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期货市场“盘中”交易所占时间最长(9:15—14:45),这段时间成了多空拼斗的关键。如果14:30空方大胜,即使多方偷袭尾盘,通常也是失败居多;如果14:30多方大胜,这种胜利果实通常能保持到最后。
因此14:30孰胜孰败已基本见分晓,而在这漫长的多空争斗中,以下几方面因素是关键:
一、周K线或日K线的趋势状态
首先要关注正在持续发展的价格趋势与历史支撑价位、阻力价位和其它重要关口的空间距离(这里要强调的是需要连续分时图)。
一般认为不同周期的均线处于多头排列,技术上则属于多头市场;反之,属于空头市场;而没有明显方向或在区间内纠缠、摆动的均线则属于震荡行情,或者参照平滑移动平均线MACD以判明目前的趋势。
科学而有效的操作理念指导我们应顺势而为,即多头市场并且距离阻力较远时宜低位买进而忌建立空头部位,反之,空头市场并且距离支撑较远时宜高位卖出而忌建立多头部位。
二、盘中量价关系的配合
在价格的变化中,资金的活跃程度及买卖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趋势的上涨和下跌都需要成交量的配合(尤其是上涨行情),否则价格的变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会表现为滞涨、随机的特点,而无任何规律可循。
价涨量增是涨势持续必要条件,如果向上的趋势中成交量无法有效配合放大,涨势必会出现停滞甚至深幅调整。
另一种情况是,如果涨势中出现了急剧放大成交量而价格滞涨并且套住了天量持仓,则价格短期见顶的可能性加大(图1-6和图1-8)。


图1-8
黄豆1105
2010年11月9日分时走势
下跌行情中对成交量的需求并不象前者那样急切,突发利空事件导致的价格暴跌最为典型,如2008年的商品期货的跳空、无量下跌就很典型。
但没有买卖交易量,价格同样失去了运动的能量。所以,一段下跌行情后,成交量的极度萎缩构成了止跌的先行条件,如果跌势中未见成交量的缩小则趋势将无法改变;但跌势中有量缩后又出现大量,该大量通常是低档的承接盘,价格会止跌反弹,如果反弹量能持续放大,且出现较止跌区更大的成交量,才能突破前一波高点,引起反转行情;否则反弹可能会昙花一现(图1-7和图1-9),继续延续下跌行情。


在短线交易过程中,最为根本的就是量价配合、持仓预警,能够识别其中的规律才是抓住交易的核心,近期由于交易所不再返还手续费,日内交易者往往以趋势交易为主(当然还有套利交易,不再我们讨论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