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种实用的室上速鉴别诊断方法

 yp23555 2016-07-02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性心动过速(AT)的鉴别诊断是电生理工作者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如间隔部旁路、希氏束(His)旁旁路和房室结双径路的鉴别,房室结双径路和房室结附近房速的鉴别等等,临床工作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本文简要介绍3种实用的鉴别诊断方法。


1、希氏束旁起搏

希氏束旁起搏是通过改变心室与希氏束(或近端右束支)的激动顺序,观察SA(刺激信号至A波)间期、HA间期或心房激动顺序是否发生相应的变化。可用于明确是否存在旁道逆传,尤其是间隔部旁道的鉴别诊断。

电极放置及起搏输出设置:将4极心室标测电极(极间距为10mm或更短)置于右室流出道后,回撤至近端电极记录到清晰的A-H-V图形,此时远端电极位于希氏束前上方1-2cm处用于起搏。若难以夺获希氏束或近端右束支,可在起搏状态下轻撤导管至间断夺获希氏束或近端右束支。起搏输出:5-10mA,脉宽2ms;起搏时通过呼吸变化引起的导管位置轻微变化或起搏输出的调整(逐渐增高或减低),观察体表QRS波形态和宽度,以及SH间期,确定心室与希氏束的激动关系,判断是否发生希氏束夺获;起搏脉宽勿设置过宽,因过宽时刺激脉冲信号的方波将影响其后局部电位的判断和测量。

Nakagawa和Jackman教授将希氏束旁起搏分为9种类型。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为心室起搏伴间歇性希氏束夺获,本文仅介绍常见的几种类型。

首先应明确,不存在旁路(逆传)的情况下,① 无论是否发生希氏束夺获,逆传的HA间期将不发生改变或仅有细微变化(可能为测量误差或房室结逆传时间不等引起);② 发生希氏束夺获前后,希氏束电极上SA间期改变与SH间期改变相同。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条仅是排除旁路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应结合心房逆传激动顺序等共同分析诊断。

(1)与夺获时相对照,希氏束未夺获时,逆传A波激动顺序和SA间期无变化,若HA间期缩短,则提示旁路逆传存在(图1),无论是否发生希氏束夺获,逆传均经由旁路激动心房。起搏过程中,应注意是否发生SV间期的改变,如果希氏束夺获前后SV间期不一致,应测量相应电极上VA间期,否则会引起误判。

20130707131737580

(2)与夺获时相对照,希氏束未夺获时,逆传A波激动顺序无变化,SA间期延长,若心房最早激动部位的VA间期一致,且HA间期缩短,则提示旁路存在,该情况多见与距离起搏位置较远的旁道,如左侧游离壁旁道。

(3)与夺获时相对照,希氏束未夺获时,逆传A波激动顺序无变化,SA间期延长,若SH间期的延长时间与SA间期延长时间相等或差距较小(可能为测量误差或房室结逆传时间不等),则提示无旁路。

(4)心房逆传激动顺序的改变往往提示旁路的存在,将起搏电极移至最早心房激动点对应的心室侧起搏,局部VA间期缩短或VA融合可进一步予以证实。少数情况下,房室结快、慢径路的分别逆传也可引起心房逆传激动顺序的改变,此时心房逆传激动的顺序改变取决于起搏周长和HH间期的变化。

2、心室RS2刺激

心室RS2刺激是常用的鉴别AVNRT和AVRT的方法之一。心动过速发作时,在R波后的一定时间内给予期前刺激,并逐渐缩短联律间期,当刺激落在希氏束不应期时,观察心房激动顺序及AA间期的变化,判断心动过速的逆传途径。

电极放置及起搏输出设置:将4极心室电极置入右室心尖部或中间隔部,记录到振幅较大且刺激仪能有效感知的R波,若R波过小会因感知不良使刺激仪不能按设定的RS2间期发放刺激脉冲;起搏输出以可以稳定夺获心室为准。

进行心室RS2刺激时,首先测量心动过速时的AA间期,初始RS2间期等于或略长于AA间期,然后以-5mm的步长递减进行起搏。当观察到心室提前夺获且起搏信号落入H波的不应期时停止起搏进行测量。

常见的表现有:

(1)希氏束不应期时,S2刺激提前夺获心室后的A波提前,S2刺激前后的AA间期短于心动过速时的AA间期,提示存在旁路逆传(图2)。此时若心房的激动顺序不变,则考虑为旁道逆传的顺向型AVRT,若心房的激动顺序改变,则需考虑AT或AVNRT伴旁观旁道的可能。

66666

(2)希氏束不应期时,S2刺激前后提前夺获心室后的A波激动顺序和AA间期均不发生改变,则可排除旁道逆传和AVRT,心动过速考虑为AVNRT或AT。此时为鉴别AVNRT和AT,可继续缩短RS2的联律间期,将H波提前时,观察心房的激动顺序,如果激动顺序不发生改变,则AVNRT的可能性大。进一步缩短RS2联律间期,有时可终止心动过速,终止时仅有V波,无逆传A波时,可排除AT。

3、心室拖带起搏

AVNRT与AVRT的发生机制中,参与的心脏传导系统组成不同,AVNRT为房室结和局部心房组成的小折返环,而AVRT为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普肯野纤维、心室肌组成的大折返环。心室基底部和心尖部在两种心动过速中,距离折返环的距离差异不同,AVRT时基底部与心尖部均接近折返环路,而AVNRT时心室基底部距离折返环较远,而心尖部距离折返环较近。基于此,心动过速时,分别在基底部和心尖部进行拖带,其PPI-TCL(起搏后间期-心动过速周长)的差值不同,AVNRT时,基底部PPI-TCL与心尖部PPI-TCL的差值大于30ms,而AVRT时这一差值则小于30ms,据此可进行AVNRT和AVRT的鉴别。

需要注意的是,少数情况下,房室结附近起源的AT与AVNRT用此方法较难鉴别,此时需要注意的是拖带时的心房激动顺序,如果激动顺序与心动过速时一致,则AVNRT的可能性较大,否则需考虑AT的可能。

电极放置及起搏输出设置:将2跟4极心室电极分别置入右室心尖部和右室基底部(记录到希氏束电位后再往前方推送,避免紧邻希氏束造成希氏束夺获);起搏输出以可以稳定进行心室拖带为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