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人在屋檐下,岂能不低头。”这句话如果我们从其有益的一面理解,正好说明了“忍”在客观现实于我们不利时的积极作用。这时的“忍”不是怯懦,而是胸襟大度的表现;这时的妥协也不是失败,而是成功的积蓄。从这个角度来讲,顽强执著是一种人生智慧,而忍让妥协则是另外一种智慧。
可见,“忍”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高尚的姿态,又是人们为人处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
“忍”字头上一把刀。每个耳聪目明的中国人或许都听过这句话。
孔夫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孟夫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圣人们强调,为人做事,万般皆需忍受、忍耐。
中国人因“忍”字而得以百炼成钢的数不胜数,因逞强好胜而败走麦城的也不少。唐代高宗时,张公艺不仅位九世同堂,人生如此圆满,引得皇帝也羡慕,遂问其秘诀,张公艺在纸上写下“一百个忍字”。高宗喟叹,原来如此。大家耳熟能详的韩信,他早年能忍胯下之辱,终成大业,真个是“无度不丈夫”;后来却张扬高调,浑然忘记了“忍”字,颇有些“庸人得志”,最后横死吕后之手也就不冤。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遥想中的绚烂未来,人们忍受着当下的种种不堪,人们夸赞着“忍”,绝口不想提心中暗暗怀想的他日之收获;若百忍后仍不能得道,自然也会有诸多温润的慰藉理由。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论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格的另一最大特点,是喜欢妥协,易屈服于公众舆论。”封建社会官场中的“见风使舵”,生活细节的“防患于未然”,平头百姓们普遍存在的谨小慎微、办事圆滑等特点,皆可在各怀心事的“忍”字上找到源头。罗素由是感叹,“没有什么能比中国人的忍耐性更令欧洲人吃惊的了”。
一个忍字,两副面孔。一面是温和下的良善,一面是摇摆中的功利;有些人得道,有些人中毒。鲁迅笔下的冷漠看客,便是一“忍”成痴,浑浑噩噩,麻木不仁,无异于行尸走肉。忽然明白了鲁迅的可贵,只因他在崇尚忍耐的国度,居然可以从来不忍。
“忍”字头上一把刀---“每临大事有静气”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暂时的隐忍蛰伏自是上策,然刀为利器,久忍终恐伤人。
忍该忍之事,说当说之话,为必为之事。
韩信年轻时,家里很穷,自己不会谋生,时常四处漂流,向人讨饭吃。一天,韩信在街上闲逛,被一个杀猪佬的儿子看见了,这小子看见韩信贫寒的样子,有意识的欺负他。他来到韩信的面前,故意地挑衅说:“瞧你那么大的个子,腰里还挎着刀剑,有多大的能耐,看你表面强壮,实际上是虚弱,胆子没有兔子大。”这时好多的人围过来看热闹,他更来劲了,他当众侮辱韩信:“如果你的胆子大,就用你的宝剑把我杀了,如果你胆小怕死就在我的胯下钻过去。”围观的人哈哈大笑,都认为韩信是个胆小鬼。韩信摇摇头,叹了口气,俯下身子从他的胯下爬过去了。
后来韩信成了大将军,在攻打赵国的战斗中,他只有几万人,而赵国有20万大军,韩信毫无惧色,背水一战,以少胜多,灭了赵国。韩信屡建战功,被刘邦封为齐王,后又封为楚王。路过家乡时,韩信把杀猪佬的儿子找来,那小子吓得魂不附体,认为必死无疑。韩信告诉他如何做人,非但没有杀他,还给了他一个小官。韩信说:“如果杀他,我当年就可以把他杀了,但我想,我杀了他还得偿命,怎么能建立丰功伟业呢?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忍下这口气。不然怎会有今天呢?”
固然,当众做出韩信那样的举动即使在我们今天看来仍然有些耸然听闻,但以我们现在的观点来分析,韩信的做法无疑是非常明智的。智者能忍天下难忍之事,只要你学会忍让,即使是再高明的激将法,在你的面前都会失去它的效力。
近代,香港影视界巨子、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邵逸夫的“忍”更是堪称后人学习的典范。一次,在邵氏公司举行的盛大的酒会上,政商界的名流们以及走红的影视明星们齐聚一堂,邵氏公司的当家花旦、电影红星林黛及其母亲也应邀出席了酒会。
席间,大家都开怀畅饮,相互敬酒,气氛很是热烈。邵逸夫自忖不胜酒力,凡是遇到有人向他敬酒,他都会礼貌地回避。这时,林黛的母亲也举起酒杯向邵逸夫敬酒,可能是邵逸夫精神不集中,没有注意到她,所以没有回应林黛的母亲。林母面带怒气又带醉意,踉踉跄跄地走到邵逸夫跟前,猛地将杯里的酒全泼到邵逸夫——这位炙手可热的大老板的脸上。
顿时,全场变得死一般沉寂,林黛则大惊失色,忙起身向邵逸夫赔罪。
在众目睽暌之下,邵逸夫当众受辱,但他却并没有发作,只是“嘿嘿”一笑,然后又边拍西装上的酒水边若无其事地说:“老太太是喝醉了,大家千万别见怪,请继续喝酒吧!”
就这样,邵逸夫一句轻描淡写的话不仅给公司明星林黛及其母亲当众留了面子,又对这一突发事件打了个很好的圆场,同时也不至于使自己精心操办的酒会不欢而散,真可谓是一箭三雕、一石三鸟!
从这件事以后,林黛深深感念邵逸夫对自己的厚爱,自觉欠下笔难以名状的人情账,为邵氏公司忠心耿耿效力到死。她还曾这样对人说:“邵老板这样做,对我来说是一份永远也还不清的人情账呀!从此以后,只要邵老板在世,我是永远也不能离开他的邵氏公司的!我要用自己的演技来报答他。”
由此不难看出,“忍”绝对称得上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高尚的姿态,又是为人处事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当你受到别人的顶撞、亲人的错怪、同事的误解、讹传导致的轻信、流言制造的是非……此时生气无助雾散云消,恼怒不会春风化雨,而一时的忍让则不仅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也可以使自己的人格和品性散发出幽雅的香气,从而吸引到公众的赞美和拥戴。
感悟:人的一生是在痛苦和快乐的交织中度过的。我们憎恶痛苦、渴望快乐,可惜痛苦总是挥之不去,快乐却是久觅不得。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们的孤独感越来越严重,痛苦的体验让很多人难以忍受。如果你正在经历心灵困惑,那么本章一定不能错过。阅读本章,你不仅可以认识幸福的真谛,同时还可以修正自己的幸福观……坦然面对自己遇到的一切,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不过是人生的一种暂时处境罢了。一种处境不可能持续保持不变,它们总会由一种处境过渡到另一种处境。不管目前的处境是好还是坏,它都充满着各种变数。在面对人生变化时,保持一种淡然的态度,并积极为自己创造改变的条件,才能使变化更趋向于自己的内心期望。文/单眼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