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们常说一醉解千愁不是没有其道理,科学上酒精增加脑内啡多巴胺的分泌,确实能够刺激大脑产生愉悦感,近年虽然有研究指出适量喝红酒能有益健康。不过,酒精影响我们的反应和判断力,特别是平衡感、距离感和方向感,过量更会导致肝脏损伤和病变,因此酒精对健康的影响一直是争论不休。 我们在喝酒时,口腔和食道首先会吸收少量的酒精(或乙醇),然后胃部继续吸收部分的酒精,而当酒精进入小肠后就会被快速吸收。由于酒精对身体会造成损害,所以会迅速把酒精代谢除其毒性,在消化道和肝脏中,乙醇(ethanol)会首先被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氧化和代谢成毒性较高的乙醛(acetaldehyfe),然后,这些乙醛会迅速由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转化成为没有毒性的乙酸(acetate)。乙醛是酒醉不适的罪魁祸首,对肝脏具有毒性,以及刺激神经系统使人头晕想吐。 酒前不妨先吃点东西 每个人代谢乙醇和乙醛的能力都不同,在统计上亚洲人比西方人士的胃肠道较quefazhexiejiaosu,所以理论上其酒量会较低于西方人,另外老年人对酒精的耐受性也不如年轻人,这与老年人身体水分减少有关。 大家应该听过“别空腹喝酒”的说法,原因是在胃肠道中部分酒精会先被酵素所分解,剩下约80~95%的酒精会被消化道吸收及送往肝脏进行代谢,如果胃里有食物(特别是油脂),可稀释酒精的浓度、拖延酒精进入小肠的时间,让酵素有较多的机会分解更多的酒精,减少酒精的吸收量,因此喝酒前不妨先吃点东西或含油脂的食物。 到底一天喝多少酒精才算是适量?美国农粮署(USDA)于2005年的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中,建议女性一天不要超过一杯及男性一天也不超过两杯的酒,女性的饮用量只有男性的一半,而多少才算是一杯呢? 一般来说,所谓的一杯是指大约含有12~14克的酒精,但由于各种酒品的酒精含量不同,在计算时可将酒的体积(毫升)乘上酒精浓度(%),就可以换算出酒精的含量,所谓一杯约相当于饮用350毫升的啤酒、150毫升的红酒或是45毫升的蒸馏酒。 酒量原来是男女有别 谈到酒量方面,女生代谢酒精的能力一般较男性慢,主要是由于女性体型娇小,体脂比例较高、体内水分较少,女性胃肠道内的脱氢酶活性也较男性为低,所以血液酒精的浓度一般会升高较快。女生饮用同量的酒精,血液中乙醇浓度却可能较高,同时,由于荷尔蒙的关系,女性生理期或服用避孕药时会对酒精更为敏感,更容易受到酒精毒性的影响,所以女性朋友喝酒时要多注意自己的酒量。 另外,很多人相信睡前喝一杯红酒有助睡眠,喝酒真的能有助睡眠吗?事实上,过量的酒精会抑制中枢神经,容易造成打鼾和呼吸中止等问题,伦敦睡眠研究中心Dr.Ebrahim的研究指出,酒精可能缩短有助消除疲劳的快速动眼期,所以睡前喝酒反而会使你在隔天更加疲惫。 为什么有人喝酒后会脸红? 有些朋友喝酒后脸和皮肤会迅速变红,这是由于酒精被吸收后,经由血液到达肝脏后被代谢成乙醛,正常来说,有毒的乙醛再被酵素转化成乙酸,再代谢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但有些人胃肠道中的乙醇脱氢酶和肝脏的乙醛脱氢酶较为不足时,有毒的乙醛来不急代谢成乙酸,血液中累积高浓度的乙醛,刺激末梢微血管舒张和皮下血液流量增加,使得脸部或全身通红,所以有人说喝酒脸红是肝脏健康或新陈代谢好的征象,其实是个误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