巨大山系,对于地处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来说,恰恰形成了“入”字形的包围之势,构成了封闭中国的骨架。
在西南边境,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继续向东延伸,自西向东依次排列着南北向和西北东南向的巨大山脉,发源于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的伊洛瓦底江、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金沙江又顺山间谷地奔腾而出,从而形成了西南边境山河相间的险峻形势,使得黄河??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长江流域文化与南亚次大陆以及西亚文化之间的交流非常困难。航海事业发达以前,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主要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但“丝绸之路”的开辟是艰难而冒险的,并非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富于轻歌曼舞、美酒鲜花般的浪漫色彩。我国的大西北,南屏青藏高原,北峙天山、阿尔泰山,西耸帕米尔高原,东部和中部分布着茫茫戈壁荒漠,由于四周高山耸立,无论是太平洋还是印度洋的湿润空气都很难到达这里,因而降水奇缺,景象荒凉。丝绸之路只有顺着沙漠边缘的绿洲地带而行,但又必须穿越沙漠、戈壁和帕米尔山脉才能到达西域,行程中的艰辛难以言喻,汉代张骞和唐代玄奘的伟大莫不与此有关。
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自然现虽然萌芽较早,但其形成却是历经春秋战国至秦汉才渐臻完备。在这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把天下分为东、西、南、北、中五方,而将自己所处的中原地带看作是天下之中,是无底下最好的地方,周围四方不是太冷就是太热,不是风太大就是太干燥。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仅蓝田人、周口店人、大荔人、半坡村人生活在黄土区内,而且本区也是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作为中国第一个朝代的夏后氏建都于阳城(今河南登封东)、斟(今登封西北)、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等地,其后西周都于今西安附近的镐京和丰京,东周都于洛阳,再以后秦都于咸阳,西汉都于长安(今西安),东汉都于洛阳,即便是都于山东临淄的齐国、都于河南开封的魏国、都于河南新郑的韩国、都于河南商丘附近的宋国、都于河北邯郸的赵国、都于河南淇县的卫国、都于山西翼城南的晋国、都于山东曲阜的鲁国等,不仅其都城都在黄河中下游流域,且其国家的疆域也都在此范围之内。这一地域黄土肥沃,雨量虽不丰裕,却正集中于作物生长需要的夏季。这些正是农耕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也是古代文化和科学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古代的自然观和中医学便是在这样一种相对封闭的地理区域中的良好的自然条件下萌发并成长起来的。现在的黄河流域,单就自然条件而言,已经变得不能尽如人意,但在远古时代,其地理环境与今世却颇为不同。据竺可桢先生研究,距今3000~5000年时(正是中华文明孕育发展的时期),黄河流域的平均气温比现在要高2摄氏度。不要小看这小小的2摄氏度,它能把当时黄河流域的气候推到今日的长江流域。我国现在的亚热带北界,基本上位于秦岭,而在仰韶??龙山文化时期,亚热带北界却大大向北推进,大约西起关中平原北缘,东渡黄河之后,顺汾河谷地北上,斜贯山西高原,而后循永定河谷地逶迤东进,直至渤海西岸。大量的考古发现和抱粉分析表明,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广泛分布着阔叶林和大片竹林,活动着如今只存在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动物如獐、象、貘、水牛、野猪、竹鼠等,这些生物群落,反映了当时黄河流域地下水和地表水都很丰富的温暖湿润的地理环境。看一看《诗经》就能明白,这里的大自然完全可以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来形容,这种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古人类的生息繁衍提供了自然基础。
可以说,今天的中国自然环境已经不是几千年前的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的相对封闭的地理区域了。但是,要探讨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就必须把着眼点放在黄河中下游流域这块华夏文化发源地上,在这块具有春夏秋冬四季分明而夏季时间较长、夏季先热后暑且暑期雨量集中暑湿交争,又可明显地把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时的地理气候特点的地域上来追寻中国古代自然现产生的轨迹,因为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地理气候因素就是其形成的环境基础,离开了这块具有春温、夏热、长夏湿(暑湿交争)、秋凉(燥)、冬寒的气候特点的地理环境,就无法探讨阴阳五行学说。
2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远古时代,人们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见星辰推移,昼夜交替,四季循环,万物终天。那空洞深造的宇宙、纷繁灿烂的星辰、山川纵横的大地、千姿百态的自然,都在人们的心头打下一个个问号:天地万物是怎么来的?日月星辰为什么悬而不坠?长江大河为什么总向东流去?春夏秋冬为什么周而复始?人类自身又是从何而来?死后又向何处去卜……这些数不清的问题像解不开的谜,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先人。面对这种难解之谜,先民们是不甘心的。考古资料表明,在人类历史的童年,人们就开始了对大自然和天人关系或曰人地关系的探索。但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还无法认识和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只能凭藉自己的直觉和丰富的幻想来理解世界,企图为自然、为社会、为人类找出当时最圆满的答案。
最早出现的,大概就是自然宗教的意识了。人们身处千变万化的天地之中,面对天地变化的巨大力量,感到自己太渺小了,开始幻想在各种自然现象的背后,一定有神灵在支配,认为天上繁星的闪烁,日月的运行,空中风雨雷电的出现,寒暑往来的变迁,地上山川泉石的形成,鸟兽草木的生死等,莫不有神灵在左右。天有天神,山有山神,水有水神,土地有土地神,风有风神,云有云师,雷有雷公,雨有雨师……南方多雨,北方常旱,那是因为南方是雨师居住之处,而旱神则居于赤水之北(河西走廊北部大沙漠),因而那里终年不雨(《山海经·大荒北经》)。直到春秋时代,不少人还认为山川之神、日月之神分别具有主宰水旱疫病和雪霜风雨的能力(《左传·昭公元年》)。这种认识,正是原始自然宗教的遗存。
到了氏族部落时代,又出现了“图腾崇拜”,这时的人们认为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诗·商颂·玄鸟》所谓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就是这种自然观的一种反映。当时每个氏族部落都相信他们这个氏族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无生物有着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而分别以某种自然物作为本族的保护者和象征而加以崇拜。像黄帝部族,就以云为图腾;炎帝部族,以火为图腾;共工氏以水、太嗥氏以龙、少噪氏以鸟作为自己的图腾。
当人们从图腾崇拜中走出之后,又出现了巫术和祖先崇拜。巫术是一种法术,它是人们幻想中的采用某些方法就能影响自然或影响他人的法术。稍后,又发展为巫师们的咒语、祭扫、祈祷等迷信活动。祖先崇拜最早便是对氏族部落共同首领的崇拜,这些首领在古代往往是征服自然的英雄,像传说中发明取火的隧人氏、架巢为屋的有巢氏、驯化动物的伏羲氏、遍尝百草分明五谷的神农氏等。
在这漫长的历史社会中,人们一方面不得不屈从于自然,对之顶礼膜拜;另一方面又不甘心完全受自然的控制,因而就出现了用想象来征服自然的壮丽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祖先企图征服自然的美妙幻想。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实际是当时人们从自己的认识水平对自然加以说明和解释的一种尝试。
随着人类自身的成长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知识领域也不断扩大,自然界的神秘气氛也逐渐开始消退。在渐渐清晰起来的视野中,宇宙慢慢地开始显现出它的本来面目。从颛顼、尧到夏后氏,中国社会一步步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对于自然与人的探索更是热情不减。随着奴隶制的普遍化、神权的垄断与王权的形成几乎同时进行,这种权力逐步强化和集中,有些思想家就利用畏惧心理提出了天命论,反映在宗教思想上就是多神教向一神教的过渡。其典型就是卜辞记载中能够主宰风雨变化、年成好坏、战争胜负、行动吉凶的上帝。随着阶级统治的出现,夏殷奴隶主贵族的天命神权论逐步形成。奴隶主们声称,生产的丰歉,人事的休咎,一切吉凶祸福都为上帝所左右。把自然界的山川、风、云、雷、电、水、火等现象也说成是受“帝”的主宰。天命神权论是统治阶级的世界观,虽然当时占据统治地位,但与其相对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也在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特别是后来“周小邦”代替了“大商朝”,人们开始对天命的神圣性产生了怀疑。随着天文学和道家哲学的发展,天命现慢慢动摇,古代的自然观开始酝酿,阴阳五行学说出现了萌芽。
3阴阳五行学说是对自然规律的抽象总结
3.1阴阳学说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大自然虽然物种纷繁,千奇百怪,五光十色,但整个自然界却又是浑然一体的。自然界中所有生命现象的生息变化,都与天地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是天地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了循环往复的白天与黑夜、温热与寒凉的自然变化,而天地间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又都与这循环往复的白天与黑夜、温热与寒凉的自然变化息息相关。为了探明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规律,古人便首先对左右着万物变化的天地自然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阴阳学说便应运而生了。
从现有的文字资料来看,阴阳的概念在周初就形成了。这从现存最古老的典籍《尚书》、《易经》、《诗经》中可以得到证实。一般认为《尚书》和《易经》的大部分文字成书于周前或周初,《诗经》成书于西周至春秋末年之间。《尚书》和《易经》中阴阳只是单字出现(《尚书》中单个阳字出现6处,单个阴字出现3处,《易经》中仅见一个阴字),而《诗经》中阴阳出现较多,且已有并列的阴阳出现,意义也已很丰富了。说明至《诗经》成书的时候,阴阳学说已基本形成了。
从这三部典籍中可以看出,最早所说的阴阳只是一个明与暗的相对的日常观念,仅反映了阳光照射到与照射木到这两种自然现象。阳光照射到的地方就叫做“阳”,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就叫做“阴”。以后,随着人们对这两种自然现象的观察不断深入,阴阳概念的内涵也就不断的扩展。
人们发现:阳光照射到的地方相对明亮,而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相对黑暗;阳光照射到的地方相对温暖,而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相对寒凉;太阳出来有阳光照射就是白天,太阳落下无阳光照射就是黑夜;在有阳光的相对明亮、相对温暖的白天地气向上蒸发,而没有阳光的相对黑暗、相对寒凉的夜晚则是天气向下沉降;地气上升于天而成云,云积到一定程度便形成雨而下降于地;位于南面和上面的光照充足而明亮温热,位于北面和下面的光照不足而黑暗寒凉;动物多是白天出动而夜间安静……于是,阴阳的概念中便逐渐增加了明与暗、热与寒、昼与夜、上与下、升与降、南与北、动与静等相对属性的内涵。
慢慢地,人们发现,在自然界,能用阴阳的概念来概括的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如水与火、润与燥、东与西、男与女、雄与雌、刚强与柔弱……以后,随着人们生活的实践,人们更渐次发现这明与暗、寒与热、升与降、动与静的变化与四时的往来、昼夜的更替密切相关,四时往来如环,昼夜更替无端,而这四时的往来、昼夜的更替又与天体的运转亦即是天上的日月星辰与地球的相互运动密切相关,是地球和太阳等天体的相互作用造成了天地间春夏秋冬四时的往来和昼夜明暗的更替,造成了阴、晴、明、暗、风、云、雨、雪、雷、电等各种自然现象,造成了风、热、暑、湿、燥、寒的气候变化,这才孕育了山川草木和委委众生,构成了纷繁的大千世界。而这大千世界中各种生物的生息变化,无不时刻为天地自然变化所左右,无不与天地自然变化服从于统一规律。于是,人们渐渐萌生了是天地之气的交感而化生了万物的思想,当这种思想被越来越多的直观事实所验证以后,先哲们恍然大悟了: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是感天地之气而生成,随天地之气的变化而变化,要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必须首先把握天地自然变化的基本规律,然后再依这个基本规律去剖析认识各种具体事物及其变化。
古人发现,天地自然的变化具有以下规律性:
一是春夏与秋冬、昼与夜、气候的寒热燥湿等自然现象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属性,如:天与地相对立,又统一于大自然之中;春夏与秋冬相对立,又统一于一年的四时变化之中;昼与夜相对立,又统一于一天的明暗变化之中;寒与热相对立,又统一于温度的变化之中;燥与湿相对立,又统一于湿度的变化之中;升与降相对立,又统一于运动形式的变化之中……
二是这些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矛盾方面又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没有天,也就无所谓地;没有春夏,也就无所谓秋冬;没有白天,也就无所谓黑夜;没有温热,也就无所谓寒凉;没有燥,也就无所谓湿;没有升,也就无所谓降……
三是这些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矛盾方面又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如天上的云积累到一定程度可变成雨下降于地而转化为地上的水,地上的水又不断地蒸发向上而转化为天上的云;随着天地的运转和时间的推移,春夏逐渐转化为秋冬,秋冬逐渐转化为春夏;白天转化为夜间,夜间转化为白天;温热转化为寒凉,寒凉转化为温热;燥转化为湿,湿转化为燥……
四是这些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矛盾方面中又都包含着无限可分的矛盾方面,如天为阳、地为阴,然天地无垠又各有高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然春夏之中有温热的不同、秋冬之中有凉寒的差异,春夏秋冬每一季节之中又都包含着昼夜的更替和寒热燥湿的变化;昼为阳、夜为阴,然白天之中有太阳处于上升阶段的上午和太阳处于下落阶段的下午,黑夜之中有太阳继续下落的前半夜和太阳渐渐上升的后半夜;热为阳、寒为阴,然寒热又都是相对的,又都有程度的不同……
由于天地间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无不与天地自然变化服从于同一规律,于是,人们就把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用阴阳来进一步抽象和升华,阴阳也就逐渐变成了“有名而无形”的哲学概念,而且具有了对立统一、互根互用、相互制约、消长转化、无限可分的基本规律,并用之于解释自然界具有对立统一属性的各种事物的运动变化,阴阳学说就这样形成了。也就是说:
①阴阳的概念是对具有相对属性的自然现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如天与地、日与月、昼与夜、春夏与秋冬、明与暗、寒凉与温热、上与下、升与降、动与静、南与北、东与西、水与火、润与燥……
②阴阳的变化规律是对自然变化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自然现象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属性特点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阴阳的互根互用规律是对自然现象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矛盾方面各以其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基础的运动变化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阴阳的互相制约规律是对自然现象的各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矛盾方面此强则彼弱、此弱则彼强的运动变化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阴阳的消长转化规律是对自然现象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矛盾方面可以互相转化的运动变化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阴阳的无限可分规律是对自然现象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矛盾方面之中又都包含着无限可分的矛盾方面的运动变化规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诚如古人所谓:“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管子·四时》)“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庄子·知北游》)“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周易大传·恒》)??阴阳是天地自然变化的最基本的道理和规律,而天地四时的循环往复就是阴阳最基本的法则。四时的运转是有规律的,阴阳就是总结天地四时运转的规律而抽象形成的,阴阳之理就是天地自然变化之理,阴阳的运动变化规律是与天地共存而恒久不变的。
阴阳学说形成以后,被广泛运用于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术数、医学、农业等等的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为人们解释了种种原来解释不了的现象,并指导着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
可以看出,经过漫长的思索,阴阳终于被人们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来,变成了古代的一种哲学概念,一种世界观,一种学说。它的形成是“道法自然”的结果,是古代哲学家对大自然变化规律进行高度抽象和升华后而形成的用以解释自然和研究自然的方法论。
毋容讳言,大自然的万千变化,仅一个具有对立统一规律的阴阳学说是不可能解释得了的。阴阳学说只能说明具有对立统一属性的事物和事物内部的两个矛盾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自然变化的相互关联,不能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自然变化的相互关联。因此,在阴阳学说形成的同时,另一个用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自然变化的相互关联的学说??五行学说也逐渐形成了。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